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6.與靈魂連線中的獨行俠
2023/06/25 09:42:30瀏覽132|回應0|推薦3

6.與靈魂連線中的獨行俠他們倆的孩子都是個很獨立的人,基本上不需要他們擔心,自己都會處理妥當。

他們的二個女兒都是典型的單身女子,幸好趕上了社會不婚的潮流,更慶幸父母開明,才讓

她們能自由自在獨立生活。

他們夫妻的每個孩子的生活都把獨立個體詮釋得很清晰,個個像個獨行俠,獨自闖蕩江湖似的,來來去去都是自己開著一台車或到處去,十足的自由。

現代單身、不婚的男男女女愈來愈多,或以為是看透婚姻的本質,也可能碰不上共渡一生的人,於蹉跎歲月後,發覺獨身很自由自在,也就這樣過一生了。

    很神奇的是兩男兩女的孩子中,有兩個在外很吃得開,都是常出去旅遊者,個性像母親一樣開朗,交遊廣,朋友多。另外兩個孩子,大女兒與小兒子則為職業之故,逐漸嚴謹起來,個性也慢慢地沉靜些,有時顯得孤獨,個性很像父親,而兩人剛好都住外地,都習慣一個人住,另兩位則一位住家中,一位住家附近,假日常有活動,活得很自在!

    大女兒從小就像個小大人似的,常常替父母擔心經濟問題,擔憂父母吵架問題,常常神經緊繃著,只是父母恐怕也不知道她是在這樣狀態下吧!

讀書時很拼命,卻偏偏鼻子過敏得極其嚴重,一天到晚鼻水流不停,常常看完西醫、看中醫,卻始終沒有人可以醫好鼻子過敏,所以從小就是藥罐子,一直在吃藥,直到自己學習醫學常識後,她都盡量不吃藥,盡量忍耐讓身體自然療癒。鼻子過敏到上大學好轉些,推究應是運動量多了,常常需要走路去上課,又常常跑各種活動,不過並沒有真正斷根。

即便她當了教師,有時講著講著鼻水要流下來之際,趕緊轉身擤鼻水,總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的過敏鼻能好點,因為擤鼻涕都會醒到頭暈腦脹、時常頭痛,從小到大幾乎是這樣的狀態,頭腦很少清醒的,可見讀書之於她其實是很吃力的。

擤鼻水自然也影響腦部發展,頭腦這麼不清楚,民國7、80年代還能考上大學,如果頭腦清楚,考試應該會更好了。然而這是無法預設的結果,畢竟每個人會遇到的命運,或許早在命盤就知道了。

讀書、考教師對她而言都是極為負擔的事,因為個性嚴謹、嚴肅,容易緊張,即使有實力也常因緊張而壞事,不過無可奈何,她自己還是選擇、並執意要這樣走人生,後果也只能自己承受了。

雖然當她進入科技時代,大學已經很輕易就可考上的時間點,再看著社會風氣的開放,她也曾思考過:「過去為何要如此拼命,把自己身體都因讀書、考教師,而弄得比實際年齡還要老的肉體、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幹嘛?」

為何不敢走出去闖蕩社會?到底自己在怕什麼?」

但說實在的,誰又能知道台灣社會風氣開放得如此之快,民智又能如此之高度開放呢?

這一切或許也只能說是個性使然,一個人的個性還真的可看出自己適合的行業。但是難道個性無法改變嗎?這點或許別人可以,而她自小嚴肅的個性,到老都沒改變太多。

按理說,在一個環境久了,就會受到該環境文化的影響,所以她原本的個性嚴謹,反而應該選一個可以讓她放鬆的職場,或許可以平衡一點,在江湖闖蕩下來,個性也會被磨得更圓、更懂得圓融些的應對進退,應該比當時嚴肅的教職要更適合她。

「是否在嚴謹環境下,個性更加嚴肅了?那麼在活潑環境下,也顯得活潑、熱情了喔?」以上也只是猜測,這樣的論述似乎也未見過研究。

隨著年齡、環境、加上訓練,即使是超級害羞的人,也能變成國際大明星,侃侃而談,像周杰倫、蕭敬騰等等,因此人的個性看起來是應可說具有可改變性的。

在大學時,她也參加社團、系學會,辦過很多活動、營隊,此時的她個性顯得活潑、開朗得多,有些好友一起夜遊、逛夜市、一起開讀書討論會、一起聊天到天明,與國中獨行俠的她真的差異極多,高中時還有兩群不同好友,雖然她並不是群裡多發言者,然這些好友的對話、陪伴,讓她開朗很多,逐漸從小時候的個性掙脫而出,大學時期真可謂是一個很大的轉變期。

初出社會教外國人中文時,個性也還算延續大學的開朗,和那些年齡相仿的外國人,相處也極開懷。

只是最後她是如何開始變成一個內心孤獨者的?

父母並不是重男輕女的傳統父母,大女兒很受父母疼愛的,小時候個性也像媽媽那樣開朗。

似乎一切轉變是從讀國中開始的升學壓力,及伴隨而來的鼻過敏,將她困在考試、生病中,因為知道自己頭腦又脹又頭昏、頭痛,讀書受影響,為了聯考,只能一直耗在讀書、考試及鼻過敏睡不好的循環裡,那真是一段惡夢,這樣的壓力直到考上大學,釋放後的她,才終於恢復原本的她。

可惜她未曾意識到自己這樣的轉變,未曾發掘自己曾經很嚴肅、在國中時甚至獨來獨往,高中才終於與人群接觸,而交到兩群好朋友,大學期及初入社會的自己,也還算開朗的自己,是什麼時候起開始變得安靜、沉默,不愛說話的呢?什麼時候開始覺得在家裡也感到孤獨?是何時開始覺得沒有人可以講話?

這些差不多在步入不惑之年後,才開始思索起自己的人生,因為一直以來自己沒有意識到正走入孤獨,正在不想跟人交流……

「曾經開朗的她去哪裡了呢?為何找不到她?」

她自己都好想問問這個問題。

    她看著同事的歡聲笑語,但卻發現自己和他們有隔閡,她才意識到自己孤獨的意識,已阻隔了自己與他人的交流,彷彿她又回到那個國中時期的獨行俠。

 

    人生的發展軌跡,絕對有跡可循,只是因為自己的疏忽,讓自己走到這樣的境地。任何事情的發生也自有其道理,因此想要解開自己內心的問題,解鈴人還是需要繫鈴人,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因此如果變成自閉的自己、憂鬱的自己,須要回溯到源頭去解決那個思維,轉化這個思想,才可能轉變自閉、或憂鬱的自己,否則就容易復發。

    孤獨雖不是病狀,但卻是內心一個狀態,想解決這樣的狀態,比自閉、憂鬱容易得多,就是打開心、重新開始,回到原本自己就可以了。只是如果孤獨狀態過於嚴重,可能還是得先轉化錯誤的思維,才有辦法回歸自己。

思想對一個人來說,影響很大,因為當我們相信這樣是對的時,我們所行所為會依循我們所相信的。因此可推論會自閉、憂鬱、躁鬱、孤獨……的人,必定有個什麼思想,造成這樣的內心狀態,因此溯源並化解這個思維,方能釜底抽薪解決。

    對於過去,她其實並不想回憶,「因為回憶過去,會痛!」

「想起來會感到痛,就代表還沒有放下,那問題就還是存在。因此要學會放下!」

   「怎麼放下?」

   「就是不要再抓住它,讓它流過去就好,不用在意它,讓它走。」

   「是忘記的意思?」

   「忘記還是會想起來,因為它還在心底,痛還在,只是忘了而已,和放下意義不同。」

   「記憶還在、痛還在,要怎麼放下?」

   「可以去轉念,就不會覺得痛了,它就過去了。所以要找到那個錯誤的思維,轉成正向思維去看待,就不會覺得痛了,那就是放下!」

   「每一件事都有正向思維?」

   「每件事的發生都有意義,就如同每個困難、挫折都為了要讓你學習什麼而出現。所以轉變你一直執著的信念,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你就會釋懷,就會知道你為何經歷它,你知道你學習到了什麼、這個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因為你知曉它的意義在哪裡了?這就是放下的狀態了!」

    「很多人碰到挫折、困難等等,內心的想法讓他感到痛苦,所以開始出現各種心理問題,自閉、憂鬱、躁鬱、孤獨……等等,都是一個對應心理狀態的呈現,想要跳脫這樣的狀況,就需要理解思想源頭,改變思考的角度,就可以解除這個狀態了。」

「以上所說的,為什麼我就要認為你說的是對的呢?」

「重點是嘗試啊!你嘗試之後再說吧!」

「我試過啦!我和一群朋友、甚至家人在一起,我卻還是有孤獨感。看著他們聊天、雖然也可

以聊,有時候也不想聊,即使加入了,仍會感覺心空空的。」

「那種即使周圍很歡樂,自己每個都認識,都可以打上招呼,臉上也都掛著笑容,卻依然感覺

自己心情的孤寂,似乎自己離他們很遠似的,好像沒人暸解你,內心很空虛的感覺,對吧?」

「對!就是這種感覺!」

「應該是你渴望被看見,卻又不知道和人聊些什麼?但你確實沒有真正融入他們,對他們所談

的,你毫無興趣,即使身邊都是父母家人、親戚好友,你依然有種處於熱鬧中的孤獨,明明處在其中,卻似毫無關係。

細思則知,你可能不是真正關心他們,或者不知道如何關心才得當;當然也可能這是你們的相處之道,彼此都成年了,不插手對方的事;或覺得自己該獨立自主,不願被說還沒長大;也可能不希望隱私被知道,怕家人介入處理,有種成年了還無法自主決定自己的事,有小時被父母限制的感覺,害怕那種剝奪自主權的感覺,凡此種種,所以你就不想講話、不想表達了,和家人沒有對話,當然久而久之就感到孤獨啦!」

其實,家人純粹是一種關心,但若拿捏不好分寸,確實會有自主權剝奪之感,或許家人關

心則亂,一旦知道了,就彷彿責任上身,反而給人壓力,這或許就是很多人與家人間的關係,常有吵架、或至撕裂、疏離的緣故。

對於家人關係,能夠拿捏好成人間理性相處的原則,確實不容易,尤以華人而言,家人總希

望自己好,關心到最後,往往變成自己的事,如此子女當然會不想讓家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因為最後事情的走向,不是自己可掌控的,或搞砸了,即使處理完善了,可能又會被說媽寶了,所以說做人真的不容易,少一點分寸、少一點禮貌、多一點關心……都可能產生不愉快!

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何孩子們上國中以後,往往不想回答問題,變得很「叛逆」,其實有時他只是

對自己的「叛逆」,可以說這時期的孩子,他正在經歷釐清內心狀態的時期,需要給予時間,對自己的價值觀、生活、思想等等的衝擊、轉變,他須要有個冷靜思索的階段,這期間他可能會很多看不慣的,很多事情還不知道怎麼做才好,總之他正處在建立自我生存系統的階段,父母也無須太過擔心,隨著時間,跟著學習到的,逐漸成長後,終究會回歸家庭,尤其結婚生子後,又是另一個階段的內在重整,很多人在這階段又蛻變了,開始想親近父母親人的感覺。

「看來人的狀態可說是一陣一陣的,隨著年齡、新制的發展,出現任何狀態,都可算是一種蝶變的時機,好好深思、檢視自己此時此刻內心及想法,只是想法的改變就能使你的內心有重生的感覺。」她常常自問自答,偶爾似乎也能找到答案。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1e5885e&aid=179479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