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7. 社交孤獨的一帖藥方
2023/06/27 09:46:00瀏覽56|回應0|推薦4

7. 社交孤獨的一帖藥方

她曾經想過自己是否有社交恐懼症,從小家裡來客人了,她就趕快跑去躲起來,很害羞、怕見人,偏偏小時候很多人喜歡調侃她,或拿她開玩笑,有個相差十幾歲的表哥,每每一到家裡,都會去抱她、跟她玩,二、三歲的她不喜歡被抱著,她已經很喜歡到處去走、去玩,不想被箝制在一個人的懷裡,因此只要一聽說表哥要來,會躲起來讓他找,沒來由的她就是害怕人,這個怕人感受一直持續到她都年紀半百了,才慢慢克服。

後來,表哥也不再找她玩了,因為家裡親戚開始比較少到家裡拜訪了,她內心卻感覺不到喜悅,或許是這樣開始了她不喜歡與人來往。

是因為對於人際關係變化太過敏感嗎?

對於一個兩、三歲小孩,她不懂為什麼大人對待小孩或對她的父母,會因為錢、或各種事情而有不同,即使親戚也可以扯破臉,到底要怎麼相處才能和諧呢?

對於小孩而言,考試成績好不好、長得漂不漂亮、長得高或矮、胖或瘦,為什麼就影響大人對自己的態度?

至今似乎很多人的精神文明發展還處在這個階段,這些外在真的這麼重要嗎?人只以這些在認識一個人的嗎?難道文明發展至此,人還是喜歡用外在條件認識、看待一個人?

這樣看來,必然會有些人走向孤獨的~

 

就為了這些理由,她的母親一直叮嚀她;為了一堆理由,她也一直拼命的想做個好孩子,受到讚揚。但是「一山還有一山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沒有成為那個最能讓父母感到驕傲的人,她沒有為父母爭取一點家族的榮譽,看到父母老是被阿嬤嫌棄,她以為她只要乖一點就可以為父母贏得一點尊嚴。雖然長大後才懂得,其實這一些都不重要,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太多因素影響其關係。

但在懂得這些道理之前,這些與人相處,怕被看不起、怕被揶揄、怕被說、被罵等等的習慣

已經逐漸深入骨髓,要讓自己回歸到正確的社交態度,就需要理解自己哪些錯誤觀念需要修正。

其實社會上有一些觀念是值得深思的,比如:為什麼自己需要受到別人讚揚?這是怎樣的心

態呢?

自己所做是為了自己的生命發展,並非為了別人,因此好不好都是自己的事,與別人何干?

        那麼自己做的事,是本份、是自己想要的能力或成果,那麼又何須受到讚賞,這些能力或成果本身對自己就已經是一種成就了。

我們為何需要別人肯定我們?我們須認清自己想做什麼,做出成就了亦是一種自我肯定了,無需他人給予認同,才敢自我肯定。譬如很多學生,考試考得好,還是等聽到父母、老師的稱讚,他才會認為自己確實做得好,這就是將自我置於他人之手,由他人來評定的自己的肇端。

    由此看來,考試這機制對於人有諸多影響,其中最大就是開啟了人被以成績評判、分等,將近十幾年的求學生涯,多數人處在被成績壓得見不得人似的被評論著、分等級,所以擁有正確思想才不致被這些牽著鼻子走,活出自信!

這世上確實很多比賽,讓人知道自己努力到達的程度,即使世界第一,那也是暫時第一,總有人會再破了這個紀錄。畢竟世上的發展是不斷往前走、不斷突破、進步的,不會滿足於目前的發展階段。因此,如果自己拿了世界第一已經滿足,認為滿意了,可以毋須努力了,那也是自己的認知及選擇。

對於人而言,他自個兒絕對感知自己想要如何做,想做到怎樣的程度,自己才會感到有所成,這一切全都是自己決定的,其實外人對於別人的生命發展,真的是完全無置喙的權利。

或許也是教育的問題,孩子沒辦法自我肯定,可能長期被否定,得不到一點肯定,讓他心理

受挫,因此習慣於聽到大人的認可,才感到有自信,這演變到後來會變成事事都須要得到肯定,才產生內在滿足感或自信。

其實很多父母或教師的教育方法也須反思,一直以來都是考得好的給予獎賞,考不好予以懲罰,但是人自己想要的,他會知道。譬如考了六十分,有些人就滿意,因為這種成果對他,本身就已經是獎賞了;有些人可能認為這考卷考不出自己的實力,或者他知道即使一百分,但自己想要學會的還很多,這還不夠滿足自己,像這樣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學習、自己人生,毋需別人給予稱賞,自己對於追求自己人生各階段的滿足感,就是一種成就,是自己感到肯定的、有自信的。

換句話說,人們對於自己的認知,如果受限於他人,產生錯誤認知,缺少自信,在社交上就會因無自信而受困頓,因此,自己觀念正確,才能突破人際關係的窘迫感。

記得求學期間,她一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她就會很緊張,她也很怕站著,因為大家都坐著,她以為大家都看著她,這就是錯誤想法。

高中時期,導師是英文老師,英文課是全英語課程,前幾堂課她完全聽不懂,也不知道老師講到哪裡了,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只好預習,先準備過以後,果然聽得懂老師在講什麼,而且逐漸地她的英文常常從爭奪全班前十名到爭搶第一名,慢慢地她發現她比較不害怕被叫起來了。

英文老師往往問了問題後,同學不會回答,最後都會叫她起來回答,而她也不負眾望。有一次她坐著打了瞌睡,她已經很努力撐開眼睛聽了,還是被老師看到,就問了個問題,先叫了別人,別人不會才又叫了她,老師以為她沒聽到,未料她站起來竟然回答對了,老師一臉想處罰又無可奈何的樣子,因為功課好,她逐漸有自信,但這自信心實則來自於外在條件,如果外在條件不存在了呢?但對於當時的她倒也是一個幫助,終究必須理解擁有內在的自信,才能突破自我!

當時班上她有一群好友,隔壁班因為有國中同學,也和她們成為好友,一時之間,有兩群好朋友,經過介紹後就變成一大群好友。那時候她小時的社交恐懼似乎完全不見蹤影了,因為這些人是熟悉的、真誠的,相處自在的。或許這就是傳言的「學生時代友情才是真友情」!

直至大學時期,她結交了一群又一群開朗的同學、社團同學等等,這時期的她是社團負責人、是系學會幹部、主任們熟稔、關注的學生,學弟曾對他說,他還沒進學校就聽說過她的名字了;學妹看到她走進系圖書館,還向其他同學介紹,她就是某某某,一時風光無限的生活,她也被迷惑得過得很快樂,回過來思考,當時是真快樂呢,抑或是假快樂呢?當然這是很哲學的問題,或許可以思考一下!

不過,她也曾想過,她的社交生活很如意,是因為當時的她有一定的地位、權力而被大家歡

迎嗎?如果今天她並沒有這些地位或權力、知名度,別人是以什麼來看待她呢?

    人們似乎很滿足於自己是因爲各種地位、財力、權勢等等而被喜歡,有多少人會希望自己被喜歡只是因為:他這個人,他就只是他,沒有附加外掛,沒有頭銜,只是一個普通人,如果這樣還能被喜歡,這是一種純粹只因其人而有的感受,可以直指人心,看到的是人的本質。

人似乎不自覺的被這些外在影響卻不自知,其實可能根本不認識他,但對他講的一些言論,連聽都不聽,不加思索就「因人廢言」,這在目前社會上極為常見,只是人並沒能意識到此。

孔子曾說:「聽其言,觀其行。」因為「有德性的人必有嘉言,但很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有好的品德。」所以要觀察所言是否與其行為一致?

此外古人亦有此一語:「不以人舉言,不以人廢言。」意思是客觀角度去看待人、事、物而不是受片面之辭所左右,也不會因為自己喜歡或不喜歡這個人,毫不思索就認為他所說的話可聽或不可聽、可信或不可信。

在社會生存確實很多人受到對方頭銜、地位、權勢等等緣故,而有不一樣的對待態度,而對方也深知這點,利用這樣的「優勢」做了很多不堪言說的事,就像性騷擾、詐騙等等類似的事,受害者不敢反抗、不敢說出來,正因為對方有地位、權勢等等,苦不敢言。

這也正是人們應該去反思的,對於一個人更重要的是什麼?

時代蛻變,人心也銳變,很多機巧的事件更迭而至,防不勝防,這樣的社會就會失去群居共生共榮的意義。若是人們理解對於一個人真正應該看重的是善良的心,純樸個性,這種以人的內在為主,那麼社會就不會容許這種功利機巧的人出現,如果人們看待一個人是基於其德性而非地位、權勢的話,社會會傾向純樸、腳踏實地的氛圍。

 

也幸好,她的同學們、學弟妹們,讓她得知其喜歡與之親近乃因其內在真誠,畢業典禮時,看著學弟妹的感言,她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親切、關懷感動他們。

她一直都是那樣的本性,待人真誠,既然如此,怎麼出了社會,才隔個一、二年,到了教職期間,有一種社交困境,感受到一股社交的孤獨呢?

她認為自己沒有社交焦慮的症狀,她只是覺得或許大家不了解她、或工作接觸少等狀況,所以不太與她講話,但她不理解,怎麼才幾年,她從一個很受歡迎的人,變成一個社交孤獨者?

這時,她彷彿又回到小時候,害怕親人一直挑她的毛病、嘲笑她的缺點……她不了解他們看到了怎樣的她,所以不太喜歡親近她?

她又開始對人際關係很敏感,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偏偏越緊張越容易說錯話,莫名地變得更不會講話,有時一些不得體的話突然脫口而出,明顯感覺同仁不喜歡這樣的她,事後發覺自己的用詞不恰當,努力修正自己的言語,似乎已成既定印象,很不容易買帳,於是她只好學會緘默,少說少錯,這樣似乎也不行,因為感受不到接納,總感覺有種異樣眼光照在她身上。

她很納悶,到底自己該怎麼做呢?

後來她知道一切都出自於心,與人交往,只要是表現真誠的心,個性開朗些,多數的人都可以接納。如果已經表現真誠的心還是困頓,那代表自己的心並沒有全然的真誠,還是對人會有一些想法,這個想法即使不說,很妙的是對方也感受得到,也因此自己內心的各種想法,造成了自己的社交孤獨,當自己修正後,用包容、同理、體諒的心對待他人時,莫名地同事們竟也很自然地相處,這讓她真真切切感受到,因為自己那顆心散發的真正善意,而改變了這些狀況,可證起心動念真的很重要!

其次個性開朗很重要,可以理解一個不愛說話的人,看起來常似悶悶不樂,是以別人也不太會跟他說話,說穿了他們只是單純不知道能聊什麼罷了!由這一點而言,改變形象很重要,勿讓他人有不易親近之感,變成了獨行俠。

其實,與人的相處,能自然與之相處,「合則來,不合則去」即可,無須誤會,畢竟彼此個性不同,喜好不一樣,生活方式有差異性,生活重心相異……太多因素,使得人與人之間社交來往情況不一而足,這有時只是「緣淺」,真心相待即是,實在不必給自己扣一個大帽子,反而讓自己內心陷入困境,活在負面情境中,這無疑置自己於中,束縛住了。

人之為人,只須為人之道,善良、真心、重三綱五常、注重與人交往之禮,如此之人還能不受人青睞嗎?若還是被厭惡、被排擠,那就是與你完全不相容的人了。心惡之人是不會喜歡善良的人的,只有同流合污的人才會受他們歡迎,因此,需要觀察其是否是值得來往的朋友?

孟子曾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說,觀察一個人的善惡,從眼睛就看得出來,如果是一個心胸正派之人,他的眼睛看起來很清明;相反的心中邪惡者,眼睛看起來黯淡無光,聽他講的話,再觀察其眼神,一個人的用心邪正,還能藏匿到哪去呢?」

有時候,必須理解,一個人不可能受到所有人喜歡,再好的人還是有人討厭;但也不會是所有人都厭惡他,一定也還有與之相投的人,終究極少有心惡到一點點善良都沒有的人。因此,與人來往真心誠意來往才走得遠,如果個性、興趣合不來只是難成朋友,這與人善良與否,沒有關係,純粹只是玩不到一起罷了。

因此,對於事情的認知,還是需要有正確的、周延的觀念,這樣有個依循之道,且不會讓自己陷入社交孤獨之感,這種感覺其實只要轉變思想,打開心去接納,就可以結交朋友了,不必如此自苦,要知道到對方心情可能也與你相同,走出去認識朋友,你會發現根本沒有社交孤獨,如果有,也是你內心自己創造出來的感受。

應該停止創造這樣的想法!不好的想法,會因為自己的心念的強寡,而產生不同的變化!很多感受即是來自於你的大腦,現代人對人有「太多自己認為的他」的觀感,但這些都無法說明對或錯,太多批判性言語會導致別人的攻擊,如此一來就會陷入批評、謾罵、訴諸司法等種種不堪境地,與原先想認識對方的涵義,竟是南轅北轍,因此停止頭腦的、先入為主的觀念的判別,這樣才能真正看到一個人。

好多人因為聽到有人在談論「某人的某個點」,就已經先對尚未認識的人下一個定論,先拒絕往來,這樣的習慣若不解除,會讓自己心底充滿好多負面的人設,讓自己害怕與人來往,甚至害怕被傷害,那麼就更把自己困住了,還能交到怎樣的朋友呢?

常言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一個社交孤獨的人,也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情境,想走出這樣的狀況,先讓自己擁有正確思維才是首要之務!

交朋友若要先預設立場,先想好自己要認識怎樣的人?首先已經陷入利益、目的的條件了,用心不純粹,其實也已經屬於用心有偏差的人了,那正是所謂「市利之交!」

心有偏差,有如何吸引好的、相同磁場的人來往呢?

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成為朋友的正是有著相同的、類似的心態的人,所以交朋友之所以重要,因為人是與價值觀接近的人成為朋友的,人生是走向陽光大道還是走入歧途,正是跟那顆心及朋友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91e5885e&aid=179479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