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非卡利南》英國女王頭上的那顆大鑽石
2018/02/16 07:01:06瀏覽8550|回應3|推薦41

2018年一月,91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訪談中,透漏她在六十五年前的加冕大典中,綴滿珠寶、黃金與銀線的加冕禮袍讓她一度寸步難行,尤其頭頂一公斤重的帝國皇冠(Imperial state Crown),稍不留意就會壓斷她的脖子。

這頂帝國皇冠平時存放在倫敦塔內展覽,我去參觀時也看到了唬爛遊客的膺品,因為我不相信真品會放在觸手可及的玻璃櫃中任人隨意近身觀賞,英國女王也只有在加冕大典才看到一次象徵重大意義的皇冠。

其實帝國皇冠有兩個版本,舊版為愛德華王冠,製作於1838年,重達2.2公斤;新版製作於1937年,樣式照舊,只是輕了一半,卻仍然有2868顆鑽石、273顆珍珠、17顆藍寶石、11顆祖母綠和5顆紅寶石。

皇冠上最大的一顆鑽石,是迄今發現最大的天然鑽石原石,重3,106克拉(621.35公克),於1905年1月26日在南非卡利南礦場挖出,被稱為「卡利南鑽石」(下圖左下),是當時南非殖民地政府送給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66歲的生日賀禮。

「卡利南鑽石」被分割成9塊,最大的一顆名為「大非洲之星」〈The Great Star of Africa),也就是“卡利南1號”,重530.2克拉,為水滴形,琢磨成74個面,鑲在英國國王的權杖上(下右);第二大的重317.4克拉,外觀方形,磨有64個面,鑲在英國皇冠下方的正中央。其他七顆鑽石也都製成胸針或戒指而成為皇家珠寶。

▼卡利南鑽石第三和第4大的鑽石合成女王配戴的胸針(圖片取自網路)

南非出產鑽石有名,但是論產值、級別並不是世界第一,卻因為它是近代最早發現⼤型鑽⽯原⽣礦的國家,鑽石特色是顆粒大、品質優,仍占有前列地位。自從1867年在南非開普省殖民地發現蘊藏金剛石(鑽石)母岩的金伯利岩體(註),從此開啟鑽石礦史的新扉頁,也為非洲命運添上許多不堪回首的黑暗史。

【註】南非開普省第一座鑽石礦場金伯利(Kimberley)已於2005年宣布關閉,如今轉型為觀光景點,有機場可從南非大城直達。

到南非旅行,我當然要走一趟卡利南礦場(Cullinan Mine),一是該礦場仍在營運,並且對外開放參觀;二是該礦場除了挖出英國王冠上那顆大鑽石,1985年又挖出更大的「金禧鑽石」,卡利南也是世界上唯一重要的藍寶石產源地,可以說是一處傳奇“藏寶地”;三是它離南非行政首都普利托里亞(Pretoria)很近,正好一併參觀。

我從約翰尼斯堡機場租車自駕到東北方的卡利南礦場,車程大約一個半小時,路上十分好開,沒什麼交通流量,道路也算平坦,原野風光比想像中美麗,還見識到不少當地民眾手持紙鈔站在路邊揮手攔車求載。

▲中坐者就是礦場老闆卡利南  ▼卡利南礦場當初草創的藍圖

成立於1902年的卡利南礦場,原名是Premier Mine,其擁有者是湯瑪士‧卡利南爵士(Sir Thomas Cullinan),1905年挖出巨鑽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由於「卡利南鑽石」名氣太響亮,2003年乾脆改名為卡利南礦場。

卡利南礦場的參觀之旅,每天只有上午10點和下午兩點各一趟,可是沒有公共交通可以到達,如果不能自駕,可以選擇從約翰尼斯堡或從普利托里亞接送的服務,不過費用就會比較貴。

到達卡利南礦場之前,會先經過卡利南小鎮,這裡原本是一大片農地,現在劃入豪登省茲瓦尼(Tshwane)大都會的海維爾德地區,1898年發現有鑽石,就被買下進行露天開採,由於雇用大量礦工進駐,因應各種需求的生意逐漸聚集形成小鎮,可以說卡利南小鎮就是礦場小鎮。

不過,昔日以人力挖礦的工作,逐漸由研發精良的機器取代,於是礦工數量遞減,而當初四千人發展為今日二十萬人的小鎮,也必須開始依賴觀光業維生,在周邊地區開發出許多迎合冒險的野外活動,如騎馬、繩降(Abseiling)、鋼索飛行(zip-line)、單車登山(mountain bike)等。

▲看到這個鑽石招牌,就知道到了卡利南小鎮 ▼小鎮處處洋溢著閒逸風情

▼吃著培根香蕉三明治,貓貓坐在腳邊哀怨瞪我,只好把盤中起司請他獨享

小鎮本身十分迷人,有很多可愛的寶石禮品店和餐廳旅館,我找了一家靠近礦場的咖啡店進去,因為門口寫著還賣舊書,所以雖然不是那種很時尚的小店,卻深得我心。

點了一份培根香蕉三明治,很好吃。南非食物的口味介於歐洲和亞洲之間,是有淵源的,當地黑人也吃雞頭雞腳雞內臟,後文再談。

吃完看錶還有一點時間,環顧店外有個小公園,空地上有許多擺設,就走過去看究竟,原來都是礦場淘汰的開礦工具,旁邊還有早期使用的圖片說明,真是聰明的達到藝術、教育、環保三個功效。

這塊公園地和展品都屬於卡利南礦場的財產。

▲▼看起來像玩具但不能碰的早期開礦器具,告示牌警告發生意外後果自負

等到預約的時間,我到集合地點跟導覽人員會合。原來遊客不能自己進出礦場,必須由訓練過、有執照的導覽人員帶領參觀,我們這團來自各國的的散客,由一位30歲的阿妹負責以英語介紹講解。如果是包團參觀,就能請派特定語譯解說。

這位黑妞名字發音真的是阿妹啦(差一點要喊成阿嬤了),她14歲就在礦場打工,五年之後轉任導覽,所以熟悉礦場設備和營運程序,沿路不斷跟人打招呼,遊客發問也能一一回答,看得出來是礦區長大的一份子。

阿妹身上配戴鑰匙,從走進礦場大門,到經過一連串房間小門,都要用鑰匙開門鎖門,加上高處架有監視器,頗讓人有門禁森嚴的感覺,我還看到安檢牌子上列出許多規定,喝了酒都不能進去。

其實我們也沒看到什麼機密,用腳想也知道能開放參觀的部分都是皮毛罷了。據說早上十點的參觀團還能進入地下礦坑,但我行程的時間安排上確有難處,只好捨刺激取輕鬆。

順便一提,地面遊覽禁止十歲以下兒童參觀,地下遊覽禁止十六歲以下兒童參觀,無非出於多方顧慮,所以雖有教育意義,卻不適合親子旅遊。你看下圖就應該明白這地方還是有潛在危險。

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的地面「鑽石之旅」,遊客會先被帶到視聽室看15分鐘的影片介紹礦場歷史,然後要戴上頭盔進入礦場。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早期礦場主管的住家,現在都改建成辦公室(下圖左),另一邊是卡利南爵士親自監工建造的礦場第一座教堂。

身為非洲衛理公會虔誠信徒的卡利南爵士,為教會貢獻許多資源,蓋在約翰尼斯堡貧民區坦比薩(Tembisa)的教堂,就被稱作「湯瑪士卡利南爵士教會」。卡利南爵士已於1936年蒙主寵召,他的孫子是南非著名詩人Patrick Roland Cullinan。

接著是去鑽石展示廳看「卡利南鑽石」的原型和分割成9塊鑽石的複製品。卡利南鑽石除了分割製成英國皇室御用珠寶,剩下的還能分出96顆共重8克拉的小鑽石,以及19.5個未磨光件,分散在世界各地.....

我很確定沒有一顆在我手上。

前面提到卡利南礦場也生產優質的藍寶石,展示廳裡也可以看到24克拉的「卡利南之夢」藍寶石複製品,2016年拍出了2500萬美元。同樣在卡利南礦場挖出12克拉的「藍月」,卻在2015年拍出6000萬美元,因為它被美國寶石學院(GIA)鑑定内部的剔透淨度完美無瑕,經歷半年切割琢磨而成有史以來最貴的稀有鑽石。

同樣出自卡利南礦山的「金禧鑽石」(Golden Jubilee Diamond)於1985年出土,重達545.67克拉(109.13克),超過「卡利南鑽石」而成為世上最大的多面鑽石。不過,「卡利南鑽石」仍被稱為世上最大的鑽石原石。

棕黃色的「金禧鑽石」被泰國商人買下,獻進泰國皇家作為泰王普密蓬·阿杜德第五十屆加冕紀念日的賀禮,所以又被稱為「金色陛下」。可惜「金禧鑽石」入了深宮,再也無人見到。

以下為卡利南礦產挖出的極品巨鑽,有「卡利南鑽石/大非洲之星」(上排)、「世紀之鑽」(二排左)、「千禧之星」(二排中)、「泰勒-波頓鑽石」(二排右)、「尼阿科斯鑽石」(下左)、「第一玫瑰鑽石」(下右)

雖然不能下坑參觀,地面之旅也參觀了模擬地下隧道實物大小的涵管,由阿妹介紹地下礦坑的建設。這個地下隧道就像一條大管子,裡面有運送氧氣和飲水的小管子,地面還架設一根鑽孔鑿岩機,對比從前的開礦方式,真是快速方便多了。

據阿妹說礦場一天24小時三班輪值,每班350人上工,礦場從1946年採用往下挖了500米到今天深達839米,共有五處深淺不一的塊穴,再以隧道連結。但當初「卡利南鑽石」僅在九米深的地表被挖出,可見走運的話,低頭都能撿到鑽石。

南非的金伯利岩質分三種顏色—黑、灰、棕,其中以灰色地層挖到的質量最好。卡利南礦場這塊寶地經常挖出重量大於10克拉的鑽石。超過100克拉的有750多顆,超過200克拉的有130多顆,超過400克拉的佔世界所有類比鑽石的四分之一。

▲模擬礦坑的地下涵管  ▼內部的樣子,現在都不用斧鑿鋤鎬了

當初露天開採的舊礦坑,在1932年被放棄關閉,今日成了一個僅供觀賞的大洞(Big Hole),遊客可以自行前往免費參觀。

但我到了現場一看,大洞周邊用欄杆隔開一段距離,雜樹叢生又遮掩視線,實在看不出竟比金伯利大洞大上四倍。後來上網搜尋,看到人家的空拍圖,才發現真的需要圍起來,否則掉下去不堪設想。(圖在最後)

了解地下礦穴的開挖之後,接著去看處理礦石的地面軸承機和引擎室。

由於礦場面積42公頃 – 大約40個足球場,礦石開採量每年在2至5百萬噸之間,五處深淺不同的豎井由四組龐大的承托機運送挖出的礦石,我看到的時候是2和3號在工作,另兩組停機,完全機械化作業,承拖機旁的升降機可載運80~102人進出礦坑。

▲從地下托運礦石到地面的軸承機 ▼左下是模型

▲3號機正好把礦石運出來   ▼引擎室,內行人才看得懂吧

最後,遊客被帶到庫利南專屬的珠寶店,據說只有在這裡能買到琢磨66面的卡利南鑽石真品,而且價格比外面優惠。團員的白人女客都衝到櫃檯挑買亮晶晶的石頭,小資的我就去看隔壁房間陳列的史料。

回來我被朋友罵笨,她說隨便買一顆轉手就能把飛機票錢補回來,我說我身上又沒帶保險箱,萬一路上被扒被搶或是粗心掉了,豈不掃了遊興?事實是我對買珠寶沒興趣,挖寶藏還比較有意思。

男人不明白女人為什麼喜歡鑽石吧?那是行銷商利用各種宣傳方式灌輸「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所以情人節送鑽石,求婚結婚戒指也必需有鑽石,才能見證「愛情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浪漫。

而且從前只有皇家貴族才有辦法拿來炫耀的飾品,如今平民百姓也能歡擁一顆(人造鑽石也行),怎能不讓世人趨之若鶩呢?

▲這地方對女人充滿了多大的誘惑啊  ▼伊莉莎白泰勒生前配戴的「泰勒-波頓鑽石」,是一顆唯一以情人的名字命名的鑽石,重達69.42克拉,水滴型切割,無色無瑕,就是1966年在卡利南礦場挖出來的(右下)

但是,珍寶真能代表真愛嗎?

黛安娜王妃在1981年的婚禮上,頭戴冕狀鑽石頭飾(下圖),並不是英國皇家的珠寶,當時查爾斯王子尚未繼位登基,英國女王送的賀禮是一頂珍珠王冠。

可是黛安娜卻戴上娘家帶過來的鑽石冠冕,有意顯示象徵斯賓賽家族的尊貴出身,血統可以追溯到都鐸時代。金童玉女門當戶對,又是世紀婚禮,得到無數讚美稱羨,結果呢?

可能對有些女人來說,珠寶代表她們需要的被注意和安全感。

「卡利南鑽石」當年出土固然驚人,卻由于太大,沒有人買得起,於是由南非德蘭士瓦當地政府用15萬英鎊收購,送進英國皇室以表示感謝賦予德蘭士瓦自己的憲法。

豈料因為鑲在英國皇冠和權杖上,本是一塊碳元素的組成物,就這麼被人類一抬舉,從此成了無價之寶,想想也真是足以玩味的事啊。

走出礦區之前,我看到一間人影晃動的教室,阿妹告訴我那是卡利南的培訓學校,免費教授學生鑑定鑽石和切割鑽石的知識技能,學生都是失業礦工或當地貧戶子女,礦場幫助他們學得一技之長,以求轉換跑道或脫貧謀生。

另外,卡利南礦場每年還把營業所得固定捐出部分贊助慈善公益。我認為富人捐獻能抵稅又能搏名聲,比不上默默行善的無名氏,但有做比沒做好。

▲礦場開設培訓學校,教授學生鑑定和切割的知識技能   ▼鑑定鑽石根據切割(cut)、顏色(color)、淨度(clarity)、質量(carat),切割鑽石最受歡迎的六種形狀是圓形、矩形、方形、橢圓形、梨形、心形。

這種回饋地方的做法,不禁讓我想起2006年的一部電影「血鑽石」(Blood Diamond),公映之後竟然引起極大爭議,批評從殖民主義剝削,到種族隔離制度無人道,逼得南非鑽石工業公會揚言抵制,但最後還是影響政府正視問題,收效成果雖然不大,起碼發揮了一點正面作用。

南非總統曼德拉2002年也來過卡利南礦場參觀,他似乎比較關切黑人礦工的工作環境和安全。

記得進入礦場時,看到一座大房子,阿妹說那是礦工的保健中心(下圖),房子前的藍牌子上顯示生病請假和受傷紀錄,感覺礦場掌握礦工們的狀況,不會不管礦工死活。

阿妹也告訴我,礦場從來沒有發生礦災,他們的示警和應變系統也不斷在更新完善,以期防災勝於救災。這樣的心態和做法,或許也是卡利南百年屹立不倒的秘訣吧。

謹以此文祝福大家春節快樂

財源滾滾,金玉滿堂,好運到來,吉祥如意!

▲卡利南礦場露天開採留下的廢棄礦坑  ▼取自網路空拍圖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8899988&aid=110355225

 回應文章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19 11:20

多年前就曾在荷蘭Amsterdam聽說過,英國皇冠是在他們那裏切割(Cutting),這篇文章補足了我對Cullinan Diamond 歷史前半段的了解,非常謝謝。

就個人所知,鑽石雖原產南非或剛果,但全球很大部分的鑽石切割,是在Amsterdam 或比利時的Antwerp進行,切割所創造的價值,可能比原產地的礦場還要大,這個也是創造資源價值,跟擁有資源同等重要的例子。

BJ周(88899988) 於 2018-02-19 20:53 回覆:

非洲出產優質的天然原鑽,卻不是切割加工中心,這跟當地的人文條件有關,再加上外來侵占者的心態,所以像是不產鑽石的比利時,反倒成了切工開山祖,後來鑽石切割技術在16世紀被猶太人帶到荷蘭,所以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成了全球鑽石交易量最大的都市,荷蘭阿姆斯特丹成了全歐洲規模最大的鑽石切割中心。

講到擁有資源和創造資源,世界上擁有鑽石資源的國家如俄國、中國、印度、澳洲等,卻沒有創造出龐大的產值,簡單說就是非洲被弱肉強食。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切割技術還被嚴密的維繫在荷蘭人手裡。

謝來訪交流。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17 15:18

寫的好詳細,真是拜服!

礦坑: 我只去過奧地利的地下鹽礦坑,還買了一串鹽岩項鍊。老了之後有幽閉症,不敢下礦坑了,連走雪隧都有點怕!

鑽石:以前去荷蘭參觀過鑽石切割工廠,但我本身並不喜歡鑽石。你這篇文章讓我獲益不少!

BJ周(88899988) 於 2018-02-17 23:06 回覆:
謝謝寧靜姐,其實鑽石礦坑沒什麼可怕,我去過法國地下墓坑,全都是人骨才有看頭。我也對鑽石興趣不大,但是對鑽石衍生的人文經絡卻很感興趣探究,這篇寫的只是部分。謝來訪交流。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17 08:25
謝謝您詳盡的介紹讓我長知識.也順祝福您新春快樂
BJ周(88899988) 於 2018-02-17 22:47 回覆:
謝謝來訪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