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06 07:13:48瀏覽508|回應0|推薦17 | |
回憶是淡淡的杜鵑花 我們五月的讀書會討論《回憶是一種淡淡的痛》,由鍾怡雯主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2013年)。
圖一:書的封面 回憶是淡淡的痛,深深的痛,鈍鈍的痛,尖尖的痛,亮晃晃的痛,暗暗的痛,有感的痛,無感的痛......我可以想出各有特色的痛,像不同的材質布料,綴滿一生的縫隙。 臺灣的杜鵑花開在淡淡的三月天,可是華府偏冷,卻是在五月初始盛開(圖二)。
圖二:五月的杜鵑花,紅艷艷的。 書中有許多引起共鳴的佳句,抄錄於下。 頁2:阮文忠《抽屜裏的浪花》人對往事的記憶就像鎖在抽屜裏……隨著歲月的堆叠與塵封。某日不經意地打開一個抽屜,那被遺忘了,如同隔世般的舊事猛然回魂,又有了溫度、呼吸、生命,過去與現在又接續上了。 頁10:阮文忠《抽屜裏的浪花》臺灣這個島嶼,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因爲它匯集了整個大中華的精髓,從農業社會跨向商業社會,再進入信息時代,人類上千年的進化縮影在電腦中。 頁23:龍應台《我們的村落》1887.10.1 Patrick Manson創立香港華人西醫學堂,30多人入學,1892年有2人畢業,其中一位是孫中山。 頁26:龍應台《我們的村落》一個人所抵抗的以及所堅持的,回城一個總體,就叫做信仰。但是信仰不是隆重的大聲宣告;信仰深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裏,信仰流露在舉手投足之間最尋常、最微小的決定裏。 頁28:龍應台《我們的村落》那是我記憶裏的第一個醫生,那個小小的診療室,几乎沒有什麽家俱地板是光禿禿的水泥,確實一塵不染。診療室外聯這一個窄窄的院落,灑進强力的陽光照亮了花草油晶晶的葉子。茉莉花盛開,想起一直在房間裏繞著不散。 頁63:鍾文音《骨肉》直到有一天我説我的綽號是水蛇腰時……我整個人像是被時光坐壞的家具,等著被修復或被當柴燒。 頁84:吳鈞堯《身後》,無聊的霧啊,讓什麽都看不見,沒有蟾蜍跳進中庭,只一對聲音,在厨房又眨又跳。 頁112:曾郁雯《三只酒瓶》旅伴是旅行中最重要也最危險的部分,即使親如情人、夫妻、家人或好友也不一定是好旅伴。 頁133:成英姝《男人與沙漠》長距離越野拉力賽……與大自然的凶猛和美妙融為一體……沙漠是神留給人類最後一塊不可褻瀆的净土,以地獄的形貌,穿越其中面對的不僅是嚴苛環境,還有自己的心魔。 頁144-145:蔣薰《薩陲那太子捨身飼養虎》“發願刺頸”、”縱身投崖“、”捨身飼虎“。非常壯烈,與武松打虎形成對比。經文裏説薩陲那母親在夢中感應到太子捨身,她在夢中”兩乳汁出,一切肢節、痛如針刺,兩乳被割、牙齒墮落。印度初傳中土的文學如此情感濃烈,如同當時壁畫,燦爛濃郁,愛恨糾結纏搏,肉身的醒悟都在當下,沒有推脫。 頁161:楊澤《大地震---一個小男孩的見證》哲人説:存有總是被遺忘;存有其實就是遺忘。。。它發生在我身上,卻決定了我,後來進入時間、進入歷史的某種姿態。 頁161:王盛弘《大風吹》砰!好大一聲,白烟噴發,米香彌漫,空氣微微顫動,緋紅花瓣紛紛飄落,仿佛有風一般。 頁230-231:徐國能《夕照樓隨筆二則》蜜蜂垂死的夏日 – 讀許拜維艾爾 (Jules Supervielle, 1884-1960) 漫想,樹倒下了, 詩人說:找吧找吧鳥兒們,在那崇高的紀念裏,你們的巢在何處? 艾米莉的短詩:如果我能讓受傷的知更鳥安返牠的巢,此生便不再虛空。 頁241:陳芳明《十年之約》隱藏在文學背後的心靈,生動地强烈批判殖民帝國,日語作家楊逵、呂赫若、吳新榮、張文懷、龍瑛宗,都充分顯露毫無妥協的姿態;漢語作家張深切、葉榮鈡、王詩琅、朱點人楊守愚 ……決定爲他們保留歷史記憶。 頁241:陳芳明《十年之約》政治是一種減法,排除所有意識形態的異端,也建造一座封閉的城堡 。文學是一種加法,以開放的姿態容許異質的藝術相像。權力十一座迷宮;文學是一個出口。政治史是興亡史;文學史是傳承史。 頁257:王文華《現在是最好的狀態》我怎麽會因爲不合我意就缺席呢?……人生永遠不會有完美色結果,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美好和掙扎。人生不會等我們準備好,想快樂要撲上去。活著的甜美,不在於享受完美,而在於享受掙扎。過去帶著虛幻的美好。未來,可能不會發生,只有掙扎的現在,才是最好的狀態。
圖二:兩顆後院的番茄,相依相扶 (2019年6月9日馬里蘭州珀多瑪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