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藕思>.1~7
2021/07/07 10:21:37瀏覽60|回應0|推薦0

<藕思>.1~7

        1.印度佛教後期,流於名相之繁瑣,漸失宗教性,而淨土與密教之性格(教理行果,聞思修證)不同於大乘,逐漸各自發展,後來密教取代了大乘,成為印度佛教主流,淨土思想則依附於沒落的大乘而不顯。直到中國的慧遠與曇鸞二大師,獨具慧眼,深知此土民眾之根機,及未來時代之因緣,而於大乘經論的通途修行之外,特別倡導彌陀淨土之理趣與行門,終於讓淨土門在中國,全面的興盛,而超越了大乘諸宗,成為末法時期中國佛教的結論與歸趨。

    2.每個生命(就其立場)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剝奪雖是凡夫,有平等被救(往生成佛)的價值。

    3.現代人的心性越來越依賴(意志力怠惰)而取相(外感性追求),因此,免費贈送服務到家(宅配)手續簡化取得速易的商業模式,備受歡迎—類比而言,憑藉他力(救度)指方立相(感覺)的淨土(法)門,或許是為此類現代人量身訂作(機),恰是其(時)。

4.對於彌陀無條件恩賜之”救度”功德,或有兩種不相應的心態,障礙了”稱名即得生”的機緣:1.自卑其不配(貧人),因羞怯而錯過;2.自傲其應得(王子),因高慢而輕忽。因此,念佛人應不卑不亢,在機法二種深信之中,常懷慚愧的領受,養謝佛恩的稱名。

    5.示弱(機)、歸命(法),乃「深層交流、至誠趨向」之表示(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淨土),也是絕對的信任—祂必視我為目的、有價值的存在(值得被保護、救度的對象)。

    6.我參與(信願行),故我在(生淨土)—彼此的接觸與往來,是同理心的分享--現實(極樂淨土)是由分享而共構的,真理(念佛往生)是「共同體驗」的說明。

7.知足、感恩,能讓人身心獲益:養成”感恩的習慣,能讓人自覺更好,且可以此重整大腦思路,對身心的健康有深遠的影響。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6490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