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情~無情
2016/11/17 05:56:49瀏覽353|回應0|推薦7

「無情」

 

    當我滿懷傷悲,天空沒有為我垂淚;當我滿心歡喜,明月沒有為我增暉。我是一個被宇宙孤絕的人嗎?天地既與我無涉,為何又讓我寄生天地之間?

    踽踽獨行的日子,我絕望地面對每一個晨昏,千千萬萬與我擦身而過的人,我接收不到與我相同的波長。於是我決定高臥於東山,與晦暗的山巖,冰冷的風霜為伍,了卻我的殘生。

    一輪明月瀉下它的金黃,流灑在幽壑之間,它不須眷顧這一片黑暗的,它甚至填滿了最泥濘不堪的沼澗。朝暾一起,萬丈的金光,臨照整個曠野;硌埆的山巖在閃耀,映射到我的眉睫;草間的一襲幽香,無緣無故地竄入我近乎痲痺的鼻腔。此刻,我的靈魂終於甦醒,乾枯的眼眶泛出酸熱的眼淚。……我終於發現--無情的不是天地;而是自己。從此,天地萬物和我同憂同喜,我迎向夕陽的波光,步下東山,投入有情世界的懷抱。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初次讀到老子這麼激烈的說法,幾乎難以承受。人間萬物一旦成為祭祀中「用過即丟」的芻狗,那人與天之間用什麼來支撐? 直至讀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才豁然開朗。其實「無情」、「不仁」並不是「無知無識」的漠然與冰冷,而是沖虛自然的觀照。自己與天的感應,取決於自己的作為。所以詩經有言:「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老子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上天何嘗無情?只是祂必須以無情的視野與懷抱,看待有情的天地,成就萬物的生滅。否則「天若有情天亦老」--天老了,誰來支持祂呢?

  「無情」與「有情」原如易經的「陰、陽」,或「既濟、未濟」的循環相因,相生相濟,如此才構成「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大千世界。我們經常哀嘆命運的舛仄;指摘人情的澆薄,但是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求獲得更多的眷顧?天覆地載,萬物有生存的權利,但卻沒有獨享的特權。日月經天,人有逃避的權利,卻沒有讓光照消滅的特權。人有選擇「無情」的權利,卻無法消滅人間的至性至情。當「無情」建立在「有情」之上,是天地、是聖人的襟懷;將「有情」泯沒在「無情」之中,是殘酷與傷害。

    當我仰望日月星辰,體悟到「無情」所成就的「無涯」;當我俯瞰草木蟲蟻,感知到「無情」所營構出的「自然」。造物者的無情,才讓我得以盡情地擁有繽紛多彩的生命。此番「無情」,可真「無情」?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8193c75&aid=8200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