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3/15 12:12:21瀏覽3112|回應5|推薦24 | |
這幾天,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紛紛跳出來抨擊香港選舉制度改革,真的十足可笑。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就是承認了國民黨的無能,民進黨的無賴,亦是承認了這二十多年來台灣民主化進程的失敗?兩黨嘴上抨擊的時候,何時仔細研究過香港的選舉制度,知道這次改革有哪些改動嗎?沒有論據和論證,只有結論的論文,就會像兩黨的言論那樣蒼白又可笑。 香港立法會並不是完全直選,分為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在2004年之前還有選舉委員會組別。功能組別是各個行業內進行選舉,比如教育業、金融業、旅遊業等等。而直選自然就是每個選區直接選出數個立法委員。總共70個席位,兩邊一半一半。由於有功能組別的出現,使得各種小黨有非常多的機會慢慢運營,不需要依附於大黨,自然也不會形成絕對大黨,最後導致兩黨分贓式的假民主。很多在台灣不可思議搭配的政黨,你能夠在香港立法會見到。 香港工會聯合會就是一個極左翼政黨,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政黨,在社會政策上極端保守,反同性戀。這樣一個極端保守的左翼工人政黨,在台灣根本不可能在立法會有一席之地。這樣的政黨在香港功能組別長時間占有2席,而直選也從1席慢慢發展到3席。當然反過來也有社會政策上很開放,經濟政策確是小政府保守思想的政黨。 在台灣小黨是沒有任何出頭機會的,只能依附於大黨而逐漸失去原來的意義,比如之前關心食品安全的,關心環保之類的社團,只能依附於大黨,最後則是言行不一。如果手下有人跑票,那則家法處置,政黨全是剛性政黨。最後就會發展成這樣,政黨把選贏作為首要目標,越來越擅長選舉,執政越來越無能。 香港這次選舉改革就是要杜絕這樣的情況,某名嘴一邊說香港反對派勾結美國人出賣香港,又罵大陸香港政策失敗,又反對大陸政府現在對香港新出來的各項政策,這真的是沒有道理。首先在香港小黨林立,很多議題根本不需要聯合起來推行,只要真正按照香港實際情況和科學來推行就行,結黨營私反而對香港的民生發展不利。在2004年取消選舉委員會組別之後,其實理論上就會有僅靠直選就能選勝的可能性,之後無論是建制派還是泛民,開始逐漸脫離民生,拉幫結派,小黨也開始依附於大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選舉造勢,激化雙方對立,港人也把視野從生活轉向政治,雙方不斷拉高加碼,多數黨派一邊引入中央支持,少數黨派另一邊就引入美國人支持,從此香港開始和台灣一樣開始有了顏色之分,選民也越來越極端,貼近生活的議題沒人討論,反對派開始學習民進黨,各種杯葛議會,議會裡噴糞水,之後香港民生逐漸變差,進入惡性循環,基建也是一塌糊塗,倘若反對派上台,那現在的多數派不也要學習反對黨那一套嗎,資本家們倒是很開心。 這次改革之後,選舉委員會重新加入40席,功能組30席,地區直選20席,總席位從原來70變成現在90,而且選舉委員會選出的席位占了最大比重,理論上只靠直接選舉是無法拿下立法院多數席位的,那勢必需要把心思放在功能組和選舉委員會上,而選舉委員會就相當於間接選舉了,選舉委員會成員有1500人,涵蓋了香港各界人士,政協委員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也都在這個委員會中,此外選舉委員會還要選出香港特首和港區全國人大委員,當時取消選舉委員會在立法院的席次,其實就相當於間接切斷了香港和大陸之間的聯繫,美國可以依靠兩黨影響州內事務,美國的海外屬地關島、波多黎各的黨派內部都是和民主黨共和黨有關聯的,大陸沒辦法影響呀,大陸不施加影響力給香港,那香港自然慢慢靠向外來勢力了。選舉委員會的提名要求也不低,總共五個界別,每個界別都不能少於15人,總數超過188人,相當於提名人都是各行各業各種人的公約數了,像台灣一樣只靠藍或綠一種顏色一種思想的根本連提名資格都沒有。總的來說想要組成立法院多數黨派,依靠顏色來行事,從理論上來說就不可能。 澳門也是「一國兩制」,可是台灣就沒人愛提。澳門的選舉和香港很類似,也是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結合,澳門由於「國安法」的通過,也沒有出現過極端反對黨的情況,在澳門議會大家都是小黨,最大的4個席位,1個席位的黨有很多,總共33個席位,行政權稍強一些,其實台灣也一樣,不過由於大家都是小黨反而能夠跳出顔色框架。 話說回來,台灣未來難道就不會有選舉制度改革了?如果未來出現改革,算是「進步」還是「倒退」呢?如果「愛國者治港」、「國安法」是倒退,那麼「反滲透法」就是進步嗎?這些話都說的太早了,時間才能證明一切。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