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1/27 13:40:06瀏覽892|回應3|推薦20 | |
一件兵器對於國家的重要程度,就在於其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有限的預算中,如果對手發展重型坦克,那我方就應該發展反坦克火箭、反坦克直升機,而不是去發展輕型裝甲、火炮。即使在和平時期,不合理的軍武配置也會使對方威懾能力大增,而這種錯誤卻是我方自己造成的。今天民進黨政府搞潛艦國造,證明了一件事,民進黨不僅在國際政治上是個低能兒,在軍武裝備上更是個弱智。
民進黨自詡中國大陸是台灣頭號敵人,卻大力發展潛艦,真的令人笑掉大牙,民進黨除了鬥國民黨厲害,是沒有別的人才了嗎?在台灣熟悉軍武裝備的人不少,我知道的就有好幾個,可惜不是退休就是對決策毫無影響力。如今台灣用大量預算,投資在了不僅無法增加自己威懾能力,反而有可能增加對方威懾能力的項目上,未來雙方形勢可想而知。本人是工科人,碩士時期就是研究飛彈中某一部分的,深知軍武裝備的選擇對國家的重要性。接下來我談談潛艦國造這個決策存在的重大問題。
首先,兩岸軍力早已失衡,而在海軍艦艇中,雙方差距最大的就屬潛艦了。對岸的水面艦艇尚處於常規動力階段,即使是最新在建的003航母傳聞也是常規動力,而潛艦則不同,核動力潛艦優勢比常規動力大得多,無論是自持力、匿蹤、動力,核動力都有壓倒性優勢,在此不詳述,只需知道對岸除了50艘常規潛艦,還有接近20艘核動力潛艦。台灣這次要造的潛艦,不用説當然知道常規動力,柴油發動機。潛艦在水面上時使用柴油發動機給潛艦内部的蓄電池充電,在水下時則使用蓄電池作爲動力推進,這種潛艦的缺點十分明顯,柴油發動機噪音大;蓄電池動力不足,只能低速潛航,高速狀態下巡航時間非常短;每隔一段時間必須上浮換氣及充電,容易被發現。還有一種AIP常規動力潛艦,自帶氧氣瓶,不需要上浮,不過技術難度高。
其次,潛艦是一種高風險的裝備,即使是中美俄都發生過潛艇遇難事故,和戰機不同是,潛艦遇難可就是一下子幾十條人命,自製潛艦的國家都是吃了不少苦頭的,而能完全自製潛艦的國家,一隻手都能數過來。台灣要自製潛艦,先不論其他設備,最基本的耐壓鋼板解決了沒有,能夠獨立生產耐壓鋼板的國家,也就是一隻手的數量。民進黨口口聲聲說30%的部分能夠自己建造,本人非常好奇這部分有耐壓鋼板嗎?焊接耐壓鋼板的技術有嗎?如果鋼板水準差,那潛艦潛深200公尺就是極限了,如果用現在最好的耐壓鋼板,潛艦可以潛深800公尺甚至1000公尺(當然現實不需要那麽大的潛深)。潛深越大,越不容易被發現,而潛艦最大的優勢就是匿縱性,也是潛艦的命根,戰爭時期如果潛艦被發現,在對方有完備的反潛武器下,就是死路一條,只能投降。
第三,台灣海峽水深很浅,根本不適合潛艦在水面下航行,非常容易觸礁,而如果走巴士海峽的方向,請問使用潛艦的戰略意義何在,難道是去對付菲律賓嗎?而且台灣東部海域水太深,如果出現類似戰機墜機的事故,恐怕要產生大災難,生還率極低且尸骨無存,而且那就不是一條人命了,是一整個潛艦的人。
最後,對岸潛艦那麽多,台灣是準備使用潛艦反潛嗎?這一點,足以證明民進黨不僅在軍武裝備上是弱智,就連對手軍武的發展也是一無所知,難道不知道對岸這幾年在大力發展反潛機嗎?固定翼反潛機由於其速度快、航程遠、範圍廣,現在已經成爲潛艦第一號殺手。對岸已經有潛艦、護衛艦、反潛直升機、直升機航母,而現在就是要補齊反潛最後一塊短板「固定翼反潛機」以及「艦載固定翼反潛機」,就是爲了對付日本以及美國的潛艦,結果台灣花著2020年的預算造1990年水準的潛艦拿到2030年用,這是給對岸當陪練嗎?
連一個小小的獵雷艦都扯出慶富案,何況潛艦呢。潛艦國造,真是一場荒唐夢,只是不知夢醒時分,執政的又是誰,到時候恐怕又是一齣好戲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