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大選和美國大選
2020/11/23 12:20:29瀏覽444|回應0|推薦13
在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上,出了45位總統(不算拜登),其中川普是第11位沒有連任的總統,總統連任失敗的概率不足四分之一,而1933年以來,連任失敗的只有三位(現在加上川普有四位了),美國上一次連任失敗的總統是老布希,距今已經28年了。再往前算,1980年吉米卡特連任失敗,直接導致整個24年,民主黨只當了4年總統,其餘20年全是共和黨。20年的時間有很多事可以改變,蘇俄由極盛到解體也就20多年,中國大陸從文革陰影中走出到加入世貿也就20多年,又過了20年,成爲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作爲美國總統,即使任内成績平平,只要沒有重大的惡性事件或者對手實在太強,基本上連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實放到台灣來看也一樣。吉米卡特任内,發生了伊朗人質危機,直接導致了卡特連任失敗,而老布希,一方面由於經濟不好,另一方面其實是因爲共和黨已經做了12年了,由於鐘擺效應,連任失敗。川普這次連任失敗,説明他這四年確實做的不佳,特別是在疫情處理和BLM運動上,直接導致川普選情崩盤,以賭盤賠率來看,在疫情開始初期,川普賠率遠勝拜登,之後逐漸走低,BLM運動過後,被拜登反超。可以説如果沒有疫情,按照正常劇本來走,川普應該是能大概率連任的,按照現在的選舉結果看來,如果黑人的投票率降低,那麽佐治亞州、密歇根州、賓州川普可能不會丟。然而由於疫情原因,大家踴躍使用郵寄投票,直接導致這次大選投票率暴增,拜登有可能拿下創紀錄的八千萬票。


在台灣,也有很明顯的鐘擺效應,總統連任也不是一件難事,連任之後兩黨輪替也不是一件難事,關鍵在於人才的培養,一個政黨要能永續,下一代人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國民黨2016年的選舉,由於鐘擺效應勝選幾率不大,換柱非常明顯是不明智之舉,最後不僅選舉大敗,也接連導致斷送了朱立倫未來的總統路,今後朱立倫再想選總統,就要過換柱事件這一關。而2020年的選舉,事實上國民黨勝選幾率依舊不大,推韓國瑜出來明顯是一場政治豪賭,表面上看蔡英文當時聲望很低,可別忘了她可是在位的總統,她可以和美國交易,幫助自己的選情,果不其然,在美國的幫助下,在韓國瑜初選勝出後,反送中運動就隨之爆發,蔡英文乘著反中的順風,支持率一舉超過韓國瑜,最後選舉大勝並贏得史上最高票。國民黨不僅沒有選上總統,還輸掉了一個市長的位置。


國民黨的兩次選舉策略可謂是大失敗,早在初選之前,我就認爲既然郭臺銘想選總統,就讓他選,賣郭臺銘一個面子。韓國瑜是政壇新星,需要政績,如果在市長位置歷練4年,不管下一次高雄市長能否連任,2024年的總統大選國民黨勝選幾率大增,到時候再派韓國瑜去,則十拿九穩。可如今的形勢,2024年還能派誰去選呢?


拜登不到30歲就競選參議院成功,並連任了6屆參議院。1988年以及2008年都嘗試過參選總統,但是都很早退下來。2020年的拜登已經78歲了,成爲了黨内的吉祥物。在2020年大選初期,民主黨自感勝選幾率不大,黨内人才也是青黃不接,年輕一代還需要更多的歷練,所以讓拜登參選,即使選輸,2024年民主黨勝選幾率變大,年輕一代經過四年歷練,能更好的推出選舉人。可曾料想最後一年的時間,選情翻盤,選舉就是這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有長遠的考慮,急於求勝而斷送黨内人才的未來實在不是明智之舉。人才是根本,對於黨來説是,對於國家來説也一樣。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國民黨應該仔細思考一下,現在的境地是不是人地皆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43785165&aid=15370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