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隆備忘錄:八斗煤礦與萍鄉煤礦的游學詩
2016/05/13 23:06:48瀏覽381|回應0|推薦2

八斗煤礦小事典-游學詩是劉銘傳和劉璈的共識

福州船政學堂的學生游學詩,依連橫《臺灣通史》記載1877年他已在台灣, 還是清政府官方第一批上去紅頭嶼(今蘭嶼)的人員之一。1883年本來要被調去吉林,游學詩說因為近視要看醫生,船政大臣黎兆棠幫他協調晚點去;看完醫生後本應該前往東北,臺灣道劉璈又上奏說游學詩對基隆煤礦(八斗煤礦)最熟,復請准把他留在台灣。見〈軍機處交出船政大臣黎兆棠奏學生游學詩留臺差遣片〉。

1884年劉璈奏請要把游學詩破格晉升為「基隆收發」。劉璈〈致善後局擬調楊崇銓游學詩接辦礦務由〉對他的評語:「該縣丞上年赴局議章,頗能破除情面。與煤師等暨各輪船管駕,皆係同學;而中外商民,本地百姓,言語又儘能通曉。交炭、儲炭一切事體,既免紛爭;兼可參用西法,補救良多。此等差事,除銀錢一項,誠如臺教,非用合例人員不可;其餘總以在行為體,勤慎為用。如中國之才,即借助外人,尚且不禁;今幸中國有人,即稍寬資格,似無不可。矧遊縣丞本為煤務指定奏留,更與他員有間。想諸公俯念愚拙為整頓煤務、慎重選才起見,於上憲前如何婉回,免致事機滯礙,合局關係實不小也。鵠候回示到日,即行給委」。寫的那麼多,就是「基隆收發」一職,游學詩還沒取得任用資格,但是劉璈認為他專業與溝通能力都很強,奏請破格任用。劉璈〈稟籌商先設火藥廠次再擴充情形由〉提及在基隆碰到縣丞游學詩,聊到如何生產火藥。1884年清法戰爭基隆戰役開打前,變成運砲委員,奉劉銘傳之令去上海雇用德籍萬利輪運砲械來台。其後,劉銘傳奏請升他為候補知縣。見〈敵陷基隆砲臺我軍復破敵營獲勝摺〉

張之洞後來在湖北挖萍鄉煤礦(漢陽鋼鐵廠計畫一環),把游學詩調去。游學詩被寫進「漢冶萍公司史」。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5692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