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基隆備忘錄: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
2016/05/15 18:50:51瀏覽1008|回應0|推薦0

16世紀

帆船雞籠

  • 航海針路上的木山/雞籠山(舊時往來日本。皆以此山爲指南)               

  • 傳說:葡萄牙人進入雞籠、1563年海寇林道乾遁入雞籠、村上氏(Murakami)與河野氏(Kôno)海賊基地(James W. Davidson,1903)       

17世紀

帆船雞籠

船引貿易

海禁邊疆

  • 傳說:沈有容摸不透的海盜基地(東番記、1603年)、和平島天后宮搭海盜船來的媽祖(萬曆年間匾額)/八斗子天啟年間的土地公、村山艦隊與海盜袁八老的海戰based on 大英百科全書(1889、1911)記載的雞籠=古北港

  • 西班牙人(1626-1642):東亞最強城堡聖薩爾瓦多城(台船基隆廠的地底下)、道明會神父Bartolome Martinez八尺門天主堂/台灣本島第一座(1627)based on 賴永祥長老

  • 荷蘭人:1642年雞籠之戰(vs西班牙人)、大沙灣砲台遺址(1876年紀錄)鄭氏王朝的邊疆:1675年鄭經把明朝翰林楊明琅流放到和平島

  • 雞籠山下的百慕達傳說:秋毫不載,舟至即沉(郁永河、1697)

18世紀

過客雞籠

  • 移民與軍隊:1723年漢人入墾牛稠港、1733年增設雞籠把總、八尺門偷渡港:藍鼎元《平臺紀略》、1780年慶安宮建於虎仔山

  • 基隆河中上游的墾殖(沿淡水河而上/水路到雞籠港後經獅球嶺古道)

  • 從八堵(1770年地契)到頭城(吳沙):墾殖宜蘭的運補基地-水路ex1796年出發前往烏石港)、陸路-暖暖驛站/公廨-暖暖鋪。每歲鎮道北巡,及欽使所經,皆宿於此(淡蘭古道中點)。

19世紀

煤港雞籠

  • 海盜與城牆:1807年王得祿vs朱濆、1851年林藍田為避海盜移居大稻埕(大稻埕首店)、城牆(1854、1876皆有記錄)

  • 崁仔頂與三沙灣(戎克船停泊處):兩處有頂蓋的市場(1854年紀錄)

  • 沙灣的砲聲:1841年鴉片戰爭期間、1884年清法戰爭基隆戰役的大沙灣砲台(1882年岑毓英的砲城)與第一次陸戰

  • 洋人來看煤:英國皇家海軍1847年戈登(八斗煤礦)、1876年 Cyprian A.G. Bridge(看到田寮運河);1854年美國海軍Matthew C. Perry艦隊(Coal Harbor命名、看到三坑煤礦)

  • 霧峰林家:1854年林文察vs廈門小刀會、1884年林朝棟鎮守獅球嶺

  • 開港(1863年):海關、領事館與洋行、上海投資客容閎

  • 洋人在雞籠的足跡:茶商John Dodd、英國領事Robert Swinhoe、馬偕牧師、萬金天主堂創立前的良方濟神父(1868年)、德國領事James Milisch(美利士洋行)私典煤山、大南澳事件(1868)

  • 1867年雞籠海嘯

  • 1876年以後的八斗煤礦清國井、海國容才翟薩、丁日昌夜宿、仙洞石刻

  • 1881年兩岸航線正口(取代台南)、設立基隆文報所

  • 大鐵路vs1889年八斗煤礦小鐵路火車/未成至洋關口之小鐵路

  • 1895年台灣民主國的獅球嶺之戰、樺山資紀的臨時臺灣總督府(舊海關)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3e08416f&aid=5720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