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論與論評
2018/02/27 06:04:18瀏覽451|回應0|推薦7
「每天清晨踏著未乾的露珠,克箂總是和他的父親相伴沿著平原不遠處的白色柵欄散步」


這樣的句子會使人進入時間暫停,只剩父親,晨光和草原的畫面。喜歡讀小說的人都喜歡這些景幕的形容。

閱讀賞析或評論,則是不同的文類,採不同的角度。現在網絡發達難說,網絡發達前會主動閱讀這類文類的人,是對這類角度有興趣,也就是有知道別人又是怎麼觀看同一篇文的興趣,並不會改變自己對那一篇文的原始看法。

這類文將本體拆得支離破碎,設法把它研究得百分之百透徹。〈但不論如何透徹,也只是作者的研究,不能是事實)。倒反著順序來的人,也就是先看評論才看書/畫/電影,聽歌察看名人等者,不論是否持相同的見解,都一定會受到評論的影嚮。也就是這群人失去了完全無偏見閱讀一篇文,讓自己真正的感受生成的機會。這個機會,才是自己真正的,未受干擾的,所謂的原創性的見解。如果未來印證和別人的一樣,無妨,自己也不是沒有獲得這樣的結論,但如果和別人的取角不同,這取角就永遠的,在還沒有機會生成就遺落了。

寫賞析評論的人,且以文學的角度論之,是有文學根底的人,與同樣有文學根底的人溝通意見的方式。他們先有著同樣的基本認知。所以不論爭論的內容(每個本行人都會有自己的見解),其實怎麼論,文詞運用的巧妙,才是本行人津津樂道的。

不過最大的不同在於:評論和文章本身的生成,應是完全沒有關連的。也就是文章生成之後,才有評論。倒置了,就是以為評論必須改變未來文章的走向的論評(現今這類文內充滿了這樣的暗示)。

對於作者的論評,書畫的論評,電影的論評,名星的論評,歌曲的論評都一樣,以論評強行要求創作者附合論評者想要落實「真實」的論評是不合理的。如,散文是貼近「事實」的文類,所以作者都必須被24小時監視,因為生病有天沒和父親去散步,就不能寫每天,如此匪夷所思的得到說謊的罪名,竟還可以延伸到作者的其它生活面,得到其它荒謬的結論。這在旁觀者眼裡是不可思議的推論,更別說認為文與作者生活切切相關到如此地步的非專業人各式論評。散文第一是文類,多少都有選詞用字的創作的成分在內。它只是貼近事實,不是紀錄文,就算是紀錄文,也是先事發,才紀錄,不能為了紀錄文的生成,而間接教唆他人侵入相關人生命以促成個人想要寫的「紀錄」內容,那直接即可斷定為非專業。

可惜的是作者/演員/作曲者有些買了帳,成為容易被操縱的人,有些失去了創作的動力或能力,有些離群而去寧願選擇平凡的生活。極少數被媒體追著跑的人還能維持高度出類拔萃的創作,多少都會露出被沾染了的氣息。這也是為什麼每找到了新血,新血又迅速的「消失」了的原因。真正學究的評論是客觀的,不影嚮本人的(通常都有本人仍在世不以其生活論作的基本人權性及客觀性的尊重),隨時可以繼續深論探討的。

網路的平繁,每人一張口,學術名詞界線的糢糊,使每個人都以為可以以評論二字論評,使網路裡的文字淪為小見的綜合,難以如同史庫那般成為百煉不摧,專一無雜訊,可令人久久酣然其中的濃醇知識庫。

於我而言,離開所謂有互動性但傷害性立時、彌久且強悍的網絡回頭看電視,它帶給我有縱貫性、完整性較高的內容。更選擇可以安全身入其境的書本,不受他人干擾的沉浸原創者所描繪的世界。畢竟,我看書只是為了這個,不是作者嫁了幾任丈夫,文中哪裡又證實了什麼純屬觀望嚼舌的閒話角色。說句實話,那畢竟也是別人僅此一次的生命。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c99423c&aid=11058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