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團體
2018/02/27 04:58:34瀏覽394|回應0|推薦4

被統化

就像上學時期一樣,耳聽的眼看的手寫的,每一次都使學習增加一成。也像日常朋友交往,人們以眼耳鼻身接觸的都不斷的為了因應及適應而改變;上網也一樣無可厚非的被統化了,眼耳手跟什麼樣的人或文接觸越多,逐漸的也會成為同一個模樣。

舉一明顯的例子:流行歌曲。剛開始聽見中國那方來的流行歌曲時就被他們不同的曲調(尾音不會固定的向上揚,或為因應而特意的向下降等)所深深吸引,原來未沾染塵煙的音樂可以這麼好聽。但越純樸的或越容易聽取巧語,一但作曲者開始接觸其它地方所定義的流行歌曲,就慢慢的不論是在理念上還是在暴露率下的被統化了。那些令人不禁心升嚮往的曲調也漸漸消失在同樣的,所謂的流行的起伏和擇詞中了。

也所以Stephen Covey說,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投入什麼樣的團體(當然,必須先獲得該團體的同意)。

網絡現象

有些人不願意加入團體,只不過上網沒有這麼明確的地域性,若不能「搬家」了事,就只能坐下來把自我的空間設法處理成自己的風景了。也就是,即然上網逃不了閱讀一些若真要選擇並不會選擇閱讀的人事物,那麼像這類為了讓自己辨明分曉的文章,也就難以避免了。次次清楚的分辨,我就是我了,你如果不喜歡,按照常理就不會來了(當然,這是排除其它的人為因素)。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各自的一片天。

另一方面來說,在網絡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落入他人的團體裡(無法分辨誰是友誰不是友的網路關係裡)。一個很大的危機,就是在不知非友的狀況下,也就是尋常你不會來往的人,受他的false presentation所欺瞞,而成了彷彿為他辯解的現象。你只是專心條理化你所看見的事情始末,並未曾會懷疑自己的推理會是從不對的那一方,更不會不是針對你心中設定的主題。只是對方有意隱瞞這一層重要的,對你這種人來說已經不必再想,卻是首要的條件的﹣是非對錯。

例如:如果有人先美言一番,以你相信的角度勸說你替他寫一篇文,或者針對某一個現象發表你的意見,聲稱是為大眾服務或做好事。掛著這樣的名頭,你會懷疑他們的動機嗎?你會以為你也在做善事嗎?你看了看內容好似沒什麼,信手就寫成,卻怎麼也不會想到那成為了一篇篇盜取他人的私生活,用以批判的文章,更成了他人手中大張旗鼓,並見市場大好乾脆下手干預他人生命,謀利的利用品。盗取,根本上就已經造成受害方的成立,不在對的一方了,更何況牽涉侵犯他人私生活,乃至於一個個生命的崩解。 普遍一點的例子,就是在機場不能答應陌生人攜帶物品一樣,網絡上不明的人以他無可證實的「理」,要求你同伙,是應該特別警覺的。 


團體的效用

撇開駭客肆虐,難以規範的網絡而言,加入一個好的團體,應富有個人想要成為的特色。不在於表面的名稱,比如某學習某種技藝,更多應在於其中無形中會使你潛移默化了些什麼。除了學會了技藝,更增添了人生另一象限的豐富度。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c99423c&aid=11058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