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06 13:51:11瀏覽526|回應5|推薦21 | |
第四個展覽主題是民族熔爐,我們中華民族就是一個多民族不斷征服又不斷融合的過程,我們山西就處在中原向塞北過渡的位置。山西晉南晉北大不同,晉南是中華古文明的發源地,屬於中原地區,但晉北卻與塞外相連,從出土的文物看,充滿了異族風格,真實了記錄了民族融合的過程。 山西北通塞外草原,南臨中原腹地,不僅極具軍事戰略價值,而且是農耕社會與草原民族交匯的前沿地帶,成為華夏各民族和文化交融的“大熔爐”。 漢代起,北方各族就不斷與中原發生碰撞,金戈鐵馬和鮮血淋漓之餘,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隨之發生。魏晉南北朝,中原擾攘,漠北各族相繼崛起,雄據山西,馳騁中原。300餘年戰亂和苦難的同時,也促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民族大融合。新鮮血液注入華夏古老文明,催生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盛唐時代。 北朝時期,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規模持續擴大,促進了“絲綢之路”繁榮。粟特商人帶來了中亞、西亞乃至地中海各國的奇珍異寶和文化藝術。北魏首都平城和北齊別都晉陽,相繼成為國際性都市。驚人的考古發現,無不透射出中外文化互動交融的奪目光彩。 --官網資料 這一個展區各類文物明顯與其它展區不同,或多或少都能看出風格的變化來。看到一組版畫,非常精美,描畫在紅色的木板上,舉起相機想拍,突然看到原來是幾塊棺材板,哈,沒有猶豫就移開相機了。 想想自己少見多怪,那些文物大部分都是出土於各時期的墓葬吧,都是隨葬品,為什麼對於這幾塊板格外忌諱呢? 一些各類材質的俑,明顯看出高鼻深目與游牧民族裝扮的造型,許多根本就是墓俑。當時的墓主人可曾想到他們為我們后代保留了如此珍貴的文物,又可曾想到千年後價值連城卻放在玻璃窗內讓後人發思古之幽情? 虞弘墓仿制品,通過媒體知道,了解其價值,它的價值體現在外棺的雕刻和彩畫上。特意問解說,她說是高仿真品,想著也不可能是真品。 第五個主題是佛風遺韻。收集全省各地自北朝至盛唐、宋元各時期佛教雕塑。
早期佛教雕塑藝術外來風格濃鬱。北朝至唐,民族風格日益明顯。唐以後又逐漸走向世俗化。演變的過程,形象地映射出異域的宗教與哲學,是如何被改造吸收,融入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的。 山西古代的佛教雕塑作品,既有享譽中外的雲岡石窟和天龍山石窟,更多隱於鄉間古刹的各種佛像。宗教本虛幻,藝術卻真實;千年的風霜,難以剝泐空靈的笑容;世道的變遷,豈能磨滅悲憫的情懷?——真善美是人類永恒的追求。 -- 官網資料 各類造像或莊嚴,或慈和,風格各異,展品太多,不能一一細觀,但走到這張圖片前,默立良久,任同學呼喚也沒有立即走開。關於這個問題,在知道洪洞廣勝寺下寺盜賣壁畫的事實時,已經發過議論,實在不想多說什麼了,我們民族災難的沉重印跡還有多少處?但我們的民族不管過去曾有多強盛,但從來沒有將別國的歷史放在自己的博物館裡。我們從來不虧欠西方。 本來這次計劃去天龍山的,也是佛教石窟,但同學們說幾乎都沒有幾處完整的,大部分頭部被盜,也因為時間緊,沒有強求,雖然已經離晉祠不遠。上兩張圖就是天龍山被盜搶各窟佛像圖。 第六個主題是戲曲故鄉,是關於山西戲曲發展的展覽,已經有些累了,時間也有限,匆匆而過,還有一個皮影戲臺,但沒有看到表演。現在還記得兒時看皮影戲《王昭君》的一些細節呢! 第七個主題是明清晉商,都是平遙等晉中那些大院民居票號之類介紹,還有模型,已經很熟悉了,也是走過,但門口的木屏風引起注意,應該是常家莊園獅園內那獅照壁的復原圖。 (常家莊園獅照壁) 五千年的文明足跡,我們幾個小時便要走完,又沒有做功課,除了歷史課本裡的講述還有其它積累,有些文物連接的史實根本不知。只有喜歡歷史,了解歷史,才能在仰視之余獲得更多的知識,才能開闊我們的眼界,在歷史與時間的大背景下,培養我們的大格局大視野。 在歷史面前,我們微若塵芥,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們人類的發展史不過只是蜉蝣的短暫一生,而我們生命個體的一世,不過是一眨眼,也許更短,更短... ...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