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錢是毒蛇
2008/08/21 12:41:21瀏覽904|回應1|推薦6

     

國內最近有件發臭的新聞,燒到全世界,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貪、瞋、痴」三毒不除,災禍即臨,然而眾生卻看不清這個事實。

 

釋迦牟尼佛說:「金錢是毒蛇,當遠離!」可見佛陀是真正的覺者,佛陀看透一切,所以苦口婆心告誡弟子要謹慎!

 

佛陀一次跟弟子出遊,在田邊看到一缸的金銀珠寶,佛陀對著財寶說是「毒蛇」,剛好有一路人走過來,佛陀說這是毒蛇,路人說明明是珠寶,怎麼會是毒蛇?他就高興的把金銀珠寶全部帶回家,馬上買土地、蓋房子,一下他就發了。

 

此時官庫遺失了一大筆元寶,有人密告,此路人平時是窮光蛋,突然發達,官府就派人去把他抓起來,嚴刑拷打,說他是小偷,讓他百口莫辯,把他關進牢裡面,判他重刑,路人此時才醒悟,原來釋迦牟尼佛講「金銀財寶是毒蛇」是真的,但後悔已遲。

 

金錢很容易讓人起貪念,如果貪念一起災難就要來了,錢是毒蛇,就是這個時候產生出來的。是以修行人不可有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當那麼大的官,還看不清勿存貪念之心,禍難很快就到。

 

靠自己勞力賺得的錢是為正財,靠不正當手段所得的錢是惡財,惡財富不過三代,子孫必有餘殃,為什麼念到高學歷的人還不懂?主要是心的貪念作祟,再多亦嫌不足。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天底下貧窮人連飯都吃不飽,那裡還有錢去佈施?豪貴當官的有錢人每天應酬那有空去學道?見到好的事有誰會不去求?被人羞辱能不生氣的人很少,所以說大部分有錢人、有名望的人都容易產生驕傲心而不容易度化,叫他拿一毛錢出來布施更難。

 

書到這一家人其實很可憐,那麼有錢了,卻不懂得勤修福報,至少拿些錢出來幫助殘障人士、幫助窮困之人、救濟孤兒院童、布施宗教團體…有好多的善事可以去做,可以讓他們一家發光啊!但是他們一家卻成了守財奴,而這些因果恐怕幾世都還不完,奉勸世人當以此家為警惕!遠離「貪、瞋、痴」三毒!

 

《老子道德經》云:「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得 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其所足,不受侮辱;知其所止,無所危險;如此便能長久存在!」

 

說明名譽與生命、生命與財產、獲得與失去何者可愛?何者貴重?何者有害?如果過分的貪愛必造成更大的耗損,更多的積藏必造成更重大的損失。

 

一個人如果過多的欲望與貪求,雖然對生命會有基本的幫助,但是用生命去換取其他有價的東西,可能垮掉了全部,所以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明白知止的人是有福,合乎大道才能長久,欲望會生出力量,但這樣的力量往往會牽引出更大的毀滅性,不可不慎!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6860912&aid=2149487

 回應文章

A-j的心靈百寶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毒能救人,亦能害人
2009/10/30 10:55

毒蛇雖可怕,那是自己想的,你不犯它,它也不理你;你會中毒,只怪自己,為何不小心,蛇毒可是不會無緣無故找上你。萬物是上天大自然的禮物,你能用錢去創造毒蛇? 毒蛇雖毒,亦有體態美之處。圖片中,若沒有毒蛇的襯托,能顯出其意義和價值?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0-04-26 06:37 回覆:

Dear Aj 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的來訪指教

您説的對,毒蛇雖毒只要自己不去犯它

就不會中毒,一個人要行持的是自己的心。

祝您闔家光明 家運隆盛

         水 羚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