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提著浴盆行走的婆羅門人
2017/07/02 09:43:09瀏覽2204|回應7|推薦163

 

  

有位婆羅門國王,經常看到許多婆羅門教徒在街上行走,衣著破爛,形體垢穢,看不出他們有高貴婆羅門典範的威儀,倒像卑賤的「首陀羅」*1,一日,國王召集群臣商討如何禁止婆羅門的身形垢穢,大臣們一致評論:「婆羅門的日常生活行為太散漫。」

 

「你們除了看出他們的散漫,還看出什麼嗎?」國王問道。

 

「我們都認為,婆羅門本具崇高清淨,但他們外觀卻一點也不清淨,沒有高尚的樣子。」

 

國王聽後點頭,認為群臣與他的看法相同,問大家要如何改革與建議。

 

「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常更衣及沐浴,以保持潔淨的形象。」大臣們異口同聲說著。

 

國王覺得他們的建議非常好,但是如果婆羅門不肯整潔,又該如何處理?

 

有人沉思後發言:「若看到身不清淨的婆羅門,就對他們重罰。」

 

有人建議:「若他們不遵守大王的規定,就罰他們不准吃飯。」

 

有人表示:「若他們身體不清潔,就罰他們為國家服務勞苦的賤役。」

 

最後這個建議,被國王接受了。

 

於是為了保持這個高尚的典範,國王特別制定一條律法:『凡是婆羅門徒,在大小便後,要嚴格清洗乾淨,即使平常也要時時沐浴,保持身體清潔;否則,要為國家服務勞苦的賤役。』

 

當國王對婆羅門生活衛生嚴格管制的律法在國內頒布後,大街小巷的民眾無不議論紛紛:「國王真是莫名其妙,為了芝麻小事,管到我們的身上來。」婆羅門甲憤怒的發牢騷。

 

「但是,我們生活行為過份的不衛生,確實不好。」婆羅門乙自我批評。

 

「那麼人民大小便後的清潔,國王要如何監督?」婆羅門甲不悅的說:「保持身體清潔,是我們自己的事,國王不去管理國家大事,反而來注意人民身體的潔淨,這未免太小題大作了!」

 

「這叫小處著眼,見微知著,國王立法有什麼不對?」婆羅門丙同意國王的主張。

 

「我們大小便後不洗滌,難道國王有辦法脫掉我們的褲子檢查?平常我們不洗澡,誰來檢驗我們的身體?」婆羅門甲認為國王訂立的法則吹毛求疪,沒有意義。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始終沒有共識,果然,許多婆羅門為了適應這條法律,故意做一些表面工夫,只要瞞過國王耳目,他們就不必為國家付出勞役辛苦的服務。

 

自從國王立了法後,許多婆羅門人就提著浴盆在街上行走,表現出他們時時清淨身體的樣子,若有人供養他們沐浴水,看不到人群時,他們就把盆裡的水倒掉,並且自言自語的說:「不洗澡難道國王能檢查我的身體?豈有此理!」

 

結果婆羅門表面用虛偽欺騙之法,以避免國家的勞役,還獲得日常生活的供養,根本無人願意去遵守國王所制定的律法。《百喻經 欺貪利養品》

 

 

本篇典故佛陀藉故事指出一些弟子,外相雖剃髮著法衣,只求供養,實際內心早已犯了禁戒。又眾生亦如是,為了規避外在的律法,假裝配合政策,在無人看見的地方,就不去遵守,如同一只花瓶空有外表。而眾生總以為造成自己不便的律令是一種約束,表面假意配合,卻不去遵行,就像有人在土地上蓋房子,不立根基,當大水一沖,隨即就會倒塌。

 

佛陀是一位開悟的聖者,證得無上的般若智慧,是眾生的導師,祂以自身的榜樣來教導弟子們如何成為更完善的人。佛陀在《律典》中教導僧團,當如何安居、進食、穿衣等細節的生活制度。有弟子以為這些律條都是一條條刻板的誡法,非常乏味,然而對於佛陀所制定的誡律因緣,都有其背景典故。佛陀日常生活中教示弟子們要注意儀態之『四大行儀』,「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指出一個人行走時,要輕巧如風。坐的時候,要像大鐘般穩固端正。躺著時候像一把弓,有一定的姿態。站的時候,如一棵大松樹般挺拔,卓然獨立。行住坐臥,都有一定的規範,不可雜亂無章。弟子如有什麼不當行為,思想有所偏差時,佛陀都會如嚴父般當下立即開示教導,無非培養個人的端莊威儀。

 

 

在整體社會中,國家所制定的律法,為了社會秩序,每個人必須遵守,否則人人都有他的方便,豈不造成天下大亂?雖然清潔衛生屬個人行為,但整齊的儀表也是一個公民禮貌的展現。是以,在此顛倒的社會中,一個人如果能找到根本,就不會與人同流合污,如文中國王制定律法要人民身體清潔,但婆羅門卻虛與委蛇應付,只想瞞過國王耳目,就不必為國家付出勞役的服務。表面這些人認為自己很聰明,其實他們是在降低自我的格調而作為渙散的代價,如此整體社會是不會進步的。而懂得雕琢自己將不良的習氣去除之人,即使走在路上他的氣質自然與一般俗人不同。

 

 

佛陀曾對弟子說:「我之所以開悟,乃是覺知法的原因。連佛陀如此一位大智覺者都要「以法為師」,何況平庸的眾生?如果眾生把外在所規定的一切法條,都當成是一種約束而不願去遵守,那麼即使制定再多的律法都只是徒具形式罷了。其實無形的誡法都在每個人的心中,心中有法之人,無論走到何處,就算沒有任何外在的制約,他也一樣安然遵守而不犯錯,因為守法之人心中時時都有法的存在,他不會應付欺矇,他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大寶積經》中佛陀對弟子阿難說:「若人無定心,即無清淨智,不能斷諸漏,是故汝勤修,汝常修妙觀,知諸蘊生滅,清淨若圓滿,諸天悉欣慶…」,一個人要想成就必須明心,明白自己這顆心才能找到那把開悟入門之鑰。六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人生在世要懂得修煉,自利利他之人,諸佛菩薩也會為他的努力而讚嘆欣喜。

 

_____________________


 

  

*1「瓦爾那」是印度教經典中解釋種姓制度的分類架構,主要指四種不同的階層,根據一些原則區分四種階層,明確規範彼此的義務與權利。早期婆羅門所著的經典中刻意忽略「賤民」不提,主張將所有的種姓劃分成四種瓦爾那。這四種瓦爾那同樣以婆羅門為首,藉由職能與權利的劃分規範,構成一嚴謹的階序:

 

1.婆羅門:是最高等的瓦爾那,也是整個階序的核心,擔任祭司與接受奉獻工作,享有許多特權,不可處罰、不用繳稅、不可殺害、可領回部份充公等遺失物品。

 

2.剎帝利:次等的瓦爾那,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不具宗教上的權力,負有保護婆羅門之責。

 

3.吠舍:第三等的瓦爾那,吠舍是農人或牧人,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

 

4.首陀羅:最低等的瓦爾那,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僕,負責提供各種服務。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6860912&aid=105578657

 回應文章

顏裕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久了
2017/07/16 03:34
你一直都在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7-09-04 02:35 回覆:

Dear 顏裕人 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到訪 ,最近可好

哈哈我一直都在呀

但確實差點進不來自家門無法登錄耶所以兩個月無法PO文問候帳號密碼都無法使用不知道UDN現在為什麼要搞得如此門禁森嚴以後大家都跑光了還有誰來寫文章呢

  

祝您闔家  如意幸福  美好光明

 

水羚 祝福

 

Have a relaxing Sunday


WOND4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14 23:17

以法為師

內外一致

利己利人

乃修煉之道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7-09-04 02:44 回覆:

Dear WOND4 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的到訪與護持

法與誡是每個人的老師

眾生懂得尊崇與效法

做人處世就不會偏離正道

如此自然贏得眾人的尊敬與信任

 

祝您闔家  吉慶光明  心安平安

 

水羚 祝福

 

 


心之 (休息)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8 09:40
水 羚 好友 您好

很抱歉回覆晚了

感謝您的來訪 並留言

敬祝 夏安

闔府康樂 吉祥如意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7-09-04 02:51 回覆:

Dear 心之 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至誠的到訪與問候

 

感恩您並收下您的祝福

 

祝您闔家  幸福榮耀  千祥雲集

 

水羚 祝福

 


心之 (休息)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8 09:40
水 羚 好友 您好

很抱歉回覆晚了

感謝您的來訪 並留言

敬祝 夏安

闔府康樂 吉祥如意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7-09-04 02:52 回覆:
Rose Graphic

李安納 魯昂之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瓦爾那
2017/07/04 14:41

瓦爾那的制度

是不公平的

也許因此制度

導致人民向佛心重而接受命運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7-09-04 03:03 回覆:

Dear 安納姐 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的到訪

 

印度現今的社會還是存在種族不公平的制度

這種制度嚴重剝削百姓生存的價值

尤其女性的地位很低

往往受逼迫去做本身不願意的事

 

祝您闔家 佛光普照  天賜鴻福

 

水羚 祝福

Pink Flowers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3 11:49
好文一篇!1F 說中了,淨空老和尚愈來愈近於「佛儒」一家。....我有許多印度朋友同事,他們仍以左手清便,右手抓食物進食(非常優雅,吃完了,手指、盤子、嘴都是乾淨的 -- 我們做不到),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食物給他們。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7-09-04 03:23 回覆:

Dear 陸游 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的到訪

 

您說的是!在印度有百分之八十多的人信奉印度教,因為信仰與文化的關係,造成許多的禁忌與習俗,印度教徒常在河中沐浴,尤其是恆河之「聖河」,他們相信河裡沐浴可以洗刷過錯。並且牛隻在印度教徒心中是「聖獸」,他們對牛非常尊敬。還有印度的婦女喜歡在額頭中間點一顆吉祥痣,印度人喜愛配戴飾品的習慣,首飾在印度人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即使是家貧的婦女,也會配帶一些金屬或是塑膠製成的首飾。

 

 

祝您闔家 光明順遂  健康安泰

 

水羚 祝福

 

Wednesday as sweet as you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7/03 10:15
總覺得佛教跟儒家頗多相通之處,或許這也是佛教能在儒家文化圈盛行之故吧!?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17-09-04 03:52 回覆:

Dear 旭日初昇 菩薩您好 阿彌陀佛

 

謝謝您的到訪與指教

 

旭日初昇說的是儒家學說的立足點是人,一切努力亦以人爲中心。佛教在古印度創立並發展起世界性宗教,其教化的對像也是人,一切以成佛或解脫爲核心。儒家主張人本精神,佛教強調慈悲的本性,並且儒家畢生所追求的目標是如何做一個善人及聖賢,其主張與佛教相近。

 

祝您闔家 吉康安順 

 

水羚 祝福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