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10 14:31:22瀏覽2381|回應6|推薦132 | |
佛陀說法:有一位住在山村的老者,生了七個兒子,不幸有一天死了一個兒子,這位老者的家庭非常奇怪,死了兒子,應該非常悲哀,然而這位老者非但不悲傷,還將死兒放在屋裡,家人無法在屋裡自由活動而感到不方便,就對老者抱怨,他便以家長的身份說:「家裡擱了一個死人,竟使我們失去活動的自由,現在就讓死去的孩子擱在這裡,我們不如搬到別處去住不也是一樣嗎?」 當老者正打算離開已死的兒子,帶領其他孩子搬家時,鄰人見狀迷惑不解問他們為什麼要搬家?「因為屋子裡有屍體使我們又害怕又傷心,此屋已被死去的孩子佔著,住下去不方便,怎能不搬家呢?」老者說。 「為什麼不把死去的孩子拿出去埋葬?搬家就是你聰明的打算嗎?」鄰人不解的說著。 老者聽完後如夢初醒般,覺得離家非聰明之策,埋葬死去的孩子才是合理的事情,然而,想了半天卻不知道要如何處理死兒之事,他左思右想,搖頭嘆息,覺得這是個難解的問題。 正當想不出辦法之際,忽見外面有人挑東西經過,他似乎獲得了啟示,得意的自言自語:「難題解決了,只要再殺死一個兒子,便可用擔子很快的挑出去埋葬,那不是很好的事嗎?」 決定之後,老者真的殺死一個兒子,然後,再將已死的兒屍,湊成一擔,很方便的挑到荒野山麓,毫不費事的埋葬了。《百喻經 殺子成擔》 本篇佛典是佛陀藉說故事,開示出家弟子及學佛修行者無論修行如何,至少要守五戒清淨的重要。如果不慎犯了一戒,應該趕快懺悔,多念佛消業。然而,大多數的人都是將己過隱藏,不讓人知道,如同老者將死屍藏於家中,甚至於為了給自己找藉口,認為既然要懺悔,不如多犯幾次戒再一起懺悔,豈不更省事?又如老者為了方便挑擔再殺子一樣的愚昧荒唐。 有人不遇逆境,不遭災難,就不知人生的痛苦為何物,自然不懂覺悟是什麼。當遇逆境嚐遍人生憂悲苦惱時,才覺悟想修行消業,卻又丟不開世間財色名食睡五欲的束縛。整日享樂,認為等享幾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後再談修行,然而,眾生智慧是無法看見身後的無常,幾年後的變化,卻不是每個人所能掌握的事。 佛陀對弟子說,遵守清淨戒法,就像保護自己的眼珠般一樣重要,怎可隨便毀壞戒律?既然已知犯戒的錯誤,為什麼不坦誠懺悔,還要暗自覆藏?戒律的本質是什麼?凡人看事總看表相,不懂追求內涵,佛陀所說無量法門,教導弟子要了達諸法實相,了達實相後要有出離心,以出離心為根本,才能了斷損害他人之心。 文中老者,只要安份守己將死去的孩兒埋葬,本無他事,但因一念之愚,造下了殺業的果報,還自以為聰明,實令人憐憫。人往往因一個混亂的心無時無刻不與內外相應,而修行最重要的動機,就是要捨離相應一切外在的假相,讓自心遠離外相雜亂的紛擾,使心安住於無念而寂靜。修行的根本即告訴吾人凡事不起惡心,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使自身的言行及意念都合於佛法,清淨持戒的人,因拋棄對五欲的貪求,不再與世人相爭,就能時刻處在最安樂的狀態中,成為可敬之人。 佛陀修行即是以最清淨的戒律為根本,亦以戒為師,祂所說的無量法門留給末世眾生獲得清淨光明的學習依靠。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戒律,就不會做出無知後悔的事來,如此,如佛陀常住世間般帶給世人無盡的光明。《入行論》云:「猶如目盲人,垃圾中獲寶,如是我何幸,生此菩提心。」眾生如老者前世未廣積善根的盲人,無緣獲如來寶智,造下愚昧惡業,非常可憐。今世人如處紅塵中的盲者在垃圾堆中尋寶,然而就算找到寶物也無視其珍貴,唯有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才能如盲人獲寶般重現無量的光明。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