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 摘錄自:〈搶救真實的歷史〉——作家沈寧休斯頓開講民國 🔴
2023/01/07 00:33:27瀏覽1547|回應1|推薦43
民國建立之後的三十年間,內憂外患不絕,戰火烽煙不斷,可正是那段期間,中國各行各業,都積極轉向現代化,社會空前繁榮,並在贏得國際尊敬。

先看民國時期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當時最有名的報人張季鸞主持大公報之後,提出四不主義方針: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大公報從不把國民黨的規定放在眼裏,整天發表罵國民政府的文章。
1934年蔣介石在南京開宴會,軍政大員數百,首席主客是張季鸞。張季鸞死了,歸葬陝西,蔣介石親自跑去,扶棺下葬。

我父親的好友陸鏗先生,做過中央日報採訪主任,發表文章,痛斥四大家族。中央日報是國民黨黨報,黨報上罵党領導,今天看是不是很奇怪。
可民國時期,並不少見。蔣介石很生氣,我外祖父找陸鏗談了一次話,就算完事,陸鏗繼續做主任,別說逮捕殺頭,連職都不降。

那年頭,罵蔣介石最有名的算是馬寅初,在重慶當面撕破臉的罵,據說給關到牢裏去了。這個說法是真是假,我有點懷疑,因為正是馬老先生坐牢期間,他有書出版。
那麼他到底坐牢了沒有,就算他是坐牢了,大概也是高級監獄,沒有受刑,老虎凳辣椒水,居然還可以著書出版。

我的二伯父沈鈞儒先生,也是當時專門跟國民政府過不去的主(力),關了監牢,那是真的,他在牢裏寫幅字:還我河山。
看看這張照片﹐哪像是坐牢?坐籐椅,穿長衫,紙墨筆硯伺候,寫那麼大的字,掛牆上,還讓人照相。馬寅初、沈鈞儒最後都放了,出來繼續罵蔣介石,還受尊敬。

抗日戰爭初期,國軍裝備和力量根本無法與日軍對抗。1936年,整訓的國軍只完成了一半,訂購的軍事設備大部分尚未運到,連囤積起來準備打半年仗的糧食彈藥,也還不足⅓數量。
西安事變發生,蔣介石不得不接受展開全面抗日的條件。接著1937年蘆溝橋事件爆發,全國人民抗戰呼聲更高,國民政府被迫對日宣戰。匆忙把準備不足的國軍開上前線,正面與日軍作戰,雖然國軍將士英勇奮戰,終究裝備相差太遠,屢戰屢敗。

1937年的813淞滬會戰,國軍總兵力超過75萬,一戰便傷亡40餘萬官兵。馮玉祥回憶,在上海戰場,一百里以外看,半邊天都是紅的。我們的隊伍每天一個師一個師,兩個師兩個師地加入前線,有的師上去之後三個鐘頭就死了一半,有的堅持了五個鐘頭就死了⅔。

八年抗戰,國軍空軍4321人殉國,2468架戰機被擊落。海軍全軍覆沒,所有艦艇全部打光。國軍傷亡官兵達321萬人,206名國軍將領為國捐軀,包11名上將,34名中將,50名少將。殉國的206名國軍將領,全部是國民黨員,大多是黃埔畢業的俊傑。(此段沈寧的數字較高,以上數字為國民政府的紀錄。)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aid=178041870

 回應文章

貓靈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1/07 23:15

  文人始終是文人,不懂真實的政治該如何運作.國府在大陸執政時期的徹底失敗,根源就在於組織力上的缺失,以國府本身在資源上的劣勢(對列強而言),唯一的自救之策就是施行特殊性的獨裁,做到決策前民主討論,決策後徹底施行,事後六親不認的進行檢討改進,這套做法有兩個分支,一是仿俄式,另一種則是仿法西斯式,中共搞的是前者,國府仿效的是後者,而由於組織力強弱的天淵之別,中共的仿品青出於藍,國府的仿品連山寨都山寨的不像正品,形不似神亦非,不過是一個用法西斯式外格裝扮而成的大明王朝翻版,貌似強大,實則千瘡百孔,對付個把軍閥尚可,遇到組織精良的日本與中共(中共的組織效率還比日本強),馬上就原形畢露,在較量中連連敗北.

  沈寧君是常態的文人,應此在政治思維上極為幼稚,就民國時期的國家發展態勢而言,任何一個真正頭腦清楚的政治家,都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基礎工業上,同時對內箝制思想,把國家的發展方向定於一尊(全力發展工業),以集中全國資源防範外敵的入侵,不解決主要矛盾,反而讓所有的文化人去大放厥詞?就是真正的禍國之道,君不見,商鞅強秦之法,不就是從弱民(堵塞其對政治的指手畫腳)開始的!

  在面對文人兼雜文痞對於真實政治的指手畫腳時,蔣介石的眼光與處理上的手段?甚至還不如張作霖.在非常之時,就該行非常之事,狠不下心做出最優解?失敗已不遠矣!政治從來不是讓好人搞的,而是有眼光有魄力的梟雄的競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