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19 05:54:44瀏覽4447|回應2|推薦9 | |
現今政治正確的二二八風貌, 很像我們小時候聽故事,好人和壞人. 國民黨,外省人全是壞蛋.所有的臺灣人一律是受難者,好人!? 你如果認知'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讀書會'的研究 不同於"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有參考價值; 同時也理解受難家屬難以接受,可能翻案的心情(請注意只是認知,理解, 大不同於接受同意) 你是在關心,不是聽故事. ******* 一九四七年的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歷史上傷亡慘重、影響深遠的大事件,事件中下令軍隊射殺市民的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至今背負「高雄屠夫」罪名。中研院院士黃彰健、近史所研究員朱浤源昨天提出新史料,認為彭的行動在當年深受社會肯定與接受。但家屬們多表示「難以接受」,三月十四日將自行舉辦「彭孟緝與二二八座談會」,要求彭家公開收藏的歷史檔案、偵訊筆錄。 台北市二二八協會執行秘書廖繼斌、二二八事件受難家屬的阮美姝等多位受難家屬昨天出席黃彰健、朱浤源共組的「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讀書會,學者提出有關彭孟緝的新史料可能扭轉其歷史評價。 根據記載,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三月三日蔓延至高雄地區。三月五日,高雄市參議員和地方人士組成「高雄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三月六日,推派市長黃仲圖、議長彭清靠、台電高雄辦事處主任李佛續以及學生代表涂光明、范滄榕、曾豐明等人上壽山與彭孟緝交涉。涂光明等三名學生代表被拘留槍殺,其他人獲釋放;同日下午,彭孟緝下令攻擊高雄市政府、火車站、高雄第一中學等。 中研院院士黃彰健和近史所研究員朱浤源今年初共組「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展開二二八事件考證調查,兩人近日透過彭孟緝之子彭蔭剛,獲得兩篇未收錄在二二八事件官方調查報告的新史料,是當年高雄市長黃仲圖、高雄市參議會議長彭清靠(總統府資政彭明敏之父)寫給彭孟緝的兩份文件,可能洗刷彭孟緝在歷史上的罪名。 黃彰健指出,新史料顯示,黃仲圖、彭清靠等人當時是被涂光明逼上山的,因涂光明有槍,而且威脅他,不配合將「會變成肉片」。這點與坊間所謂黃仲圖、彭清靠和涂光明代表台灣人民上山不符。 黃彰健進一步說明,黃仲圖等人上壽山後,彭孟緝並非如坊間所傳下令殺人。根據新取得的證據,涂光明等人是社會人士、不具學生身分,當時雙邊人馬經過一番談判。但涂光明亮出槍械,威脅彭孟緝接受包括國軍繳械等九項條件,彭孟緝遂將其移送軍法審判。三月八日,涂光明等三位自稱學生代表者被依軍法槍決。但官方提出的二二八調查事件報告只提到涂光明等人有九大要求,卻不願呈現詳細內容,有誤導國人之嫌。 朱浤源表示,彭蔭剛也證實,他的父親彭孟緝曾明確告訴他,家裡有一把手槍,即是涂光明當年攜帶並要在現場拔出;這把手槍在彭孟緝過世後交還國防部。此外,彭孟緝的軍隊是在十五位軍人被槍殺後才開始反擊,並非一開始就對高雄市政府、火車站、高雄第一中學的民眾掃射。另外,「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也蒐集到當時的高雄在地報《國聲報》,發現彭孟緝的出兵行動當年深受社會各界肯定與接受,不但彭清靠提供其房舍給彭孟緝全家 居住;社會各界在三月六日後也紛紛登報,公開感謝彭孟緝。 台北市二二八協會執行秘書廖繼斌認為,許多受難家屬聽到中研院學者提出的「翻案」說法很不滿,原本要到讀書會現場抗議。經過協調,大家決定回歸理性討論,共同要求彭蔭剛提供所有資料,以發掘真相。 「學術研究是各抒己見,真理本身沒有學術研究可言!」廖繼斌強調,為釐清真相,他個人仔細研讀大溪檔案長達一年,許多家屬也積極蒐集資料,院士、學者們不能因為兩篇文件就為二二八事件驟下定論. ***** 個人孤陋寡聞,如有網友告知最新發表感激不盡.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