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16 23:05:01瀏覽5042|回應1|推薦10 | |
轉載供參考 是非魔癡二二八2 月 27th, 2007 范蘭欽 「我以至誠愛護台灣人,台人絕不會仇我,萬一有意外,我願做吳鳳。」—陳儀 二二八以前,陳儀要把軍隊調走,其親信湯恩伯來台勸阻,說:「台人新附,人心未定,一旦有變,何以應付?尤其是在日軍服役及勞工分子,因受日人皇民化教育,恐其仇視祖國,可能結聚作亂,需駐軍防變。」陳儀就說願做吳鳳。 蔣中正二二八當天日記即載:「此實不測之變,雖以軍隊調離臺灣為主因,然亦人事不臧、公俠疏忽無智所致也。」唯因調走軍隊也是蔣的主張,故其對陳並無責怪。 經歷事件的陳肇家也說:「台灣光復之初,生產蕭條,百廢待舉,失業問題嚴重。尤以大批在二次大戰時奉日軍徵召到南洋等地出征的台籍士兵,返台後大多失業在家,生活及精神均感苦悶,若有人從中挑撥,甚易衝動闖禍。」 陳家在田中開紡織廠,事件中被當地暴民洗劫,陳父母被毆傷拘禁,等待處死,但國軍解救後他們卻不願指認暴徒,以德報怨。以後安居田中,為地方人士敬重。 二二八的起因與美機轟炸、經濟蕭條、戰後糧食短缺、通貨膨脹及社會秩序的瓦解有關,所謂「官逼民反」或「窳政」,都是欲加之罪,完全是被政治扭曲後的假記憶,並非歷史真相。陳儀一點沒錯,錯的是行仁政,錯在自信太過。他潔身自惕,清廉奉公,在辦公室放一 張小床,以便當果腹,處處為台灣著想。他帶來的幹部如嚴家淦、任顯群等也都是好官。 早陳儀兩週抵台的中央社主任葉明勳說:「陳儀一抵台即聲言『我是來做事,不是來做官』,唯以台灣甫脫離日本統治猶未調養生息的特殊社會環境,陳儀在政治上放得太鬆,經濟上卻又縮得太緊。」陳儀民主寬容,給台胞參政權,電台報紙也由台人主管,集會游行也不禁止,五四、沈崇案都有千人示威,結果這種放任 反生意外。 在事件發生後的一週內,許多無辜民眾、公教人員、被暴民打死打傷,連孕婦、傷患也不免,保護民眾的台灣人也受到暴民的威脅。一直到三月九日軍隊調入,社會秩序與安全才基本恢復,但還有幾千人擠在基隆碼頭,想逃回福建,如驚弓之鳥。 二二八事件最不可思議的是,只有好人,沒有壞人。說是貪官污吏,但在哪兒?打人殺人的暴徒也不見了,所有被殺處刑的都是好人,都受冤補償。事件中前死的外省人(多是福建人)無辜,後死的本省人(也有幾個外省及日本人)也無辜,那壞人到哪裡去了? 事件後陳儀隻身離台,其政策及幹部未動,後來的陳誠蕭規曹隨,所謂的「窳政」,究何所指? 行政院長翁文灝以此詩弔陳儀: 「海陸東南治績豐,驚心旦夕棄前功; 二二八事件的時序大致如下: 廿七日晚,查緝私煙,官員自衛打死一流氓。 廿八日早,暴民燒劫菸酒公賣局,打死兩名外省人。下午,攻打長官公署,搶奪衛兵槍枝,引發衝突,有暴民六人死傷。暴亂開始,全面毆殺外省人。「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在中山堂成立。 三月一日至八日,暴亂蔓延全省。「處委會」為暴民控制,外省人被毆殺拘禁。各地政府、警局被占領接管。電台廣播推翻政府,陳儀安撫無效。駐台憲兵四團向蔣電報,說全台淪陷,陳儀粉飾太平,要求數派兵平亂。 三月六日,高雄暴民占領市政府、學校、火車站,搶得軍火,要燒壽山,要求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繳槍投降,集中待遣,並欲槍擊彭。彭雖自廣播中聽悉陳儀命令軍隊不得出營,不得用武,仍認為情勢緊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斷然派兵下山平亂。士兵在市政府前被機槍掃射,死傷十五人,反擊,暴民死傷百餘人。 三月七日,「處委會」提出四十二條,要求解除武裝,重立政府,陳儀怒拒。「處委會」收集簽名,向美領事要求台灣託管獨立,並號召台籍兵集結待命。 三月八日,下午,國軍憲兵兩營及監察使楊亮功抵基隆,排除港口暴民,次日三時趕至台北,途中在七堵被襲,傷兩人。當晚十時,暴民攻擊長官公署、銀行等政府機關,最後反撲。 三月九日,二十一師抵達基隆,陳儀發佈戒嚴,搜殺暴民。九、十兩日台北如同死城。 三月十三日,陳儀下令捕殺「處委會」首要份子王添燈等二十三人。 三月十七日,台共謝雪紅領導的「二七部隊」,與二十一師在埔里交戰,死七人,餘逃散,全省亂平。 二二八死傷多少?外省人死傷八百人,本省人死傷千餘人。 五月四日,陳儀在離台前,寫下了這首詩: 「事業平生悲劇多,循環歷史究如何, 陳儀是癡、是魔?「二二八」孰是、孰非?歷史早有答案,只是政治還在塗抹耳。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