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3/13 09:29:43瀏覽1771|回應1|推薦41 | |
猴硐 猴硐,是台灣主要產煤區,三十多年前結束煤礦開採之後,曾經沈寂一段時間。不知何時起,猴硐成為賞貓的地方,還被CNN推薦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一(註一)。日前,利用返回九份之際,拐個彎前往一探究竟?不少愛貓人士絡繹於途,公共停車場一位難求。 九份與猴硐僅一山之隔,頌德公園旁有一條步道通往猴硐(註二)。以前,我們稱猴硐為「猴洞丫」,據說那裡有個山洞,聚集許多猴子。日治時期起,猴硐開採煤礦,當地人為求吉利,不喜歡礦坑有水,故改名「猴硐」。1970年代,九份金礦採盡,不少礦工轉往猴硐採煤,金礦與煤礦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岩盤堅固、後者鬆散;前者坑內寒冷、後者坑內悶熱。所以,採煤風險較高,工作更為辛苦,不幸事件時有所聞。 1984年,是台灣礦災最嚴重的一年。6月份,土城海山煤礦爆炸,74死;7月份,九份煤山煤礦火災,103人罹難;12月份,三峽海山一坑災變,93人埋在礦坑底下,缺氧而亡(註三)。其實,早在1969年7月7日位在猴硐的瑞三煤礦就發生一次嚴重礦災,37人罹難。九份有一句俗諺:「出外死一个,惦厝死歸家。」意思是說:出外當礦工,遇到礦災頂多死一人而已;若不出外工作,全家都沒飯吃。在那個工作機會不多年代,礦工很難擺脫「礦工子弟恆為礦工」的宿命。即使躲過礦災,也躲不過職業病—矽肺症。所以,當過礦工的人年過半百,即已垂垂老矣,只能苟延殘喘、了卻餘生。 礦工的辛勞與無奈,以及罹患矽肺症所產生的後遺症,電影《多桑》描述得淋漓盡致,部分場景也在猴硐拍攝。猴硐車站對面有個由倉庫改造的「願景館」,即用聲音、文字和影像介紹煤鄉的歷史,讓人體會到礦工為了養家活口,在礦坑拚命工作的辛酸血淚。其中,也展示眾多採礦人的生活臉譜,每一個臉龐都是我熟識的記憶,因而駐足良久,心中一片悲涼。 猴硐被國際認證為賞貓景點,既然來到此地,於是隨著遊客越過天橋前往貓村,沿途有不少貓咪遊逛,對人似乎沒有特別警覺,甚至看到有人餵食、撫摸貓咪,也有人捉起貓咪一起合照。我對於賞貓沒有太大的興趣,只覺得遊人干擾貓咪生活;對貓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在前往賞貓景點途中,有個「員山子分洪道」(註四),很值得參觀。這個建設經費不多、工程難度不高,卻創造極大效益的水利工程,讓基隆河下流不再受淹水之苦。這麼簡單治水之道,何以到21世紀初才建造完成,大禹再世恐怕也要感到迷惑! 註一:參見https://boo2k.com/archives/51570 註二:參閱【頌德碑一百年】乙文。 註三:參閱【礦災】乙文。 註四:參閱【員山子分洪道】乙文。 猴硐,是台灣主要產煤區,三十多年前結束煤礦開採之後,曾經沈寂一段時間。不知何時起,猴硐成為賞貓的地方,還被CNN推薦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一。 猴硐車站對面有個由倉庫改造的「願景館」,即用聲音、文字和影像介紹煤鄉的歷史,讓人體會到礦工為了養家活口,在礦坑拚命工作的辛酸血淚。李建興(1891~1981),臺灣礦業鉅子,是「瑞三礦業」的創辦人,與其弟李建和等人創建龐大事業,成為瑞芳的望族。 「願景館」旁有一處由「炭場事務所」改建的「旅遊資訊中心」,該事務所建於1935年,負責煤礦品質的管控,再依客戶需要,以火車運往各地。拍攝照片時,正好有隻貓坐在門口,似乎正在向客服人員詢問。 猴硐車站,是鐵路東部路線的一個小站,車站上方有個天橋,可前往貓村。 貓村石階上有隻貓正凝視著來來往往的遊客。 貓村帶來賞貓人潮,也帶來了商機,這家以「貓」為主題的精緻商店,櫉窗擺放許多貓造型的玩偶。 貓村裡這兩隻貓,被主人關在櫉窗裡,似乎正在欣賞人來人往的遊客。 通往貓村的天橋上,擺放一隻貓造型的玩偶,似乎告訴遊客:「我是猴硐車站的貓站長。」 日治時期末期,總督府推行「皇民化」政策,因而在猴硐車站對面的小山丘,建造一座日式神社,該神社已不復存在,只留殘破的鳥居及參拜步道。 游錫堃先生擔任行政院院長期間,著手興建「員山子分洪道」,讓基隆河下流不再受淹水之苦。這個建設經費不多、工程難度不高,卻創造極大效益。 照片上的河流就是經常泛濫的基隆河,「員山子分洪道」完成後,當洪水爆發時,便可從這裡分洪到東北角海洋裡。 九份與猴硐僅一山之隔,頌德公園旁有一條步道可通往猴硐。 1969年7月7日位在猴硐的瑞三煤礦發生嚴重礦災,37人罹難。(註:照片取自https://theme.udn.com/theme/story/121604/5582597)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