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自由宴饗靈魂,讀《春宴》
2011/11/14 20:39:00瀏覽917|回應3|推薦95

  本文同時刊載於:

  <金石堂網路書店-出版情報,書蟲悅讀,部落客推薦

  在我試讀的書單中,和女性尋求自我成長相關的小說,一直是我很喜愛的議題。究其原因,我覺得小時候吃食不虞匱乏,但在精神層面的涵養與提升,不只是匱乏,簡直是一片荒漠。我不懂得如何與人交際,不懂得應對進退,不懂得在世間存活需要多少的禮尚往來。

  不與人交際也還好,但是我一直企求靈魂可以有全然的自由。以前,我以為得到長輩的稱允就有自由;後來,我以為上司讚許就會有自由;最終,我發現唯有自己坦然面對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在《春宴》中,我讀到作者筆下那些女子渴盼自由的濃烈慾望,每一段都重重的敲擊著我的心鼓。雖然在故事結束時,眾家女子仍未得著靈魂的全然自由,但是,那面對傳統時無止盡的抗爭,每一個歷程都是烈火鍛燒後的盛宴。

  作者安妮寶貝細密的交織起一張虛實莫辨的網絡,逗引讀者跌進小說最迷人的桃花源裡。小說中的作家,為了完成一部停滯多年的小說,遠離市囂住進臨遠古城,作家一邊編就他的故事,一邊不斷的接收來自遙遠國度的讀者的故事,小說完成後,作家竟也與慕名而來的粉絲見了面。而作家與提供人生故事的女子所生發的情感,並未隨著小說的結束而告終,反而給讀者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在《春宴》這部小說中,我們不用理會哪一段故事是真,哪一段故事是假,又有多少作者本人的經驗混雜在裡面!我們只需隨著各女子的心思,咨意品味年輕(或者自由)的盛宴,釋放靈魂讓其得以灑脫,獲得救贖。

  作者安妮寶貝除了仔細鋪衍一個虛實交錯的故事外,也在行文之中透露許多自己寫作的理念,在第一章及最後一章,都有其個人色彩鮮明的印記。這其中,我最喜歡她對於偏鄉教育的一些想法。

  《春宴》中的作家,讓他筆下的主角(周慶長)在歷經對愛情、工作失望之際,到一個偏鄉地區(春梅)採訪下鄉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這位老師對於在偏鄉從事十年的教育工作後的心得,我想應該也是安妮寶貝自己的想法,她說:「他們(偏鄉的孩童)需要的不是憐憫或者捐助,應該是切身環境品質提高和教育的安定存在積極建設。或者更長遠來說,需要社會的完善和改進。

  我想,就是這樣的想法和信念,使得許多人在讀過《酥油》之後,不只感動落淚,也對那些自願下鄉從事教育服務的老師們,敬佩不已。然而,被揭露出來的人物畢竟有限,而許多默默奉獻又得不到支援的不知凡幾。當一個又一個熱心偏鄉教育的人物故事被報導過,熱潮消退後,那些地區可曾真的得到完善的改進?

  在偏鄉春梅從事教育的沈信得,恰好與小說中的其他幾位主角人物-周慶長母女、沈貞諒母女-有了強烈的對比。前者獻身於教育,以一種全然自由的姿態,扶助偏鄉孩童自立成長,也圓滿自己的人生。而後者則或沈溺於追逐愛情、或者輾轉於家庭婚姻、或者仍對自己的前途惴慄不安難以調適,恐怕是大部份的女性對於自身定位的模糊不清吧!

  在春梅當老師的沈信得,出場不多、份量不重,然而,她的生命卻無與倫比,她不畏流言、不媚俗、不輕忽自己的力量,而以全然的自由帶領孩童建立自己的美好生活。這是我在閱讀《春宴》後,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對於茫茫前途我們總是戰戰兢兢、惴惴慄慄,卻如何都避免不了懦弱、不安。如果讀了《春宴》而與沈信得有了心靈上的契合,我想那就是得到靈魂全然的自由了。


  感謝 遠流出版社 江小姐 提供試讀機會


書籍資訊:

《春宴》

作者:安妮寶貝

出版社:遠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由的靈魂
2011/11/19 00:17
在安定的生活中仍保有寶貴的它, 應該是上天所能給我們  最高的應許吧.
JANE(0410jane) 於 2011-11-21 19:44 回覆:

我想假自由之名,而行不負責任之實的人,大概會被這種小說嚇到吧!

如果是要脫去傳統的累贅,從而喚起女性的自覺,這本書很有振聾發瞶的作用。


木頭...發呆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1/15 10:44

第一眼看到 <五年> 著實讓我頓了一下...
要寫部好小說確實不簡單....

( 批s : 《我無罪》也看完了, 好看!!  )

JANE(0410jane) 於 2011-11-26 19:52 回覆:
這本要看也不簡單,等新書來了給妳瞧瞧,妳就知道了!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兩本好書
2011/11/15 08:10

(這次Jane 連續推薦了兩本好書)

似乎是,我們唯有透過歲月的沈澱

才能漸漸學會坦然面對自己


JANE(0410jane) 於 2011-11-26 19:51 回覆:

謝謝山楓的回應!

當年紀愈來愈大時,回頭省視自己的機會,也愈來愈頻繁了!

所以,還真的要透過歲月的沈澱,才能學會坦然面對自己~不管看到的是自己好的或不好的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