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21 11:19:43瀏覽871|回應0|推薦0 | |
以小兔彼得系列故事談波特女士的插畫風格與賞析-上篇
文:曹俊彥(知名兒童圖畫家) ▲波特女士紀事與世界美術、兒童文學紀事 波特女士的著作到現在已有一百年的時間,但是她的著作卻一直為全世界大小朋友所喜愛,像她這樣一位這麼早以前的作畫家,她出生的那個時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背景?是否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已經有一些不朽的兒童文學作品問世了呢?我做了一些整理,想要讓大家多多少少了解波特女士生活的時代與我們的關係,現在就慢慢的介紹給大家。 波特女士在1866年出生,在她出生的前一年,著名的兒童文學經典《愛麗絲夢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1865年出版)》已經出版。 波特女士也曾經提過《愛麗絲夢遊奇境》對她的影響,在她還沒出書前,她曾經模仿著畫《愛麗絲夢遊奇境》的插畫,其實去模仿著畫插畫,也是欣賞兒童讀物的方式之一。 而在她出生的1866年,抽象畫畫家康丁斯基也是同一年出生,當時印象派畫家羅特列克也才2歲。1889年,波特女士23歲時,台灣攝影方面的始祖羅訪梅出生。另外在她29歲時,我們台灣早期的前輩西畫家陳澄波和雕塑家黃土水出生。 1901年波特女士自費出版《小兔彼得的故事》,第一版印了250本,兩個月後又再加印200本,這時台灣畫家郭柏川、林克恭相繼出生。 1902年《小兔彼得的故事》正式由沃恩公司出版發行,台灣的前輩畫家廖繼春也在這一年出生。到了波特女士37歲,台灣知名水彩畫家藍陰鼎先生出生。 波特女士也是一位出色的水彩畫家。在台灣,水彩畫的開始是由一位日本畫家石川欽一郎開始,1908年他在台灣展出水彩畫,這時的波特女士42歲,但台灣的水彩畫才剛啟蒙,同一年膠彩畫畫家郭雪湖在台北出生。 另外在圖畫書方面與小兔彼得出版時間相近的有,1901年海倫‧班尼曼(Helen Bannerman)出版的《小黑三寶》和1904年李斯里‧布魯克(Leslie Brooke)出版的《三隻小豬》。 ▲《小兔彼得的故事》出版緣由 《小兔彼得的故事》原先只是波特女士寫給小朋友的圖畫信,並沒有想到要出版,但是在她第一次到湖區渡假,有一位住在那裡的牧師知道這些圖畫信,鼓勵她出版圖畫書,因為波特女士的這些圖畫信都有一個特定的對象,是寫給孩子看的,已經構成最好的兒童讀物的出版因素了。 這位牧師也就是後來成立國家信託基金的人,在波特女士過世後,她把所有的財產都委託這個基金管理,實現保護湖區自然生態的心願。 ▲波特女士的畫 【關於水彩畫】 英國人非常重視水彩畫,他們甚至認為水彩畫是英國的「國畫」,並且相當執著的認為正統的水彩畫應該是「透明水彩」(透明水彩是讓顏色透過底下紙張的白來顯現濃淡,顏色要變得比較淡的時候就多加一些水。(不透明水彩是將比較厚的顏料堆積在紙上,如果需要時,可以重疊顏料,但是上面的顏色往往會蓋過下面的顏色),也就是以圖畫紙的白或其色澤做為畫面最亮的部分,其他部分再慢慢的加上顏料,有時是用重疊法(加上一層重疊的顏料),有時是用縫補法(即運用接縫的方式來畫),來做出色彩及明暗的層次。波特女士是英國人,她的畫是由家庭老師教她,教得非常好。 波特女士的畫,可以說是以「透明水彩」的畫法以及素描淡彩的畫法。她的畫,很多是用透明水彩的重疊法畫的,但是有時也有很單純的單層顏色。 【關於寫生】 波特女士的畫包含想像畫,但是大部分的圖畫都是由寫生來的,她不管是寫生或是畫畫都是在紀錄生活,同時也在訓練觀察力。我希望年輕朋友要常常記筆記、畫速寫,也希望原來只寫文章的人也應該要嘗試畫畫,因為畫畫可以幫你觀察很多東西,這是很重要的事情,而且這樣子還可以同時訓練左右腦均衡發展,對於思考的柔軟度,以及應變力都會更好,在推廣小朋友閱讀圖畫書之餘,也可以鼓勵小朋友多畫畫。 波特女士幾乎沒有東西不畫,包括:人物、動物、植物、建築物(包含內外觀)、家具、器具。書中的室內場景和生活用具都是當時真的存在並使用的,所以很自然的有其地方性和時代感。她喜歡觀察動、植物的自然生活(有將近三百張圖關於「菇」和「蕈」類的水彩速寫,被收錄集結成「菇」之研究的專書),並且常常以她成熟的描繪能力記錄它們,她留下許多風景、動物速寫,和花草植物的速寫,而且如果現在你到英國的湖區參觀,就可以看到這些速寫的景觀,還活生生的保持在那邊。 在1874年到1886年之間,也就是波特女士8歲到20歲的時候,法國印象派在這幾年之間一共有8次的展出,雖然我們不能一定肯定她有受到印象派的影響,但是當我們在看波特女士的作品時,你也可以感覺有些畫真的很像梵谷的速寫,讓人感覺她的線條就像梵谷的線條一樣是流動的,她對光影的描寫也頗似印象派的作品。 她的動物速寫極生動,當她要畫一個角色時(例如:小兔彼得),她還是會作許多作業和功課,即使是先前她已畫過這個角色,她也還是會把這個角色的各種角度和姿勢都畫出來,就像我們在策劃一部電影時,先把角色塑造出來一樣,似乎有一個非常完整的作業程序。在她書中出現的角色,幾乎都是先有一堆各種角度,各種體態,各種表情的速寫。 另外在畫速寫時,經過她的詳細觀察,動物好像都會呈現出寫實的動作,一般人認為沒有表情的兔子,透過她的畫,好像都有了豐富的表情,可以讓我們更加感動。 【角色塑造,來自生活周遭】 波特女士以她的速寫功夫,加上豐富的想像(其實是把生活中一些人的特質和動物連想在一起),來塑造故事中的角色。 有時候她讓這些動物穿上「人」的衣飾,使用人的工具,並且以人的動作、造型特色和動物的動作、造型特色混合,來突顯角色的特性和趣味。將生活中看到的人、事、物,融入於角色塑造中,是波特女士的創作特色。 因為她生性害羞,生活圈被限制於家庭中,所以較少接觸外面的世界和社會人士互動,但是也因為這樣受限於較小的地方,反而讓波特女士更能縮小焦點深入的觀察,她所創造的角色,其實就是一般常見的社會人物,只是波特女士很敏感的為這些人物找出相像的動物,例如:青蛙吉先生,他的模樣大腹便便,就像一位很有社會地位的權貴,波特女士利用動物的個性來突顯書中的角色,這也是我們做圖畫書創作或寫童話常常運用的技巧,從波特女士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到這一點,創作故事時,能夠把故事中每一個角色的特點具體明白的表現出來,對作品是非常有幫助。 【關於線條】 波特女士因為是以寫圖畫信的方式來創作《小兔彼得的故事》,所以很自然的,一開始就是用線條來創作,如果單看波特女士的線畫,可以發現造形的自然生動,有一部分是由活潑多變的線條營造出來的(請看《貓布丁的故事》)。 但是最早她的作品會被出版社拒絕的理由就是因為沒有色彩,一直等到沃恩公司答應幫她出版時,就要求波特女士為作品上色。因此剛開始她是在單色的出版品上上色。她的線條活潑,具有輕重緩急,所以作品中,沾水筆的線條是圖畫的主軸。在早期作品中,線條都是黑色線條,主角是用黑色線條勾勒,並且在線畫上再加上表現光影的淡彩。 在表達遠景的部分時,就儘量減少線條,或使用較細並簡化的線條,然後再用水彩來表現色彩和明暗。慢慢的,在比較後期的畫,有些線條不見了,黑色的線條也轉變為褐色的線條,1907年的《三小貓的故事》,開始混用褐色的線和黑色的線,應該是為了使線條與色彩更調和,不突兀吧!所以常有人覺得她的圖畫從早期開始到後期,越來越瀟灑,越來越成熟。 【關於風景畫】 波特女士喜歡田園生活,也常畫風景水彩速寫,這些風景自然成為插畫中的場景。我們可看到這些風景畫,常常是以碎筆(有如印象派畫家作品的點描),來描繪陽光的閃爍,並且以近濃遠淡的方法,表現空間的深遠和空氣中的霧氣。 講到圖畫書,一定要提到印刷,印刷技術在那個時代之前是用木刻版印刷,但是波特女士的畫並不適合那樣的印刷方式,幸好當時除了木板印刷還有石版印刷(就像現在平版印刷技巧)。 《小兔彼得的故事》要出版的時候,因為受到印象畫派的影響,製版師父已經懂得分析圖畫的色彩,慢慢的可以印出來水彩畫的感覺,在當時,能將水彩的感覺表現出來,實在很厲害了,如果讀者看波特女士的作品時,發現前幾本沒有什麼水彩畫的感覺時,那是因為印刷發展過程的影響。現在因為印刷技術及分色技術的發達,所以有更多的繪畫方式可以透過印刷在圖畫書中呈現。 ▲結語 波特女士的作品是圖畫書,不是插畫本,她在書中的圖畫和文字都是表現的主體,讀者閱讀時,應該圖文同時欣賞。 波特女士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並致力於留住三樣美好的事情:她隨時都在寫生,企圖保留住美好瞬間;她為孩童編童畫,畫卡片,想要留住天真無邪的童心;另外,她還努力的購買農莊,捐給環保團體(國家信託基金),想保留大自然原始的生命力。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