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陀每每開釋從蘊,界,處中修,究竟如何修?
2008/12/20 00:54:06瀏覽1312|回應4|推薦82

佛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緣起,為菩薩說六波羅蜜。(成佛之道:p.136)聲聞:聽聞佛的聲教而悟道。緣覺:無師而獨覺,不用秉受教法。

四諦是苦集滅道。先說苦。之前介紹過八苦。 

苦是五取蘊苦。蘊:聚集之意。哪五蘊?

色蘊:變礙。有體積,可分析及破壞的。指物質。

受蘊:領納。感受或情緒的作用。

想蘊:取像。認識境界,攝取境相。再加構想,聯想。

行蘊:造作。心思的審慮、決斷變為語言或動作。

識蘊:了別。一直認識、分別、分析。 

接著說六處。六處又名六根,哪六處?

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透過此六根,攝取境界,發生了別的識。

六境是色、聲、香、味、觸、法。六處為根門,取六境後生六識。 

再介紹:界。「四大圍空,有識在中,數名為人」。

地界:骨肉。水界:血汗。火界:體溫。風界:呼吸。空界:空隙,空間及毛孔。再加識界:了別,取著的六識。集合生理加心理,成為眾生。

世間眾生在六道中輪迴受苦,無限延續,唯這蘊,界,處而已。 

說處經中的四聖種:

得麤素衣而知止足,非為衣故求滿其意。若未得衣,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衣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衣。 

如是「食」、「住處」。

(得麤素食而知止足,非為食故求滿其意。若未得食,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食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食。 

得麤素住處而知止足,非為住處故求滿其意。若未得住處,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住處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住處。)

欲斷樂斷,欲修樂修。彼因欲斷樂斷、欲修樂修故,不自責、不賤他。 

有機會,請多讀幾遍四聖種,定會給您不同的感受。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yungji&aid=2488482

 回應文章

Empty Travel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涼解脫
2009/02/05 02:16

生活裡六根運作 時時與「明」觸

知無常、苦(不圓滿)、 無我

如實知苦 知苦集 知苦滅

三學八正道 當學當證

共學共勉


「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漸漸消失。」 ─與神對話
改變生命(yuyungji) 於 2009-02-06 21:31 回覆:

看起來,您是修阿含的?

不容易,有慧根,讚嘆!


輝格格&花眉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
2009/01/13 11:20

nice to meet you again !
you  are so nice really !
相逢自然是有緣!
善緣悅心好運到!
有美麗的心,
就有美麗的世界和人生 !
祝福您!


淨靜的心靈海洋,
梵泛著溫暖光芒!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很好的體悟
2008/12/25 13:18

      祝福

 水  Merry Christmas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建議從四念處著手
2008/12/22 17:00
佛陀的義理不是用讀的, 是用體驗的.

建議從四念處著手會比較實在, 最好先了解甚麼叫做 "無明".
改變生命(yuyungji) 於 2008-12-23 12:11 回覆:

哈,我跳得太快了!十二緣起上過講台兩遍(十六年前),四念處看長老的只差沒開讀書會。之前讀書會上過兩次成佛之道及金剛經。

謝謝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