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赤壁之戰
2008/07/16 20:11:29瀏覽1964|回應0|推薦3

赤壁之戰                                                         

 

西元二○八年,經過了將近二十年的分裂,中國似乎有了再次統一的希望。在多年的艱苦奮戰之後,曹操帶著他的「青州軍團」 (由投降的山東河南一帶的道教「黃巾」變民組成)大致統一了北方。此時的曹操,以漢丞相的名義控制著中央政府;而所謂「漢末群雄」,也就是那批起兵打著「擁護漢獻帝」旗號,逐鹿天下的大小軍閥,已多花果飄零。整個華夏大地,還不姓曹的地方勢力,其實不多了。

 

赤壁戰前的各方情勢

 

在中原的東北方,遼東的公孫度,二年前送來了死對頭袁紹的二個兒子─袁熙和袁尚的人頭,形式上服從了曹操代表的中央政府的號令;北方的游牧民族烏桓與匈奴,也剛剛在曹操的打擊下喪師失地,暫時收斂鋒芒。

 

在陝西,也就是當時的關中地方,西涼集團如韓遂、馬超等人,也暫時按兵不動,表面接受了曹操所代表的中央政府號令。曹操手中還握有馬超的父親馬騰等一大家子人質。就算關中群雄與曹操翻臉,曹軍只要守住弘農至洛陽一線,就可以保障許都,這個最早也最具規模的屯田基地左側的安全,確保往南方用兵時右翼無虞,與後勤軍糧的基本保障。

 

如果這時候我們以航空照相的角度鳥瞰中國地圖,就會發現:整個華夏大地尚未歸入曹操旗下的只剩下長江流域;而長江流域從上游到下游,由三個半地方勢力所盤據。他們分別是上游益州 (四川) 的劉璋,中游佔領荊州 (河南南部與湖北湖南)的劉表,與控制江東 (長江下游,以江蘇與浙江為根據地) 的孫權;另外半個勉強算是控制漢中盆地的張魯。

 

曹操這時採取了一流軍事家會採取的行動:他從中央突破,進攻荊州。解決了中游的劉表,上游與下游的劉璋和孫權就無法連成一氣。接著各個擊破,統一全國。

 

赤壁之戰的一般說法

 

中國的史家在記載戰史的時候,向來秉持「兵凶戰危」的春秋之筆,對許多壯烈輝煌,激動人心的大戰役,記錄的文字往往吝嗇地令人不敢相信。

 

不過經過小說三國演義的渲染,和三國電視影集的推波助瀾,讀者們心目中對這場赤壁之戰,一場影響接下來四百年中國歷史的大戰,似乎都有了一定的想像。

 

這情景,怕是用最簡樸的文字敘述起來也是夠瑰麗的。隆冬時節的長江,北岸雲集著當時東亞大地最強大的軍隊,由公認最傑出的軍事天才曹操統帥著。帳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喑嗚則山岳崩頹,投鞭恐長江斷流;文武全才,橫槊賦詩的曹家阿瞞還在軍餘,吟出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千古句。另一方面,南岸匯集著江東一時的儁爽風流人物;江淮健兒,剽悍善戰,再加上英姿煥發的少年統帥,陪襯著眼花撩亂的勸降、反間計、苦肉計,最後一把天火,煙焰燭天,江水皆赤,旌旗組練,盡為波臣,「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燒出了此後八十年的三國江山。

 

然而,俗話說「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這樣的想像誠然美妙,但卻未必完全切合實際。更可惜的是,正史三國志對於赤壁之戰的記載太過簡略,留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且讓我們用一些軍事史方面的常識,拼湊出些許大概來。

 

史書記載互有歧異

 

在曹操這方 (三國志魏書) 對這場戰役的記載是「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翻成白話這二十二個字便是:曹操到了赤壁,跟劉備打了一仗沒打贏 (但也不算很輸)。此時發生流行病,將士病死了一些,所以就回來了。注意,這邊的記載是曹、劉二家在赤壁作戰,壓根沒提到吳方周瑜等人的角色。而且看起來老天爺幫了劉方一個大忙:曹操是被細菌打敗的。

 

三國志吳書的記載是「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這邊總算提到了東吳這方,但基本上劉吳二方是同等重要的。有二點值得注意:第一,吳方主將有二人,周瑜程普地位是均等的,並不是演義裡所說周瑜是總司令官「大都督」;第二,船,曹操自己也燒了一部份,而且是他有意識地戰略轉進,並不是一被燒就潰不成軍。此外,除了將士生病之外,後勤不繼,軍需被毀,將士餓著肚子自然沒法打仗。

 

而蜀書裡的記載則是:「…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 (劉備) 并力,與曹攻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路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從這邊看來大概燒船的功勞還是聯軍方面多些,同樣地強調劉備方面在大戰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有關赤壁之戰的幾項迷思

 

我們可以先與讀者釐清幾項有關赤壁之戰的迷思。首先,赤壁之戰不在赤壁。讀赤壁之戰的戰史,首先要正名:戰場在長江北岸的烏林,不在南岸的赤壁。所有火燒連船、敗走華容等激動人心的故事都發生在北岸。三國志裡也記載了關公為劉備抱不平的話:「烏林之役,左將軍 (劉備)身不離鞍」,間接驗證了赤壁之戰主要戰場不在赤壁的事實。至少那個時候,有人是叫這場戰爭作「烏林之役」的。

 

不過把這場戰爭稱作赤壁之戰的人也不少。「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曾經為曹操在之後寫了一封信給孫權,勸他服從自家號令,攻擊劉備,信中便稱此戰為「赤壁之役」:「昔赤壁之役,遭離疫氣,燒舡自還,以避惡地,非周瑜水軍所能抑挫也。」。真正發揮決定性影響的,該是宋朝的大鬍子蘇東坡,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膾炙人口,壓倒性地決定了這場戰役的名字。

 

而赤壁附近的江面與地形,的確也不適合作為大軍對戰的戰場。念奴嬌裡形容為「亂石崩雲,驚濤裂岸」,石岸崎嶇,波濤凶險,這樣的地形,饒是戰技再嫻熟的水上健兒,也難以行船布陣。

 

其次,曹軍不是被一把火燒垮的。大火可以造成混亂,但孫劉聯軍若是沒有配合突擊,曹操十幾萬大軍很難在一夕之間瓦解冰消。軍事歷史專家們的觀點也是如此:火,只是一劑觸媒,真正決定性的因素仍是後續的突襲,與曹操自己戰志的喪失。

而劉備方面也扮演了相當主動積極的角色。演義裡除了諸葛亮借東風之外,似乎劉備集團方面的軍事行動相當有限,大體僅限於打落水狗 (華容道捉放曹) 與撿便宜 (佔了荊州南部四郡) 的配角。可是我們應記得的是:孫劉聯軍加起來總兵力有五萬人,當中除了東吳的精銳水軍三萬人之外,劉軍的兵力也達到二萬人之多,相當於聯軍百分之四十的兵力,。(這當中有劉備在長阪戰敗之後陸續收容的散卒,另外還有關羽劉琦原本屯駐在武漢的原荊州軍「江夏戰士」一萬多人。) 他們的戰鬥力或許不如吳軍 (吳軍與荊州軍之前交戰時總是勝多敗少,像孫策就屢次打敗黃祖),但在打擊曹軍側背時,特別是襲擊失去作戰意志的敗軍的時候,理應發揮了相當大的力量。

 

最後,「以寡擊眾」的程度有限。二方實力的大小並非如同演義裡所描述的那般誇大。古代常有所謂「號稱」的兵力與實際兵力的不同,像四百年前楚漢相爭時,楚漢二軍相持於咸陽城外灞上的例子:項羽軍兵力四十萬而號稱百萬,劉邦軍兵力十萬號稱二十萬。所以,本來這種「號稱」的兵力本來就會大大地灌水。

 

因此,曹軍所號稱的「八十萬」,根據當時諸葛亮與周瑜的估計,實際的兵力大概是:曹操從北方帶下去的部隊約十五、六萬人,再加上荊州的降軍約七、八萬人,總數大概在二十三、四萬人之間。但是我們要記得的是,曹操從北方南下,他的後勤路線一定比孫劉聯軍要長,因此一定要分配相當兵力保障他的後方安全;荊州剛剛歸附,也會有相當數量的軍隊被分配去把守襄陽與江陵 (南郡 ) 等要地;這些都會分散掉曹軍的兵力。還有一點間接的證據顯示曹操並未全軍投入戰場:那就是赤壁戰後,吳軍擴大戰果的困難程度─周瑜打南郡打了整整一年才攻下來!

 

曹孫劉三家在荊州「碰撞」

 

那麼,赤壁之戰的經過到底如何?

 

讓我們把時間提前到西元二○八年的九月初,劉表的繼承人劉琮向曹操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得到荊州;南下過程中,曹操自己率領精銳騎兵,一日一夜強行軍三百多里  (大概一百五十公里) ,在當陽的長坂擊敗劉備,避免劉備利用江陵的軍需儲備坐大。劉備帶著殘軍向東撤退,與在武漢的關羽部隊與荊州另一勢力劉琦會合,手下的部隊加起來大概有二萬出頭。

 

曹操的主力並未尾追劉備,而是選擇繼續南進,完成佔領荊州全境的戰略目標。大概在九月底的時候,曹操就已經佔領了荊州的軍政重鎮江陵,會合荊州投降的水軍;此時他已掌握了橫斷長江,進而順流而下收取下游,或逆流而上進窺四川的戰略優勢。四川的劉璋迫於兵威,開始輸送物資並派兵助戰 (「始受徵役,遣兵給軍」),所以看起來曹操只需要再解決下游的孫權就好。

 

在吳方這邊,二○八年年中,也是關鍵的時刻。先是接納大將甘寧的建議,孫權開始了他謀取長江流域全境的大戰略,著眼點也是先奪取荊州,進而進佔四川,擴大勢力範圍,消除上中游咽喉要地為人所制的隱患。首當其衝的目標,便是佔領今天湖北武漢以東的世仇黃祖。結果黃祖兵敗被殺。

 

接替黃祖的荊州將領,便是原來劉表的繼承人,現在已經失寵被貶到武漢的劉琦。而按照孫權的規劃,消滅了黃祖之後下一步就是進攻武漢及江陵。就在這時,突然傳來劉表逝世,少主劉琮投降的消息。為了因應這個變局,孫權除了火速派魯肅北上荊州尋求與劉備的結盟外,也將自己大本營循長江而上,移到江西的柴桑附近,尋求拒敵於境外。

 

水戰與火攻

 

接下來的事大家大概都曉得了。二軍對陣,因為水戰技巧有待磨練,曹方初戰不利;同時水土不服,部隊傷病很多。為了減少因暈船帶來的不適,曹操採取了陸上出身的人所能想到的解決方案:把船用鐵鍊連起來,就好像陸上的堡壘一樣,迫使吳方與他不懂水戰的「中國之人」,在水上進行陸戰。這樣的安排利於防守,但卻不利防火。

 

這樣的安排不能說欠缺考量。就曹操來說,他應該清楚地知道:他的部隊永遠沒有辦法在水上與吳國水師爭衡 (曹操的水軍訓練還在嬰兒階段─開戰前幾個月才在鄴城挖掘人工湖準備開訓;在這種「游泳池」裡訓練的水軍即將和百戰百勝的江淮健兒一較高下!)。水戰戰技的養成需要時間與磨練。其實他也不需要一支能在水上爭衡取勝的艦隊;相反地,此時他所需要的,與1805年時準備攻英的拿破崙,與1944年諾曼第登陸前的艾森豪相同:如何安全地把部隊送到水的另一邊去,並且維持補給線的通暢。時間一久,他的數量優勢就會慢慢發揮作用,拖垮敵人。

 

二軍一直對峙到十一月,等到風向適合 (三國演義中所說的,由孔明借來的東南風) 的時候,吳軍從正面以火攻突擊,動搖了曹軍的戰志與信心;同時劉備部隊從江夏及烏林等地從側面攻擊,「拊其側背」,造成曹軍喪失平衡感,這才是勝敗的關鍵所在。

 

這場戰爭的前因與結果我們都知道了,耐人尋味的是,這把火,究竟怎麼燒起來的呢?這就需要稍微探究一下古代水戰的作戰方式,與吳方的秘密武器─火船了。

 

火船戰術的意義在於造成混亂

 

火船就像是帆船時代的魚雷,它的作用是在遠距離外,大量破壞敵軍船舶。但是我們也不要誇大它的作用:在機械引擎發明之前,風向與水流主宰了水上的戰場。就算是非常勇敢而有經驗的水手,也很難確保火船能一定撞擊到預定的目標,發揮計畫裡應有的破壞的效果。而赤壁對壘,吳軍在江南的下游,曹軍在江北的上游,江水的走向必然降低吳軍船隻上駛的速度,所以只有搭起船帆,利用東南風的風力把火船吹向曹軍營陣。玩過帆船的人大概都曉得:在猛烈的順風之下操縱帆船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而火船的目標是曹軍營陣的某一點,這種難度更高。試想:風大浪高,稍不留神就會錯過目標,或和自己人相撞。這可不是在自家門口的水溝邊玩紙船呵!

 

因此,火船的精神意義大於實質,它的主要作用,是引發敵人的混亂,從而製造其他戰機。火船攻勢之後,吳軍部隊必然要趁著失火的混亂,在曹軍陣線前強行登陸,擴大戰果。那麼火在燒的時候,人要怎麼上去呢?

 

讓我們試圖「重建現場」吧!西元二八年赤壁之戰當日,孫劉聯軍的攻勢率先以火船揭開序幕。吳軍的火船大部分命中預定的目標,同時火勢藉由強烈的東南風迅速擴展開來。強風加上高溫,讓遭受突襲的曹軍更加慌亂。此時吳軍原本火船上的水手已經搭上了繫在船後的小划艇,準備在敵前強行登陸。吳軍的主力船隊也紛紛趕到,為了爭取時間,達到奇襲的效果,這些大型平底登陸艇上也使用了風帆,只是水性嫻熟的江淮健兒總能在快要碰到曹軍水寨著火點的當兒,以長篙將己船撐開,從而選擇最好的登陸點。這些船若發現還有值得用火破壞的目標時,就從船上發射火箭加以引燃。而這些大型登陸艇的前方可能設置了包有濕毛毯或生牛皮的跳板,跳板兩側亦豎有至少一人高的木板,防止城樓上曹軍矢石的攻擊。事實上此時曹方水寨堡壘上的守軍如果還沒有驚走,也會蔽於漫天的煙霧,而無法正確判斷敵人所在。

 

吳方的火船突擊相當成功,曹軍的損失肯定相當巨大,可是並沒有到全軍覆沒的程度:記得曹軍的一大部分是駐紮在陸上。但是官兵的士氣與信心已經喪失了,軍需糧秣被燒毀了;更重要的是,水軍被毀滅了;這表示就算日後在陸上能打敗孫劉聯軍,他們也沒有辦法把戰果擴大到江南去。這場戰爭的戰略目標:消滅東吳,肯定是無法達成了。

 

曹軍被擊敗了,可是並沒有立刻崩潰。曹操衡量既然戰略目標無法實現,於是燒毀剩下的船艦,向荊州方向撤退。而士氣與後勤上的負面因素「漸漸」在撤退過程中擴大,「轉進」變成了大災難般的崩潰;疾病與飢餓,「漸漸」拖垮了曹軍。

 

三國鼎立對歷史的影響

 

赤壁戰後,曹操對南方不再發動戰略性的攻勢,而把前線收縮在荊州襄陽與淮南合肥一線,雖有小規模的攻勢,但南北的邊界大致穩定。

 

在南邊,孫權一面結好劉備,讓蜀漢充當他防守上游荊州的屏障:包括把妹妹嫁給劉備,結為姻親,又「借」荊州四郡之地以擴大劉備的根據地,增加他抗曹的實力;另一方面對內討伐原住民山越,收服交州 (今天的廣東與越南),廣開南海商路,坐享商貿利源;東伐夷洲 (台灣),北通朝鮮,吳國儼然成為南方及海上的霸主。

 

            而劉備呢,則先是吞併了同宗劉璋的益州(四川),又攻下了道教神權政權張魯所統治的漢中盆地,基本上確保了「巴、蜀」的勢力範圍。雖然中間有伐吳失敗的中挫 (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之故,劉備起兵伐吳復仇,以夷陵慘敗作收),但是諸葛亮接續著開拓南方的事業,深入雲貴,「七擒孟獲」,打通通往印度及南海的商路,奠定蜀國立國的基礎。

 

            三國鼎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傳統上以中原政權為唯一中心的情形被打破,中國的東南與西南以實力證明了他們具有獨立的潛力。以東南的長江中下游而言,之後雖然經歷西晉短暫的統一,但在東晉六朝近三百年的大分裂與以後的世紀裡,不論是東晉、宋、齊、梁、陳等各朝,或是唐末五代的楚、吳越、吳、南唐等獨立政權;降至南宋、明,與近代太平天國等宗教革命的崛起,都一再顯示這塊「荊蠻洰洳」之地與中原政權分庭抗禮的實力。

 

同樣地,帶著三星堆文明的神秘以及望帝杜宇的浪漫傳說,蜀,做為一個獨立的政權代表,以後也一再地以「前蜀」、「後蜀」、五代的「孟蜀」、元末明玉珍的「夏蜀」等獨立的形式出現在中國歷史上。

 

東南與西南,由瘴癘之地蛻變,首先成為經濟上的重心,然後漸次變為中華文明,特別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侮時的桃花源。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204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