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航照圖看士林的變遷
2021/10/09 08:31:55瀏覽4780|回應0|推薦64

感謝中研院與台北市政府在網路上提供了多年的航照圖與其他古老的地理資訊,比對歷年的航照圖與最新的Google Map,可以看到士林市區、洲美與外雙溪的整體變化。 最早的航照圖是美軍1945年大轟炸後所照的,很清晰,與明治三十一年(西元1898年,光緒24年)最古老的台灣堡圖與大正10年(1921,民國10年)的台灣堡圖,幾乎完全相同,可見在農業時代,士林的變化很緩慢。

從咸豐十年起,形成的士林舊街與新街兩處主要的人口聚居聚落,其餘都是較為零星的民居落在廣闊的農田中。士林國小提供的這一張老照片,遠方是大屯山系,中央的橋樑是當年的永安橋,現在稱為士林橋,橋的右方民居是舊街,而左方單獨的房子就是屠宰場,現在的士林國稅局。前景是士林福德洋的大片稻田。

新街旁是內灣的基隆河道,早年可以行船,照片上有幾艘舢舨來往,高高的煙囪便是當年的士林紙廠。 新街與舊街之間從民國四十年代以後,快速地增建房屋,擴展市區,興建道路設施。1963年中正路成為主要的幹道,取代了原先的福林路與大東路,士林的中正橋連接社子地區。1967年還沒有看到連接外雙溪兩岸的中山北路五段,那要等到1973時才出現。

影響士林變動最大的當屬基隆河的截彎取直,同時進行的是外雙溪下游河道的截彎取直工程。那是在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台北大淹水後所進行的大工程,從此外雙溪與下游的五分港溪分開了,外雙溪開了新的出水口,直接匯入到新開的基隆河道。填起內灣的基隆河道,成為基河路。外雙溪下游河道的整治,先築起南邊的河堤,然後才輪到北側的河堤,自此原來彎曲的外雙溪順直了。

洲美的改變主要是2000年以後出現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讓原來的農村洲美變身為部分高樓的洲美。

外雙溪部分在1945年的航照圖中,沒甚麼民居聚落,都是農田,山坡上有大面積的開墾。跟士林市區一樣,外雙溪谷地上,樓房漸次取代了農田,幾大變化是故宮博物院與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園、故宮路與自強橋的建立。比較好的變化是四周山坡上雖然還有少量的農作,已經不見1945年時大面積的開墾,恢復成自然的山林。

眼中看到水域、山林與都市的變化,心中想到的是這百年來多少人們在這裡生活過,藏著多少辛酸與歡樂的故事。

「從航照圖看士林的變遷」

請參考

士林的舊街與新街 

士林的血眽-福德洋圳 

士林發展的影音紀錄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16921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