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305章[臺北市北投區] 陽明山] 水車不停轉動
2021/01/10 22:45:41瀏覽302|回應0|推薦1
旅行日期:109.05.24
關鍵字:水車寮步道、高家繡球花田、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

走向戶外,走入山林,已經是一段時間以前的事情。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除了清明連假期間前往日月潭附近,帶領弟弟拜訪幾處父親和我春節旅遊的景點,其餘週末假期都待在家中,正好運用時間書寫旅行紐西蘭的札記。自二月以來,臺灣與紐西蘭都經歷疫情最艱困的時期,並且在政府嚴格管控之下,又漸漸恢復正常生活。截至5月24日,臺灣累計441例,7人死亡,而紐西蘭疫情則是在四月達到高峰,累計1154例,22人死亡,以奧克蘭、奧塔哥與南地等大區最為嚴峻,不過五月時已經沒有任何新增病例。

疫情逐漸穩定,而天候在春夏之際趨向溫暖炎熱,燦爛日照的時光漸增,人們就像探出樹洞的禽鳥,洞外光影搖曳,蟬聲綿延不絕,左邊看看,右邊瞧瞧,終於忍不住一躍而起,紛紛投入森羅萬象的大自然的懷抱。順著仰德大道升上陽明山,山下的市容熟悉不過,在和煦陽光下卻格外顯得祥和且美好。

1.

接續暮春的海芋季之後,是初夏的繡球花季,在不同季節,竹子湖總是不乏前來賞景的遊人。很幸運地,我們在立有「頂湖」廣場岔路口附近覓得車位,距離車位不遠,正是通往繡球花田的水車寮步道;除此之外,再沿著前方道路步行五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冠宸食館,去年十月曾經應大姑姑邀請,與表姊曉嵐一家人加上外甥子硯在那裡享用山產,自此之後,除了擁擠,我對竹子湖的田園多了幾分美好的印象。

水車寮步道全長約500公尺,沿著陽明溪(又稱「東湖溪」)與水圳鋪設,串連沿途農田、湖田國小,以及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起點處的石階步道橫越溪水,溪水順著層層疊疊的石砌攔沙壩奔流,一部份溪水被導引流入水圳,此後步道在水圳和農田之間蜿蜒,不久即可見到黑網圍繞的繡球花田。

繡球花學名Hydrangea macrophylla,又稱作「八仙花」、「紫陽花」,花期大約在每年5至8月,由於外型渾圓,就像婚禮中新娘手持的繡球,所以被人們賦予希望、忠貞、永恆、美滿,還有團聚等等美好的意涵。參觀花園每人收費一百元,當我們走進花園中,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逛起,經過幾番攝影嘗試,發現只要隨興所致,園裡處處都是風景。繡球花叢間,有時可見百子蓮挺立,這不禁使我想起基督城旖旎的雅芳河(Avon River)。

2.

距今至少兩百年前,竹子湖就有凱達格蘭族人開圳築田,甚至到清光緒21年(1894)年,族人仍持有地權;因此,早期漢人開墾竹子湖需要凱達格蘭族「番業戶」的允諾,取得「墾字」納番租,再至縣治向官方提出開墾的「四至」(為東西南北各方界點),官方派人查勘確認「四至」內無妨礙族人與漢人的界線或重墾情形後,需在該地公告五個月,若無人提出異議才發給「墾照」,此時才算取得墾權,可以招募佃農開始耕作。

最早到竹子湖墾植的漢人家族姓高,高氏來臺祖為三十世祖明德公名為「炅(音同炯)馨」,生於清康熙56年(1717),原本住在艋舺,至竹子湖開墾田地,其孫子高鐘兌於清咸豐二年(1825)攜子高派康移居竹子湖,至於曹氏家族落戶於清乾隆48年(1783);除此之外,楊、林、白、陳、王也是當地常見姓氏。

早先漢人在竹子湖種植茶葉,根據當地人的說法,今日七星山上依舊可以找到零星的茶樹,日據時期的竹子湖成為蓬萊米試驗場,光復之後,先後栽培苗木和高冷蔬菜,近年則擁有海芋和繡球花的丰采。民國106年(2017),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在高家繡球花田旁修復「碾米間」,重現往昔「水車寮」和稻田的意象。

3.

途經高家祖厝和湖田國小,水車寮步道終點抵達「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此處是竹子湖與臺北市區之間的交通樞紐,見證蓬萊米的誕生與興盛。成為蓬萊米誕生地之前,對日本人而言,竹子湖可是賞櫻勝地,大正十年(1921)仲夏,臺灣總督府研究所農業部鈴田巖技師與州農會平澤龜一郎技手調查大屯山一帶的產業,當他們站上七星山頂俯瞰四方,發現腳下群山環繞的竹子湖呈現水田景象,隨後前往勘查,目睹高烶(音同挺)國耕作的優良水田,於是萌生在此開闢原種田的計畫。

大正12年(1923)年,臺北州決定於竹子湖設置蓬萊米原種田,首先,當地地形封閉可避免稻作品種自然授粉雜交與病蟲害感染;再者大屯火山群的主體為安山岩,安山岩風化形成的黑褐色土壤富含有機質,是育苗的好材料;最後,溫泉可以為種子消毒。歸國之後,平澤龜一郎於日本昭和56年(1981)9月發行《台湾の山と私》(臺灣的山與我),並且曾經四度訪臺,日本昭和61年(1986)6月26日辭世,享壽96歲。

秈(音同仙)稻(在來種),又稱「在來米」,是臺灣人早期的主食,由於黏性不如稉(音同耕)稻(日本型稻),口感也不被日人所接受,設置竹子湖原種田以後,日人決定以「中村種」為指定品種;大正15年(1926),新品種的稻米在第19屆日本米穀大會正式被命名為「蓬萊米」。蓬萊米之父──磯永吉畢生以「改良稻米品種,開啟臺灣農民生存之道」為矢志,民國46年(1957)獲贈景星勳章,返日之後以每年贈予蓬萊米1200公斤表彰其貢獻,直到日本昭和47年(1972)逝世,享壽85歲。

出生於日本明治19年(1886)的末永仁,則被稱為「蓬萊米之母」,他在大正13年(1924將採用「幼苗插植法」,將「龜治」與「神力」雜交選育出「臺中65號」,讓蓬萊米在炎熱的平地也能種植,昭和14年(1939)因結核病逝世,享年53歲。

4.

蓬萊米的耕作日漸興盛,述說故事的「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卻在昭和三年(1928)才落成,作為蓬萊米耕作管理、穀物集中、分配發送等事務的運作中心;民國64年(1975)事務所更名為「梅荷研習中心」,轉作國防部憲兵司令部幹部教育、兵棋推演場地;民國98年(2009)被列為歷史建築,民國104年(2015)修復成「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

故事館開幕的同時,復耕「中村種」蓬萊米的想法也自此萌生,藉由日本國立遺傳研究所協助,先後獲得60顆收成於西元1983年的種子,歷經千辛萬苦,其中三株終於長出幼苗,如今在水車寮附近開闢田地,希望能重現以往榮景。

從故事館循原路折返,途經高家祖厝附近的菜圃,菜圃裡的菜蔬鮮嫩欲滴,不遠處的鞍部薄霧輕籠,穿越樹林,陽光灑落的溪水華美秀麗。父親和我走過「冬藏」與「秋收」,經由「甜吊橋」沿著水圳邊緣回到「夏耘」廣場,至於「春耕」廣場則位在土地公廟旁。水車它不停它不停,不停地轉動,七星山腳下,正轉動著新一頁的傳奇。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lliamluo1227&aid=1552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