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學全英語教學的困境
2021/01/20 21:49:25瀏覽2122|回應0|推薦12

                                           廖柏森

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調查都指出目前國內大學全英語授課所帶來的眾多弊病。從教師的立場出發,他們覺得全英語授課會增加備課和教學的負擔,就算自己有滿腹經綸和專業知識,教起課來仍感心有餘而力不足,還要憂心學生是否能理解其苦心發想的英語。而面對的同學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教師常以簡化教學內容、反覆講解、放慢英語口說速度等方式來因應。但碰到不想以英語發表意見和參與討論的學生,讓課堂氣氛沈重低迷,也常使教師心灰意冷。 

另一方面,學生主觀上對於英語授課抱有正面態度和美好憧憬,期待不僅能習得學科知識,同時增進自己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一舉數得。但他們又擔心自己的英語能力不足,無法應付課堂所需,不敢發問或參與課堂討論,以免自曝其短或影響成績。而且學生對於本國教師的英語發音、字詞、文法的正確性和表達的流暢度並不感到滿意,但對於外籍教師流利而快速的英語講課卻又只能一知半解,這些都導致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深度不足,對於英語的學習成長也有限。簡言之,大學師生雙方都覺得英語授課的難度高、壓力大,就算投注許多資源、努力和時間,但回報的學習成果卻不成比例,難免有挫折感。 

不過目前國內學者專家對於英語授課的態度仍相當分歧,有一派主張與國際接軌是刻不容緩的要務而積極推動,另有一派則以文化殖民壓迫、話語權遭到剝奪歧視、語言認同焦慮和教學成效不彰等理由而竭力反對,這兩種相反的論述成為光譜的兩個極端。筆者則傾向執兩用中,既然臺灣作為一個海島國家,迎向世界是無法規避的發展方向;而且國內高教環境變化和政府政策規劃更讓英語授課勢在必行,未來課程數量和修課人數規模只會愈來愈大,那我們就要勇於面對這樣的事實。至於語言文化主體的認同和教法教材實施的困難有待將來一一克服解決,其實用英語授課並不代表母語文化認同就會沒落,它也可形成兩種語言文化的揉合不悖並產生多元的文化內涵,因此不宜輕言放棄英語授課;但英語授課也無法操之過急,缺乏完整配套措施而倉促上路,只會產生更多的問題,而是需要長期規劃和耐心投入才能融入國內的社會文化和校園生態。 

針對英語授課的各種困境,學者專家也已提出不少改善建議,諸如增加對師資的訓練與資源的補助、研發適當的教法教材、設立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和學生的英語程度都應經過篩選把關、循序漸進施教等等。但其實筆者覺得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教師和學生的英語能力不足,才會引起如此多的爭議和困難。而解決之道就是先從培養師生課堂英語溝通的能力作起。而本書的編寫,也可說是這種努力的一個初心起點,希望能藉此增加師生以英語討論專業課程的信心和能力,長期而言則期待能使臺灣的大學更順利與國際學術社群接軌,為社會培育更多具備全球職場競爭力的人才。

博客來網站: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647?loc=P_0005_001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15552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