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學全英語教學爭議之我見
2023/08/19 23:04:26瀏覽967|回應0|推薦9

廖柏森

2021年起,在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的支持下,國內大學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全英語教學的風潮大興。愈來愈多學校在各種專業系所開設EMI課程,並設置許多行政和教學資源單位來支援這些課程。例如臺師大就設有「雙語教育推動辦公室」和「EMI教學資源中心」,為推動校內全英語授課以及對校外分享教學資源提供極大的助力。其它各校亦不遑多讓,過去兩年來各種與EMI相關的單位就像雨後春筍般相繼湧現,如臺大的「雙語教育中心」、中山大學的「全英語卓越教學中心」、成功大學的「大學雙語教師專業發展中心」等等,都是在執行推廣EMI教學的業務。 

可是EMI的教育政策實施後,不久就浮現各種反彈聲浪,並遭致社會各界的抗議批評。特別是學者以論壇、記者會和著作等方式表達對「2030雙語國家」不可行的憂慮,直言全英語授課無異是英語語言殖民主義的延伸,會帶來身分認同、社會公平、競爭創造力和教學現場上的災難。由語言學家組成的台灣語文學會也發出聲明反對,呼籲政府應以「多語臺灣,英語友善」來取代「雙語國家」的目標。 

       筆者基本上都贊同學界這些觀點,但同時也想釐清幾個爭議之處。首先是「雙語國家」的概念混沌不清,政府只說要「打造臺灣成為雙語國家」,卻從未對何謂「雙語國家」在法制位階上作過具體說明,徒然讓各界逕自從字面上自行解讀、莫衷一是。但如果仔細閱讀行政院的「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內容,會發現其主旨只是希望透過厚植國人的英語能力來提升國家的競爭力,這跟國家的定位或是否把英語訂為國家語言或官方語言沒有實質關聯,更缺乏法源依據。因此「雙語國家」一詞所引發的爭論,只能怪政府用語不慎或命名錯誤。 

        其次,EMI在教育部的計畫中界定為「全英語授課」,許多大學就要求教師在課室應100%使用英語,但這其實是種誤導。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English Medium Instruction 的頭字詞縮寫,原義為「使用英語作為一種教學媒介」,亦即在教導學科內容時使用英語作為一種教學語言,不過這不代表只能使用英語。其實國際學界在EMI的教學論述中從未規範在課室語言一定要使用多少比例的英語,而且還有個常用的教學策略稱為「跨語言實踐」(translanguaging,提倡在多語或多元文化環境的課堂中,視情況所需使用師生共同的母語、翻譯、其它語言或甚至非語言形式來提升EMI教學的成效。可是目前各大學實施EMI課程只能使用英語(English only),給師生帶來莫大壓力和挫折,成效也大打折扣,這就要歸咎於教育部由上而下的不當規範,硬生生在「英語授課」前加個「全」字。 

再者,有些國內學者憂心EMI課程會取代中文授課課程,導致英文程度不好的學生無法學習科系專業知識內容,有違社會公平並有獨尊英語之嫌,進而影響學生文化認同。但實際上各大學的EMI課程數量相對於中文授課課程仍是少數,而且大部分是選修課,或是同一門課以中文或英文授課語言分開成兩門課。一般來說,學生可視自己的英文程度自主決定是否修習EMI課程(教育部建議學生要達到CEFR B2以上等級才有利銜接全英語課程,如果同學選擇大學四年都只上中文授課課程也能順利畢業,因此沒有所謂EMI課程取代或壓迫中文授課課程的議題。其實我們應該把EMI看成是在中文授課課程之外的一種附加的課程、多一個選擇的機會,也就是學生在修過大量的中文授課課程後,有些人願意接受少數幾門英語授課的挑戰,學校就提供這樣的學習機會又何嘗不妥?因此在這樣的脈絡下,學者擔心的英語霸權和文化殖民似乎有些過慮了。

其實在大學實施EMI的核心本質就是追求學術國際化,能與更寬廣的全球學術社群接軌,促進研究成果的分享與學習環境的交流。只因目前主導的學術共通語言是英文,用英文授課就成了培養國際學術溝通表達的有力工具,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也不妨礙臺灣師生使用中文或其他語言從事教學和研究。而大學國際化並不是只有臺灣的大學在做,各國主要大學都在努力從事,也競相開設EMI課程;國內大學開設英語授課課程也不是這兩年教育部「大專院校雙語化學習計畫」上路後才開始,許多大學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執行至今,當時就已經有全英語的課程、學程,甚至國際學院等,也招攬了不少來自各國的外籍生。目前教育部的這個計畫只是讓各大學有更充裕的經費和資源來推廣EMI課程,加速大學國際化的進程。但畢竟實施EMI教學模式和確保其教學品質實是一龐大教育工程,非多年積極投入經營不為功,還需靠師生努力和社會支持了。

( 知識學習語言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jason&aid=179772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