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富有不一定幸福,科學新證據!
2010/07/19 08:56:07瀏覽367|回應0|推薦6

【記者崔穎/編譯報導】

美國可能是地球上最富有的國家,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美國人不是最幸福的。據《生活科學網》報導,最新研究證實,美國人平均生產總值最高,但在總體健康方面只排名十六,在積極享樂方面排名二十六。丹麥在健康方面排名第一,紐西蘭在積極情緒方面排名第一。不過,根據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所收集數據的分析,把一個國家的幸福程度與另一個國家相比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幸福主要涵蓋兩個方面第一,對整體生活的滿意;第二,即時即地的享樂。對整體生活的滿意程度與收入密切相關,也就是說更富有的國家和個人會對生活更滿意。至於人們活得多開心(比如通過大笑和微笑來衡量),則主要取決於社會、心理需求的滿足,如社會支持、才有所用,而固守一份讓人麻木的工作就不行。

研究數據是於20052006年期間從132個國家的136,000多人收集的代表性樣本。在相對富裕的地區,研究者通過電話做調查;在鄉下或發展稍慢的地區,研究者選擇了登門造訪。受訪者在問答中用從0(最壞)到10(最好)的級別來表示對生活總體的滿意程度,還回答了關於前一天積極、消極情緒的問題。

平均說來,受訪者都比較幸福,自我評價目前的生活在中等以上,也經常體驗到積極的情緒,很少有消極情緒。雖然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自己的需求可以得到滿足,仍有25%的受訪者基本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對生活整體滿意程度與個人收入和國家收入都相關,說明社會狀況對人的幸福感有重要影響。收入相對較高的人,經歷的積極情緒也比較多,這與高收入、受到尊重、有自主權、社會支持、工作充實等相關。

研究者埃德‧迪納博士(Ed Diener)說:「大家都在關注收入和生活滿意程度。當然,越富有,人對生活就越滿意;但是,財富對幸福的影響也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巨大。」迪納博士進一步解釋:「對生活滿意反映出人們是否已經在宏觀上實現了長遠的目標和價值,而積極的情緒卻是由小事引發的。受到別人支持、自己的才幹得以運用都會讓人感覺良好,這是促使人生存、繁榮所必需的。

迪納博士對研究結果總結道:「有些國家的排名確實讓人吃驚,最起碼如果我們假設金錢是所有財富的話。為什麼有些收入中等的國家如哥斯大黎加的人那麼幸福?相反,為什麼那些相對更富裕的國家如南韓的人卻沒有我們預想的那麼幸福?其中部分原因是社會關係的質量。

當然,也有的地區如丹麥在總體滿意程度方面排名第一,在積極情緒方面卻排名第七。非洲更為貧窮的國家在總體幸福和即時即地幸福兩方面排名都居後。北歐和北美社區等目前經濟更發達,但拉丁美洲在社會心理健康方面排名更前面。塞拉利昂的排名一直很後面,但其它國家排名則不一,如俄國和南韓在社會心理需求滿足和積極情緒方面得分比收入方面低。

有經濟學家認為,金錢可以讓人更幸福,因為有錢了人就可以滿足基本需求。迪納博士寫道:「金錢是很多人或者說大多數人都想要的。」正因為如此,大多數人會用經濟上的成功來衡量自己到底有多成功以及生活有多幸福。但是,人一旦脫離貧窮,錢的力量就沒那麼大了。

這項最新研究說明,金錢和幸福之間的聯繫超越了基本需求。雖然富有或許會讓您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但對幸福和滿足感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我們更應當用心去充分的享受人生

【版主的話】

        林語堂認為,不用太有錢,只須滿足一年出國23次旅遊的經濟能力即可。

年輕時就把幽默大師林語堂的作品瘋狂地瀏覽一遍,得到跟大師近年來的結論相似,當然啦,2030年前的臺灣,錢淹腳目,滿足生存基本需求是相當容易,對物慾指數極低的我,當然不認為金錢可以讓人更幸福,的確,人一旦脫離貧窮,錢的力量就沒那麼大了。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424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