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股溼地燕群居 盼明年平安北返》
2016/09/29 09:19:27瀏覽2382|回應1|推薦10

 *(感謝第十河川局林益生課長提供當天攝錄的影像“大開眼界14秒”,請大家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RCjjqwhaI)

今年八月六日(六)下午,我們家三代前往成蘆橋下參加水利署第十河川局舉辦的賞燕活動。數十位男女老少搭捷運來到蘆洲站捷運公園,由大嵙崁溪環境文教協會楊國龍老師帶領之下,從捷運公園前三民路右轉,走到成蘆橋頭中油加油站時穿越馬路到對面,繼續前行穿過三民公園之後走上蘆堤二號橋,越過這個天橋之後,眼前豁然開朗,美麗的觀音山靜臥在前方!走下堤防,就投入了二重疏洪道北端的懷抱。

在觀音坑溪橋南側有一面紀念碑,從中可以看出『二重疏洪道』是依據經濟部在1974年提出的『台北地區防洪計畫建議方案』所實施的築堤工程。初期工程僅在三重、蘆洲及右岸堤防,左岸堤防只興建到中山高速公路(即一號國道)北側的大窠坑溪口;後來逐漸往北延伸,到達這面竣工紀念碑所在的觀音坑溪口,新北市所轄的五股區。『疏洪道』顧名思義就是『疏通洪水的通道』,從『二重疏洪道』裡處處可見的天然草澤,可以推測早年的它,原本就是水流通過的地方;在雙北市人煙越來越密集之後,築堤導水來減緩主流的洪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成了水利單位的重要法門。

『二重疏洪道』水利工程完成之後,有一項受到稱頌的措施,就是成立了『五股溼地生態園區』,並交由長期在這裡定點觀察、記錄、教育推廣的荒野保護協會認養,持續不斷地進行溼地生態環境教育。

想起2013年夏天,我曾來這裡拜訪水環境巡守隊及負責「五股濕地教育中心」的汪雨蒼老師。這群水環境巡守隊參與者以荒野保護協會志工及五股疏洪道保育聯盟為主,隊長尹振華先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資深志工,隊員人數高達55人,年齡層在30~50歲上下,相較於其他隊伍,算是年輕。成員大部份居住五股及蘆洲區,巡守區域也以二重疏洪道兩側之河岸及溼地區為主;他們長期針對五股溼地一帶進行生態調查及環境維護工作,特別被外界得知的是進行四斑細蟌棲地營造及改善工作、物種調查及清除布袋蓮等;亦主動辦理五股夏日賞燕季活動,鼓勵家長趁著假日帶領小朋友走出戶外親近大自然,透過這些體驗活動來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

二重疏洪道匯集大窠坑溪、塭子圳水系的溪水,上游工業區的工廠林立,水質變化較大;當工廠未妥善處理廢水時,排放出的廢水就直接影響疏洪道水質,當然也就對溼地生態造成衝擊。因此,巡守隊每週皆密集以pH(酸鹼值)、溶氧、導電度、濁度等儀器監測水質,確保棲地水質安全無虞;同時,隊員針對幾處易遭民眾棄置家庭垃圾或廢家具之堤岸進行例行性的巡檢,將髒亂情況第一時間通報環保局處理,後來還在定點裝設監視錄影機,嚇阻民眾及業者從事不法破壞環境的行為。所遭遇比較大的問題就是隨意棄置的垃圾,有的是遊客丟的,有的是水流帶來的,由於卡在草叢之間,還不太容易清理;偶爾會有企業界人士以工作假期的方式進行,讓他們倍感溫馨。蘆葦叢中的垃圾則只好由大水沖走,因為無法靠近去清理的關係。

從荒野保護協會剛卸任理事長的賴榮孝老師寫的文章提及,七○年代五股國中的老師們從學校眺望五股沼澤地的時候,可以看到鷹群翱翔天際的英姿;近年,則有該校的老師們,以這處沼澤溼地發展藝文課程;以野獸派大師馬諦斯的作品「蝸牛」作啟蒙、畢卡索的「公牛」作基礎,帶領學子來到荒野溼地,透過探索自然來激發藝文創作的潛能,讓思緒得以無限延伸!

我們這回來到成蘆橋下,租好腳踏車之後第一個拜訪的地方,便是兩個貨櫃組合成的荒野保護協會的教室─「五股濕地教育中心」,這是為了長期、有條裡地進行環境教育而設置的。貨櫃屋很怕颱風來臨,因為每搬移一次、一個貨櫃就要花費五千元,兩個就要一萬元,負擔很重。

荒野志工帶大家走到淡水河邊,環顧觀音山、大屯火山群等美麗的天際線;台北市區如北投垃圾焚化廠、社子島、101大樓、忠孝西路的新光三越大樓等地標;近處潮間溼地的水鳥,草澤間細細的水路,都充分展現了豐富的蘊藏,招潮蟹鑽來鑽去,武功高強,處處顯示無比堅韌的生命力。

在接近華燈初上時分,幾位志工帶我們一大群人溯塭子圳旁的步道走向蘆葦叢,大家都引頸仰望天空,當有人發出驚呼聲的時候,便是數不清的燕群盤旋天空之際;牠們快速的身影像兩軍交戰、火力全開時的子彈那般密集交錯,卻不會互相撞擊,神奇極了!

聽解說老師的說明,以及荒野保護協會前任理事長李偉文先生寫的文章(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659 賞燕季,看一場夏日黃昏的溼地圓舞曲)

指出,我們台灣的燕子大部分是春末夏初,從赤道附近熱帶地區飛來的候鳥;三月中來到台灣,在屋簷下築巢、產卵、孵育幼雛,夏末初秋時帶著下一代離開台灣,到赤道附近的島嶼度冬,隔年再翩然而至;如此年復一年,帶給我們很多的喜悅和期待!

這回佇足五股濕地蘆葦叢仰望過壯觀燕群的老老少少,對第十河川局舉辦這樣的活動深表嘉許。它一方面讓人們近距離感受淡水河流域人口壓力,以及所帶來的環境衝擊,深思水利部門在國土保安上的嚴峻挑戰,如何「還地於河、與水共存」的課題;另一方面則是透過體驗活動,目睹燕群聚集的盛況並引發深思:五股濕地是這群貴客的福地洞天?是牠們的避難所?周邊的開發,未來會不會讓牠們無處棲身?

可以想見的是,有更多國人在燕子家族大都已經南遷、我們節目播出的此刻,牽掛著牠們:是否平安到達了赤道附近?期待明年,牠們再度北返台灣。

*參考資料:

《發現溼地的小祕密~自然溼地篇》 新北市政府發行 / 總編輯:林文生 王仁甫等12位撰稿

完成於 201609/12 播出日2016/09/14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76055927

 回應文章

林益生
2016/11/01 08:43
感謝淑英老師參加活動,網址是我拍的動畫,真是大開眼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RCjjqwhaI(yslin24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