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智將仁醫清雲伯:虎尾清雲宮
2019/05/13 19:31:09瀏覽2121|回應0|推薦4

人之所以死後能被奉祀為神,生前定是做了不少利益眾生之事,造福了很多百姓,不然就是做了什麼捨生取義或殺身成仁的偉大事蹟,才會這麼受人尊崇,像在雲林虎尾這座「清雲宮」,規模幾乎等同當地的庄頭廟一樣,甚至連廟前路名都以「清雲」命名,可見所奉祀的「清雲伯」和「清雲姆」對地方的貢獻有多大,是多麼地受百姓敬重。

但「清雲伯」又是何許人也?

原來祂姓黃名清雲,字臣之,原籍福建安溪,明崇禎年間,曾任兵部職方司。

明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滿清入關,崇禎帝在北京自縊而亡,祂也隨著從洛陽逃出的福王子朱由崧來到了南京,後來眾臣擁護朱由崧為帝,並改年號為「弘光」。

沒想到隔年清軍就攻破南京,弘光帝被俘,於是不願降清的黃清雲,便再度南去來到廈門,主動投效鄭成功之父鄭芝龍。

而鄭芝龍得知弘光帝被俘,擔心百姓聽到了這個消息,定認為山河恢復無望,恐寧作太平犬,也莫為亂世人,所以得趕緊另立新主,才能師出有名,使萬民歸心,之後再興北伐。

於是便與禮部尚書黃道周等朝臣,扶持唐王朱聿鍵於福州登基稱帝,再改年號為「隆武」。

南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八月十七日,鄭芝龍帶兒子鄭成功覲見隆武帝,隆武帝對鄭成功讚譽有加,立即擢升鄭他為御營中軍都督,贈尚方寶劍,並賜國姓朱。

而鄭成功也不負所望,屢次出征皆傳捷報,再封鄭成功為忠孝伯,賜尚方寶劍,掛招討大將軍印,鎮守仙霞關等軍事重地。

但好景不常,南明隆武二年,也就是清順治三年(西元1646年)五月,清將博雒貝勒率兵征浙、閩。

七月庚申清兵陷金華,八月甲申陷建寧,武毅伯施天福、武功伯陳秀、靖安伯郭熺降清,連鄭芝龍也向清軍投降,隔年破仙霞關,南明隆武政權徹底被覆滅後,鄭成功即擁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登基稱帝,年號「永曆」。

無奈永曆帝朱由榔為避清軍,流亡緬甸,即使如此,鄭成功仍矢志效忠明室,打算以台灣為復興基地,於是在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三月乃領兵二萬自金門出發渡海攻打台灣,黃清雲亦隨之渡海驅荷闢台。

四月五日登陸鹿耳門將荷蘭人驅逐,沒想到十二月初三永曆帝卻被逮,送交吳三桂,南明政權瓦解,但鄭成功不忘其志,在台灣建立政權,即改赤崁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及天興、萬年二縣,仍沿用「永曆」年號,並以反清復明為終生抱負,無奈壯志未酬身先死,隔年五月八日,鄭成功就因病逝世,年僅三十九歲。

這時在台灣的黃昭擁立鄭成功之弟鄭襲繼位代理,以定軍心。

但駐守廈門的鄭成功長子鄭經卻不服,就帶著陳永華、馮錫範一同進攻台灣,擊敗黃昭的軍隊,結束這場內鬥,正式繼位延平王,並任命陳永華為諮議參軍。

可是,面對之前荷蘭人未積極開發的台灣,鄭經眼看台灣仍是荒蕪一片,他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而這時,陳永華看出了鄭經的憂慮,於是說道︰「其實世子也不必過於憂慮,臣發現台灣土地肥沃更勝閩粵,只要『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將軍隊分派到各地去屯田開墾,就不用擔心糧食匱乏的問題了。」

「復甫真乃今之臥龍也,這主意實在是太好了,如此一來,我軍不但能自給自足,還可以駐守各地開發台灣,真是一舉多得啊,好,就依先生之見,即刻執行。」

就這樣,鄭經廣行屯田制政策,分派眾部將至台灣各地屯兵開墾。

此時鄭成功曾授予「右弼參軍」的林圯卻自動請纓,願率兵前往內山屯墾,而黃清雲也願意隨同,於是就與右弼參軍林圯率兵數百餘人,從台南出發往北遠征。

就這樣,漢人拓墾隨著林圯的腳步,漸漸擴展到了「打鹿」(今斗六),雖然一路上常遭到原住民的襲擾,林圯仍努力的開疆闢土,只是糧食生產的數量,還是遠遠不及人口的食量,因此,林圯便把腦筋動到阿拔泉溪(今清水溪)對岸的東埔蚋(今竹山)。

但橫亙在林圯眼前就是一道天險,該要如何渡過河水滔滔不絕向西奔流的阿拔泉溪?

因此林圯開始想辦法渡河,可是岸邊沒有任何船隻可供使用,也沒有樹木可作為渡船的材料,後來黃清雲發現山坡上長滿了竹子,便向林圯建議,可以砍下竹子做成竹筏,便可渡過阿拔泉溪。

林圯接受黃清雲的建議,果然順利渡過阿拔泉溪,來到了東埔蚋(今竹山),看到是一片肥美的草原,林圯一行人非常地高興,立刻率領部下開始開墾種植穀物,建立屋舍,認為美好前景就在眼前。

可是沒想到在明永曆二十二年(西元1668年)十月,林圯眾人被原住民團團包圍在竹圍中,而這時糧食也快吃完了,於是眾人商議要棄守土地回到打鹿,林圯卻認為不可,畢竟這塊土地是不辭勞苦、拚死拚活才得到的,怎可輕言放棄,就這樣,林圯仍死守竹圍,靜待打鹿方面救援。

豈料此時阿拔泉溪河水暴漲,黃清雲數次率眾渡溪卻無功而返,過了幾天,林圯眾人的糧食都吃完了,力氣也耗盡了,無法再作抵抗,最後待黃清雲率援軍來時,他和部下數十人,早已遭到原住民所殺害,所以,為了紀念林圯,後人就把此地稱為「林圯埔」(今竹山)。

為此,黃清雲覺得自己難辭其咎,而深感愧疚,所以便離開了打鹿,歸隱在大坵田堡尾寮(虎尾溪北方)。

由於黃清雲允文允武,又通曉岐黃之術,不僅在教導孩子們讀書,還常替鄉親治病,佈仁施義,濟弱扶傾,地方百姓敬其如父,故以「清雲伯」喚之。

豈料,在清康熙二十年(西元1681年)竟爆發癘疾,病情非常慘重,清雲伯與清雲姆為施救患者,日以繼夜,廢寢忘食,結果反而雙雙染疾,不幸先後病逝,享年五十五歲。

因此當地民眾感念其恩,乃倡議建廟奉祀,就這樣,慢慢由小廟蓋成了大廟,但香客仍絡繹不絕,善信出入為艱,因此才在民國六十八年(西元1979年)購地重建廟宇,即成今貌。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