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十)最透澈的齊月賓(端妃)、最重親情的馮若昭(敬妃)和不得不依附或聽命於甄嬛的女人們
2012/05/16 21:00:11瀏覽210399|回應9|推薦42

在《後宮甄嬛傳》裡面,組織起來共計有三大派系,其領導者先後為:皇后(烏拉那拉‧宜修)、華妃(年世蘭)、甄嬛。

對於後宮裡面的女人來說,要不要參與這樣子的小圈圈,或者自己單打獨鬥,就看這些入宮的女子的心中盤算。

後宮的世界非常現實,連接著前朝政治與家族興旺,就連在這群女人之中求得自保,在某種程度上也有難度;倘若心氣大了,想往上爬來得著位份,必得成為他人黨羽,聽從其餘更高階級的領導人命令,進行謀殺或成為幫兇的活動。

套用一句個人很欣賞的配角曹琴默所說的一句經典名言:「兩虎相爭,就算在夾縫中的小獸,也得給自己找條後路啊。」

這「兩虎」說來也簡單,就是皇后(烏拉那拉‧宜修)、華妃(年世蘭)二人。

皇宮的女人真是命苦,那麼多人爭寵一人,弄不好把命賠進去,身分不高還得瞧瞧皇帝是否憐惜,否則便如那聰明的曹琴默最後讓天家之人毒死那樣,在毫不知情中昏睡夢魘而逝,說來也真是可憐。

又好比安陵容,這樣的女子性格很真實,犯過渾,看似對皇后忠心不貳,實際上誰都要算計,她與甄嬛對話的言辭鋒利爽辣,十分發人深省;而沈眉莊有女人的心思和包容,和甄嬛皆屬於聰明的女人,就算面臨困難,也會努力活下去。

而在眾多妃嬪之中,始終有兩名女子沉潛而低調,悄悄觀察著甄嬛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她們就是齊月賓(端妃)、馮若昭(敬嬪)。

甄嬛曾說:「人有喜怒哀樂,傷心流淚何罪之有。」

在這齣戲中,有一場哭戲特別使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齊月賓(端妃)剛出場沒多久之時。

在昏暗的夜色下,沒有星光,甚至暗淡得沒有月亮,齊月賓(端妃)搭著延慶殿唯一一名服侍宮女吉祥的手,走在無邊無際的黑暗裡,她流著眼淚狠狠地唸著華妃(年世蘭)的名字,發洩滿腔恨意地說自己想要報復,並且打算找人合作。

因為她聽見了那神似純元皇后(烏拉那拉‧柔則)的歌聲,正是當時最受寵的安陵容在為君王歡唱表演,而皇后早已仔細訓練過安氏的嗓音,讓人以為她若是要對抗華妃,可能的首選會是安陵容。

「機會」和「人」是齊月賓(端妃)所需要的,因為她在這後宮裡面的生死存亡,就在於能否將長久以來的敵人年世蘭打倒。

齊月賓人單勢薄,表面上能位列妃位,實際情況卻比小說還悽慘,華妃為了整她,偌大的延慶殿不讓內務府派宮人進去服侍,每天只給發餿的食物,每個月的月例銀子參照答應的份例,管理六宮事務的年世蘭,生活的樂趣就是看著齊月賓痛苦。

當齊月賓病情轉重的時候,年世蘭禁止太醫院的大夫過去給她診治,簡直就是要她活在痛苦中慢慢死去。

那時的華妃管理六宮事務,長期折磨齊月賓的原因,也就是她以為自己的第一個男胎是死在齊月賓那碗下了毒的安胎藥裡面,女人的復仇,就是讓自己的仇人持續受苦下去,直到死亡的那一天為止

齊月賓(端妃)必須尋找盟友,假如安陵容具備那麼類似於純元皇后的歌聲,只要能讓安氏得「寵」,分了皇帝對年世蘭的寵愛,那麼就有可能報復當時統攝後宮的華妃了。

然而,齊月賓並未接觸安陵容,她的盤算只能另起爐灶,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安陵容是皇后的人馬。

齊月賓不願意跟安陵容合作,也和皇后烏拉那拉氏劃清界線,主要是因為皇后長期漠視自己被年世蘭折磨的情況,而且內心跟華妃一樣險惡,齊月賓應該曉得自己的弱勢與無奈,找上安陵容就是與虎謀皮,而陰狠的皇后肯定不願直接同年世蘭為了她這樣的一個皇上根本不在乎的妃子直接和華妃撕破臉。

華妃那樣狠毒且睚眥必報,皇后這般冷血而故作旁觀,其他的後宮女子無法合作,人人都想自掃門前雪,或乾脆明哲保身,沒有人願意幫自己一把。

齊月賓心底的悲苦,還天天跟自己的貼身婢女窩在那冷清如冷宮的延慶殿,大致上可以想像,她心底是多麼急切想復仇,卻又是如何地絕望。

這個時候她發現了甄嬛,那個具備五分神似已故純元皇后的女人,所以選擇出手了。

齊月賓年逾四十,早已不可能獲得任何的「寵」,自己的身體狀況又差,皇帝那敷衍或愧疚而偶爾去探病的作為,也漠視她長年受年世蘭壓迫,選擇冷落這樣一個苦命的女人,或天家為了攏絡年氏的行徑,早就寒了齊月賓的心。

皇上這廂只顧著自己身邊新進的美人,不過,剛入宮的甄嬛看似善良美麗,可以說是最好的合作對象。

一個人只有到了絕境纔懂得反抗,纔懂得義無反顧。

甄嬛持續被華妃鬥爭,皇后也要設計她和沈眉莊,所以齊月賓冷眼等待,等待甄嬛被逼入不得不反抗的境地,到時纔是最佳的合作時機。

小說裡面的端妃,不像電視劇中的齊月賓,改編刪除了她擅長樂器的特質,也少了些模糊的描述,反而給了這個人物更多的血肉。

齊月賓是個聰明的女人,基本上能夠在後宮活下來的女子,地位僅次於皇后的,還能長久光明正大對抗華妃(年世蘭),沒一個如她活得這麼艱苦,也活得如此高傲不屈。

年氏多次毆打她,也未能讓齊月賓屈服,多少後宮裡面齷齪的爭「寵」與奪「寵」行徑,好比曹琴默在華妃的示意下弄出的抓鬮事件,或者後來引發的「驚鴻舞」及《樓東賦》,為了皇上能留一眼在自己身上,女人們花的心思永遠不少。

但,齊月賓看不起那些後宮妃嬪,她一個人都瞧不上眼,只願咬牙活在等待中,期盼著甄嬛找上自己幫忙的日子。

齊月賓(端妃)這樣的女人,寧可理性而冷靜地等待機會,也絕不冒然躁進,表示她是個舉棋若定的機敏女子,從不願在人前顯山露水,也就獨獨看重甄嬛對於皇上的影響力。

甄嬛無數次使得後宮起火,皇后與華妃(年世蘭)各自為了不同的理由,對她採取各式各樣的計謀,而甄嬛從中逐漸學得應付的能耐,也得到了天子的寵愛。

女人的戰火燒不燒都不要緊,或許「寵」暖得了身子,也暖不了心。

齊月賓不在乎那些亂七八糟的鬥爭,唯一使她憐惜的,也就是曹琴默的女兒溫宜公主了。 

可以說,最可憐的是溫宜這個小公主,生在帝王家真是悲哀,無論何時,許多後宮女人都要利用那無知且無辜的小女孩。

齊月賓(端妃)就算再淡然,也忍不住想要保護那個小公主,溫宜從出生就沒過上幾天安生日子,不是被年世蘭拿去邀「寵」受虐,就是自己親生母親都要以之作為籌碼,看在齊月賓這樣無法生育的女人眼中,自然不免深感疼惜。

想必,溫宜公主的可愛,引起了齊月賓的關愛,她不惜將自己陪嫁的項圈也送給了溫宜公主當周歲賀禮,就連那個小女孩在雪地滑倒,都要以妃位之尊去救助她,齊月賓那時甚至為此跌傷了手臂。

能夠為一個並非自己親生的公主做到這種地步,可以說,齊月賓是一個本性良善的女子,也算是這汙穢後宮裡面的極少數好人了。

不過,對於和甄嬛的合作,齊月賓是有些躊躇的,甄嬛同樣是被動的。

我沒有將齊月賓列入甄嬛的團隊裡面,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就是她為人正直,就算憎恨年世蘭,也從未對任何人做過惡行,或如其他後宮女子那樣自私自利。

除了沈眉莊以外,齊月賓的人格之高尚,是個人僅將之視為甄嬛「友人」而非同盟的主因;甄嬛出宮前,齊月賓多次幫她,而甄嬛回宮後幹的那些壞事,齊月賓一件都沒有參與。

她是個活得很透徹的女人,不願意對付他人,頂多破壞過年世蘭的木薯粉計謀和安陵容用麝香害人的事情,或者私下自怨自嘆兩句,從未有過任何出軌或負面作為。

可以說,齊月賓在我的心中,正符合了那「端」字的內在:正派、善良、耿直而人格出眾。

她和馮若昭(敬嬪)是極端不同的類型,卻擁有雷同的命運。

再來說說馮若昭這個女子。

華妃(年世蘭)出場的時候,故意在給皇后請安時遲到,還羞辱了那個無法前來、因為她折磨而病著的端妃,齊月賓的病情人人清楚,反應卻大不相同,也就是下圖的情況。

從上面可以清楚看出,年世蘭嘲弄齊月賓的殘病之軀,像是麗嬪那樣的手下,自然諷刺地笑了,但是坐在一邊的馮若昭(敬嬪)卻暗自低眉斂首,把所有的情緒都習慣性地隱藏起來。

換言之,齊月賓或許為了自尊而驕傲不屈地活著,永遠想要避開那些後宮的妖魔鬼怪,那麼馮若昭這樣的女子,就會盡量隱藏自身,低眉順眼偽裝起自己,表現出看似無害卻最聰明的安全模式來自保

後宮裡多少心機深沉的女人,愈發顯得一個單純天真女孩的寶貴,就如同淳兒(方淳意,淳貴人)那樣的小姑娘之所以會早死,乃因這潭水太深,想要活下去,都得學會自己自保的一套。

而表面上「澆淳散樸,並行偽貌」的馮若昭,看似有點像欣常在(後來的欣貴人),事實上兩名女子的內在差之千里。

按照個人看來,欣常在(後來的欣貴人)有個極大的好處,那就是:她雖算不得聰明,位份太低、晉升太慢,卻是個實心腸又安份的好女人。

電視劇開始的幾集,欣常在是劇中頭一個演出剛剛小產的後宮女子,就算沒了小孩,皇上仍想著去造訪她,此舉也使得華妃(年世蘭)特別記恨欣常在。

欣常在一開始見了甄嬛與沈眉莊受到華妃的刁難,總是不忘說幾句中肯的話,有時雖因嫉妒不免冷言冷語,實際上倒顯出了真性情。

要說這個電視劇裡面,純真的方淳意與一身傲骨的沈眉莊、齊月賓(端妃)不算,要有哪個女人是自始至終都表現了真實無隱的本性,不害人、不爭寵、不沾染任何派系,大概也就只有她了吧。

為什麼在甄嬛與沈眉莊入宮之前,欣常在這個算是皇帝八個女人之中品秩最低的女子,可以時常受天子「寵」,還能讓華妃(年世蘭)有「瞧她狐媚勁又犯了」(請參照〈《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六)華妃一黨:美豔兇悍的華妃、馬屁精麗嬪、耍花招的余鶯兒、忠心的頌芝、最狠毒的曹琴默〉的內容)之強大威脅感?

正因為她什麼也不做,這樣的女人可以讓帝王感到安心。

在某種程度上,齊月賓(端妃)不問世事,對皇上早就死了心,除了想要報復華妃讓自己不孕的舊恨之外,剛開始她對甄嬛也相當保留。

齊月賓是最早入宮的女人之一,早在過去也認識純元皇后,年紀大了又性情淡泊,還知曉皇帝母子對年世蘭製造流產、將罪名轉嫁給她、多年不聞問的冷酷,封她為「端妃」頂多是一種彌補,天子不可能感覺不出她心中的怨懟。

在君王眼中,「不聰明卻聽話的女人最可愛」所說的(我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已經剖析),這樣的女人也就是欣常在了。

不難理解,後宮女人為何會有這許許多多的悲劇。

皇帝對齊月賓(端妃)有愧且無情,看待欣常在(後來的欣貴人)無愛又覺得此女太聽話而索然無味,這時會拉攏馮若昭(敬嬪)並扶持她來對抗華妃(年世蘭),就是個好選擇了。

因為馮若昭(敬嬪)不但不笨,重點是她很聽話。 

馮若昭(敬嬪)算是個心慈的女人。

仔細瞧瞧她,也真是個貌美的女子,,

假使注意一下劇情,每當沈眉莊或甄嬛被華妃陷害,或者遇上困難,馮若昭往往是第一個跳出來說話幫忙的後宮妃嬪,而且還常常是唯一的一個。

馮若昭的善良,太后很是欣賞,當初見了沈眉莊便將她比擬為「有敬嬪的風範」,也是一個打算讓沈眉莊與馮若昭共同對抗華妃的一項伏筆。

在本劇裡面,最厲害的太后,控制著後宮的手法,也就是「制衡」二字罷了。

皇帝又怎麼不明瞭太后的想法呢?

母子連心,皇上看重的是馮若昭(敬嬪)與沈眉莊的背景,前文〈《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九)沈眉莊和溫實初的戀情,還有沈氏的身家解說〉提過,沈眉莊的父親沈自山掌握在濟州的軍權,馮若昭同樣是武將之女,有這兩個漢軍旗女人幫襯,或許更能牽制年家勢力。

因此,太后重視沈眉莊,皇帝首先就寵幸她並給予高位份的貴人,皇后安排沈眉莊入住咸福宮,讓沈眉莊與馮若昭這兩個女人拉近關係,先讓沈眉莊學習六宮事務,又刻意給馮若昭封妃(敬妃)來分華妃的寵,都是一著著好棋。

甚至,就連當初皇后也看出君王的連環盤算,所以最早拉攏夏冬春,可惜卻是個失敗的抉擇,夏冬春蠢得是個扶不起的爛泥偶。

說到這裡,我也不免為沈眉莊慶幸。

設想:倘若沈眉莊繼續按照皇帝、太后的棋局走下去,難保不會變成第二個華妃(年世蘭)的下場吧?

就像甄遠道不過是幫助天家除去年羹堯,瓜爾佳‧鄂敏也僅僅是擔任打手之一,結果「狡兔死,走狗烹」,他們與自家人的下場,幾乎跟年家一樣悲慘。

幸虧沈眉莊夠聰明,早就看出自己起初完全被皇上利用,所以跳脫了這種命運,保全了自己的家族與愛情,這是題外話。

要說另一個被皇上母子設計的制衡棋子,馮若昭也常常裝笨,譬如她故意算帳算得慢些,就算後來安於給人當作脅制年家的工具,至少後來得以自保。

馮若昭真的笨得不會算帳麼?

無數次回憶她的許多舉措,或者她所說的話,很容易就能看出,馮若昭聰明得很,更是聰明得常常學會「裝傻」。

甄嬛太天真,以為只要愛了皇帝,就會讓皇上珍惜她,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太聰明的純元皇后替身是「不可愛」(不可以愛)的。

沈眉莊太年輕,就算人夠聰明了,歷練卻遠遠遜色於馮若昭,所以她的「不聽話」變得更為「不可愛」,太后與帝王幾度想扶持她,此女仍不領情。

至於馮若昭呢?

她這樣精明且精打細算的女人,又是後宮中的老鳥,什麼手段沒見過,又怎麼不會懂得皇上與太后母子的盤算?

正由於摸透了,馮若昭又忌諱當時的華妃(年世蘭),所以只能安份當個聽命的傀儡。

但是沈眉莊這樣聰明的女子,也沒注意到飯菜中有人下毒,馮若昭卻見了食物立即驗毒,表示她行事縝密過人,而且設想頗具邏輯,纔得以長久在華妃的壓制下自保無虞。

年世蘭的狠毒,在於她要的是「專寵」,所以要對付後宮得「寵」的女人,只是為了獨得君王的愛情。

有時對照年世蘭與甄嬛之間報復他人的差異,前者為的是皇上的靈肉專一,後者想的是自己的感情專一,對象也不相同,這也是兩人成為對頭的主因。

為何馮若昭總是關注甄嬛,並且必得拉攏她?

因為馮若昭早就看透了皇帝的想法,更看透了皇后與華妃均得敬而遠之,這也是為了自保,故而不得不採取的壓寶做為,就如同前述齊月賓(端妃)的考量,甄嬛是理想而安全的合作對象。

另外還有幾點:甄嬛的真實感情世界,或者接近甄嬛能有何等好處,更重要的是迎合皇上。

上面這些全都是馮若昭的考量,因為她看出帝王對純元皇后的這個替身動了情,「椒房之寵」即將變為類似於華妃(年世蘭)那樣的完全「專寵」,只要沒有意外,投靠甄嬛可保自己在後宮的安穩。

當然,她也會不時提醒甄嬛,盡快懷個龍胎,孩子是女人在後宮最大的資本。

馮若昭為何要好心提醒甄嬛關於懷上龍種的重要性?

又為什麼要點出四阿哥這個皇子出身低微,不受皇帝重視,要甄嬛避免接近四阿哥弘曆這個爹不疼娘不在的小孩?

一是做球給甄嬛,讓人記得自己的好處,再者也是自己心有所感,順便發洩一下長久以來的委屈罷了。

只要看過《後宮甄嬛傳》的人,或許不會有讀者或觀眾留意:齊月賓(端妃)沒了生育的可能是被華妃(年世蘭)灌下大量的紅花,那麼馮若昭(敬妃)呢?

為何馮若昭也不能懷胎?

這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問題,但馮若昭無子的原因只會有一個,那就是皇帝與太后不讓她生

為什麼皇上要對她這樣狠心?

這個問題同樣埋藏於劇情中,馮若昭(敬嬪)從一開始高高列於嬪位,也不過就低於皇后、華妃(年世蘭)、齊月賓(端妃)三人之下,君王之「寵」於她來說好像也不算少,怎地她就是無法生育?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太后曾說過,沈眉莊「有敬嬪的風範」,而天子也不經意露了口風:「敬嬪出身將門之後」。

那麼,答案就很明顯了。

天家已經有了個年世蘭和年羹堯這樣頭疼的人物,「大將軍王」權傾朝野,甚至把影響力滲入了後宮,馮若昭有這樣的家世,年家讓他多年傷透了腦筋,帝王就沒有可能另外穩穩扶持一個新的馮家出來。

生活中有的時候需要用智慧的,但是不要聰明過頭了,這也是馮若昭自保的訣竅。

她這樣的女人,肯定會猜測一二,一開始也曾經要對付年世蘭而成為皇上的眼線,且認為華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所以定要不遺餘力要幫皇帝觀察沈眉莊,並且時常得想法子拉攏甄嬛。

看似很陰謀論的剖析,但劇情裡面給了許多的線索。

既然不能生育,也可以乖乖當個皇上的眼線,還不貪圖任何金銀珠寶(好比劇中的「螺子黛」,馮若昭說她用普通的銅黛即可),此女彷彿是皇家的最佳戰友。 

請看上面三個連續畫面,在那燦爛的笑容之外,轉瞬間,馮若昭彷彿有點刻意隱藏的心事。

嚴格來說,馮若昭(敬嬪)從頭到尾都不完全算是甄嬛的派系,不過,比起那正派得不願意去陷害任何人,或者可說是毫不關切任何人的孤傲齊月賓(端妃),她是個聰明得比較反覆的女人。

從下圖就可以看得出來,最初馮若昭的聯盟對象,是大清最高指導者與萬民擁戴的領袖:皇帝本人

但在馮若昭的盤算裡,她從不覺得安全,因為後宮裡最要防範的不是所有的女人,而是那唯一的一個男人,那所有女子都要討好的天子。

可是到了最後,為何這樣堅定強大的聯盟,還是會有所轉向?

就是因為馮若昭(敬嬪)太過於精明,故事中從頭至尾,從未有任何一個妃嬪能得著甄嬛與崔槿汐這樣的宮廷老江湖特別加以關注。

可以說,能讓甄嬛成為盟友卻還忍不住猜疑的,也僅有馮若昭一人罷了。

如果從表象看事實,可能會覺得馮若昭(敬嬪)是個安份的女人,但是真相完全相反。

馮若昭那樣精明幹練,能跟皇帝下棋,把天下至尊也當作對手,可以既和君王聯手,也能暗地當探子報信,馮氏這樣的將門之女,能耐絕對不在甄嬛之下。

所以,甄嬛自始至終都在防範她,一如馮若昭警醒地防備著皇上與甄嬛,甚至是所有後宮女子那樣。

馮若昭(敬妃)是個懂得自保的女人,但她除了愛自己,也無比疼愛甄嬛所生的女兒朧月公主。

馮若昭有一句名言:「妹妹心善是好事,可是在這宮裡,只一味地心善就只能壞事了。唯要牢記一句話,明哲保身纔是最要緊的。」

倘若沒有自小照料朧月公主,或許,馮若昭還是會放棄與甄嬛的聯盟,很有可能會重新投入皇帝身畔,做出背叛甄嬛的事情。

也正是為了這樣的緣故,在某種程度上,從甘露寺回宮的甄嬛不得不盤算良多,在情在理都得讓自己的女兒繼續陪伴在馮若昭身邊。

每個男人都有一條堅持的底線,那就是要求自己的女人聽話。

而每個女人可能都會有兩個弱點:心中所愛(未必是丈夫,很有可能是自己,或者是情人),除此以外,就是孩子了。

馮若昭那樣的聰明人,不得不為了從小養大的朧月公主而屈服,說來也是一種宿命,因為她從未將心放在那冷血薄情的皇帝身上,沒想到有了甄嬛的女兒伴在身邊,也就無法繼續習慣長年的寂寞了。

就如同齊月賓(端妃)這般的女子,看她痛失生育的能力,或者疼惜溫宜公主的感情流露,不免為她早年那樣的絕望傷心而難受,我竟也能和她一起恨著。

皇帝終於收拾了年家,年羹堯自裁,年世蘭撞牆自盡,當齊月賓(端妃)冷言冷語評論的時候,讓人不禁認同之外,也有些「兔死狐悲」的感慨。

懷著點愧疚,又有些安撫,更多的則是畏懼天下人的悠悠之口,皇上給年世蘭留了個「敦肅」的諡號,追封為「敦肅皇貴妃」。

齊月賓多年受到年世蘭的迫害,還有帝王長久的冷遇與漠視,不免說了點貌似苛刻卻又切合無比的評論,卻更提醒了甄嬛許多後宮真實的面貌。

同時,甄嬛也從中感受到強烈的警覺,最多的是畏懼皇家的涼薄。

在某些方面,齊月賓(端妃)與馮若昭(敬妃)是非常類似的,她們各自收養了一位公主,也都非常疼愛小孩。

可只有一點不同,齊月賓是同情溫宜公主的處境,而馮若昭則是為求排解自己的孤單寂寞而接受了朧月公主。

馮若昭是個聰明又自私的女人,她早就看透了皇帝的冷酷無情,偽裝自己很高興被太后與皇上母子所利用,卻又恐懼萬分,只得為自己尋找下半輩子的出路,畢竟她年齡較長,沒有子嗣可以依靠。

因此,當皇后故意挑撥離間,馮若昭上鉤了,她明知不可為,仍舊背叛了這樣脆弱的同盟,卻是為了得著甄嬛的女兒朧月公主。

馮若昭從來不是個壞人,她的人生是灰色的,這一段自白說得使人動容,也惋惜她滿腔的悲情。

她說自己數遍了自己那冰冷宮殿的每一塊磚,每日每夜撫摸著就覺得孤寂無比,在這讓人寒心的後宮裡面,或許皇帝的「寵」並不能帶來任何溫暖,反而是日以繼夜的恐慌與害怕。

馮若昭的出身,限制了她懷上龍胎(甚至使她不孕),也在年家的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完全被天子侷限了任何得「寵」和家族發展的可能性,只能過著擔驚受怕又缺乏保障的日子。

那麼,在朧月公主身上得著的一點溫暖及母愛的滿足,也是可以理解的了;甄嬛明白「君恩如流水,匆匆不回頭」的感受,馮若昭同時說自己「終日懸心,寢食難安」,深怕失去公主的同時,還要遭到甄嬛的報復,使人不由得深感同情。

慈母之心,真可教人盲了眼睛,矇了心智,馮若昭背叛甄嬛的理由,真的相當無奈,就如她當初給皇上當眼線那般,縱然看似滿面燦然笑容,心底徒留悲愴而已。

每當回憶起馮若昭(敬妃)說「後宮中的女人過得好或不好,都是如此一生罷了」,就不免為她心疼。

「忍辱保身」的馮若昭,還有那暗中故意透露給甄嬛許多消息,希望甄嬛與馮若昭展開惡鬥的皇后,訴說著後宮可怕的鬥爭手段。

上圖就是甄嬛後來成為「熹貴妃」之後,甄嬛時常找馮若昭過去「相商」的圓明園碧桐書院。

有一個問題或許又出現了:既然欣嬪(當初的欣常在、欣貴人)已經效命於甄嬛,為何甄嬛努力抬高齊月賓(端貴妃)和馮若昭(敬貴妃)的位份,反而不給欣嬪太多機會呢?

講難聽點,那是因為欣嬪太「不聰明」且真的對皇帝有感情。

只要看過皇上駕崩那一段劇情的內容,如果仔細瞧瞧,跪在最前面哭得最慘的妃嬪,也就是欣嬪了。

可惜,這樣的女子就算可以當朋友,卻不能成為同盟,這也是甄嬛始終與欣嬪保持距離的原因。

而對於馮若昭,或者齊月賓呢?

甄嬛努力拉攏她們,不僅是因為這兩個女人太聰明,也為了掌握後宮,使皇帝駕崩之後的朝局得以穩定開展,朝向她所設計的方向前進

馮若昭有了朧月公主,是甄嬛犧牲親生女兒當籌碼的要件,馮若昭自然會盡量幫忙甄嬛,因為愛這個女孩,她很清楚:只要甄嬛倒了,朧月就危險了;一旦幫助甄嬛,朧月與自己必然有相當的好處。

因此,無論甄嬛想怎麼做,頭一個跳出來贊同的,就是馮若昭了。

這時齊月賓(端貴妃)的存在,相對於甄嬛來說,也就少了點把柄,而需要盡力示好或威逼。

當然,齊月賓是對甄嬛有些不滿的。

為何甄嬛不許後宮女子(包括她們幾位貴妃)去見皇帝,得問過太醫(甄嬛的手下衛臨,後來的太醫院院判)?

明眼人如齊月賓,早就看出甄嬛是想對皇上動手了,馮若昭自然也瞧得清楚,只不過後者不會說,而前者是不敢說。

齊月賓是真的愛過天子,餘情未了,使得她對於甄嬛處置後宮,並且打算讓帝王那樣孤單死去,還將保密工夫做到這樣滴水不露,肯定是鐵了心要動手弒君,覺得有些冷血。

不過馮若昭對皇上沒有感情,齊月賓則是對於意圖弒君的甄嬛心生不滿,但兩名貴妃更恨帝王冷血,所以最後出現的情況是:兩名女子默然妥協。

妥協除了是表態效忠,更是共同的報復,而且同時讓她們三人得以安穩度過後半生。

上圖的馮若昭怒瞪齊月賓,是因為後者點出關鍵,齊月賓始終不願摻和這些醜惡之事,馮若昭卻深怕惹惱甄嬛,甄嬛或將被逼得不得不對她二人動手封口,所以當下不免緊張起來,那眼神的變化演得真是好啊。

請看下圖,那是帶了點畏懼和妥協的神情,齊月賓始終還是對這種做法不贊同,決定配合甄嬛保持緘默,只是為了心底對皇上的那點長年累積的怨恨所致。

默不作聲的態度,努力表態以示聯盟,齊月賓的心情是複雜的,女演員的演技也是極度優秀的,表現在眉端眼間,那細緻的變化全都是說不盡的好戲。

甄嬛太過於精明,也早就學會了算計,就算齊月賓對她的某些作法有點不滿,仍被很快安撫了下來。

或者可以說:弒君行為,罪惡滔天,誰參與就是掉腦袋的連帶下場,齊月賓被甄嬛的狠辣所震懾了,不得不婉言表態,也是為了自保。

不管如何,真正下手毒害皇帝的女人是葉瀾依(寧嬪),劇情走至最後,葉瀾依割腕自盡,就算有人查起此事,甄嬛也能將謀殺全推到孤身入宮的葉瀾依身上。

死人無法說話,用言語氣死人也是一種查不出結果的好方法,至於被甄嬛一手扶持的乾隆皇帝,又怎麼可能砸自己的腳來揭開這樣的疑案? 

因此,甄嬛安心了,馮若昭(敬貴妃)安心了,只有齊月賓(端貴妃)有些心虛。

此劇宣揚的是什麼?愛情嗎?女人的復仇麼?我看都不是。

一個出軌女人最後卻做了皇太后,似乎好人無好報,惡人有厚報,表面上和道德理想相去甚遠,可是對照一下其他後宮滿身血腥的女子,馮若昭或齊月賓沒害過誰,頂多就是甄嬛對於那些害過自己的人個別復仇,並且復仇成功罷了。

但也要想想:甄氏為了自己的安全而讓四阿哥即位、弒君和許多復仇,其實是因為她失去的更多,甄嬛是故事中徹徹底底的失敗者,親生女兒得交由馮若昭撫養,親生兒子弘曕得送去宮外的果親王家過繼,就算有馮若昭和齊月賓當養老的後宮伴侶,這兩個女人卻不會把她當成朋友。 

三個女人的對話,或者最後相對無言,僅能牽手以示同盟,這樣的戰線打開,甄嬛也就順利弒君得手了。

請注意這些人的神情,齊月賓那低頭委屈的表情,馮若昭撇開臉哀怨的神色,志得意滿的甄嬛那嘴角微微的笑意,訴說著她最後的殘酷勝利。

以及她的失敗:就算手牽在一起,齊月賓心中彼此有了芥蒂,甄嬛肯定是必須留個心眼了。

無論如何,封建社會的帝王後宮是不該存在的,這就是此劇倡導一夫一妻和樂融融的重點。

一夫一妻制是多麼的必要,劇中小三、小四至廿八個女人之流,實是禍國殃民的腐敗問題,想要成為種馬般的皇帝周旋於許多老婆之間,一個不小心就會被小老婆奪權不說,可能幫別人養兒子還懵然不知,更嚴重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男人可得慎之、戒之啊!

其他內容請參照: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一)雍正一朝的歷史設定和小說差異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二)後宮中皇帝的廿五個女人們:舊社會一夫多妻、滿漢矛盾與封建王權的惡果!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三)皇帝這個扭曲的人物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四)甄嬛這個女人的愛恨情仇、爭權奪利、派系鬥爭,以及她的心境轉變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五)愛新覺羅‧允禮從果郡王變為果親王的悲哀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六)華妃一黨:美豔兇悍的華妃、馬屁精麗嬪、耍花招的余鶯兒、忠心的頌芝、最狠毒的曹琴默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七)皇后一黨:最壞的皇后、最蠢的齊妃、最小心眼的瓜爾佳‧文鴛、最厲害的太后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八)皇后一黨:最可悲的安陵容,後宮趨炎附勢的女人,還有劇情幾點不合理與不符史實之處

《後宮甄嬛傳》觀後感(九)沈眉莊和溫實初的戀情,還有沈氏的身家解說

(代ROSY貼,待續)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6456008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03:46 【udn】 購買前先比價!購買 未滿 同歡 無恥比價

 回應文章

13
2018/03/12 10:58

" 每個男人都有一條堅持的底線,那就是要求自己的女人聽話。"



雖然文章分析得不錯但這一句我怎麼看都覺得不對勁......這句跟皇上的心態一模一樣的話語,怎麼講的好像某種不變的道理?



如果不懂得尊重對方是獨立的個體這件事,就算一夫一妻也不會得到幸福的吧.....

(felixray107@hotmail.com)

有個疑問
2017/03/07 00:23
請問沈眉庄若照著皇帝跟太后的棋局走下去,下場會跟華妃一樣,指的是哪方面呢?

asd20344
本文似乎有些許出入?
2013/03/21 20:00

此文過了有些日子,直到最近第四度把甄嬛傳看完後才發現大大寫了觀後感

只是大大寫的本文和我理解的似乎有些許出入,能否請教?

我感覺端妃所指的應該直接是甄嬛,而非有想到安陵容

畢竟安陵容那時還未投靠皇后吧(投靠皇后應該在21集被發現扎小人後)

更何況端妃已明說了「當我第一次看見她的臉」


小汀
關於敬妃
2013/02/19 00:23
謝謝版主精闢的分析,不過敬妃的部分有些問題,在這邊做一點回應。


敬妃之所以無子,不是皇帝和太后不讓她生,他們應該算是「默許」。


在小說中,有很明確的提及,但電視劇把那句真相大白的內容砍掉了。敬妃在舉發槿汐一事後,遭皇后背叛,意圖引起她與甄嬛之間的嫌隙與鬥爭。在甄嬛私下找她來時,除了表明願讓瓏月在敬妃身邊待至成年外,其實還講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就是為何敬妃多年「無子」。


在講完這件事情後,敬妃大徹大悟,才從似乎是老好人的嬪妃、皇后、甄嬛都不得罪的狀態下,明確的站到甄嬛這邊,其實就是因為皇后的緣故。


當年她入府(小說中是入宮),因為位份低,還不能擁有自己的住處,自然是要與其他嬪妃一起同住,皇帝他們原本似乎並未打算讓敬妃與華妃同住,但皇后刻意將敬妃安排到與華妃同住。雖說好像只住了一年,卻因受到歡宜香之故,無子,後期也因為年事漸高,皇帝身邊新人輩出,致也沒什麼機會生子。


這點從麗嬪和襄嬪的身上也可以發現,麗嬪位份高,卻也是一直無子,也是因為她初入宮時,與華妃同住,受歡宜香之影響。而襄嬪出身低,也是華妃提拔她的,自然也是同住,然襄嬪因為位份較低,住的比麗嬪遠一些,才有了懷孕機會,可卻難產,端妃也有提及,襄嬪「懷的不是時候」,當時難產,差點生不下溫宜公主。


甄嬛識破了這點,除了以朧月做拉攏外,更是一擊擊破皇后藏多年的真相,此真相一出,敬妃是再不可能與皇后聯手,因無子飽受冷暖、寂寞空虛,更是讓她對皇后深惡痛絕。


這邊在三妃發覺「皇后殺了皇后」後的討論中就可以發現,敬妃是恨不得立刻拉下皇后,從她的反應、語氣、和激動的行為就可以得知,端妃當年遭皇后陷害送安胎藥,自然也厭惡皇后,只是事情尚未明朗,沒有把握前,絕不出手。


小說中的敬妃,有問甄嬛皇帝是否知曉此事,但甄嬛做了隱瞞,她有所顧慮,只是我現在已忘了她當時顧慮何事。


我覺得這段很精彩,只可惜電視劇中刪除了這幾句台詞,只能讓觀眾自己去臆測為何敬妃有此大的轉變?只是為了擁有朧月而討好甄嬛?敬妃是個明理人,她也很清楚朧月遲早會回到甄嬛身邊,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我想單單只是朧月還不足以讓她決定徹底站在甄嬛這個戰線,一同扳倒皇后。

chen
.~
2013/01/30 18:10
版主好細膩
平時看戲都不會看到這麼多的

時代所成劇中人物都是可憐人
但還是最不欣賞浣碧的為人

mim
2012/12/01 15:10
小人愚鈍,
下手毒害皇帝的是葉瀾依(寧嬪),其理由只是為允禮報仇如此而已嗎??

人妻
關於苦命、重情義、正直的眉庄
2012/06/17 21:22

謝謝版主的回覆與討論。確實,許多情節電視劇改編嘗試把小說情節改得更順暢更合理,

端、敬、欣三人,都是很聰明又非常果敢的女人,思慮周密且一旦做出決定就絕對不會有任何猶疑。我自己私心真的希望這三人雖然最後受甄嬛脅迫,後半生都要活在甄嬛的勢力掌控下,但仍希望她們都可以逃過接續的鬥爭,有個好的晚年。當然,電視劇演得比小說描寫得維妙,在小說中,端妃對皇上的情感原本是有另一個角色名為貞一夫人才有的,小說裡的端妃有女溫宜萬事足,對皇上沒有任何難了的情感,相信她的避世甄嬛也早習慣了,她突然像敬妃那樣熱絡才讓人奇怪。至於欣妃,我覺得她是在甄嬛面前樂於被利用,也特意表現她心直口快的那一面,甄嬛未必真的覺得她不聰明,而是覺得欣嬪勢力不大地位不高,該給的優渥給了就是了。其實甄嬛就算想拉拔欣嬪也使不上力,端敬二妃早就協理六宮,位份崇高自然需要特別禮崇,欣嬪這個比較年輕又沒有背景勢力的小資女,她該給的小主管位置都給盡了,她也知欣嬪如此也無所怨啦。

至於苦命的眉庄,可惜命薄太早走,否則留下來,按照小說中所寫,眉庄生的是男孩的話,對甄嬛踏上皇太后的路其實才是一顆大石子。畢竟眉庄的母家從未垮台,家勢背景雄厚。假設眉庄活著,後期演的甄嬛代替皇帝批閱奏摺掌管朝務、接著為報仇長期密謀毒死皇帝這樣的事,正質善良的眉庄不知道能否忍受,而不跟甄嬛翻臉。總覺得若眉庄還在,雖然會因為溫實初的事苑怪皇上,但未必會與性格大變的甄嬛連手,說不定眉庄才會成為甄嬛第一個要除去的人。

我對這篇有所感是因為自己對敬妃這個角色個性的自我投射最大,倒顯得太入戲,請別笑話。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6-18 01:54 回覆:

回覆前一篇花了不少時間,本來想睡了,一看還沒回答完,只能挑重點說說。

原著小說的後宮人物非常多,就連品秩也多得嚇人,我記得小說背後一頁的位份排起來就有四十級,所以鬥爭激烈無比,看第一遍的時候還得努力回憶到底皇上有多少個女人,而這些女人又有哪些位份,這也是當初不得不買書的原因之一,哈。

小說的描述比較空泛,有許多人物看不出性格,或者合縱連橫的動機混亂,譬如胡蘊蓉的反覆,或者恬嬪的想法,亦或是曹琴默更多種手段,簡化了也好,否則就算兩百集也拍不完。

馮若昭是非常聰明的女人,倘若她不在乎親情,那麼要掌控她就不容易了,在這方面沒有生育能力的女人是很可憐的,要麼就去伴青燈古佛,要麼就任人宰割,所以齊月賓努力爭取溫宜公主的背後,說來動機也就這麼簡單,也有些可悲。

您說的關於欣太嬪的結果,正是個人心中所想,所以當初標題我就特別寫為「不得不聽命或依附」,這三個女人皆是如此,欣太嬪認清時勢,最後與馮若昭都窩在甄嬛身邊,主要是自保。

但不可否認:三個女人裡面,就她沒有孩子,而馮若昭和齊月賓都有了養女,欣太嬪除了跟隨甄嬛,沒有任何籌碼,同樣缺乏任何助力。

如您所說,沈眉莊倘若活下來,或許有可能對於害死皇帝不太贊同,但是得考慮一個問題,因為在電視劇她生的是女兒,假使如小說中那樣蹦個兒子出來,那麼兩人勢必會成水火,就算她們不想鬥爭,更得為了小孩而各自抉擇,但一切的可能性已經消失,沈眉莊並未成為太后與皇帝的附庸,過去能為了甄嬛做了那麼多,所以在沒有利害關係之下,衝突或許有一點,可也絕對不會翻臉,別忘了,沈眉莊也恨皇上,而甄嬛除了幫允禮復仇,某種程度上同樣算是為沈眉莊之死來進行報復。回顧一下,沈眉莊之死,起因不就是滴血驗親那破事麼?

原因呢?就是甄嬛沒意願讓自己的兒子去當皇帝,就這麼簡單。

順便說說續集,最近好像流瀲紫要出書了,我還沒開始閱讀,也不確定是否要購買,只希望別走老套路,因為這個題材自她得獎之後就被寫濫了,或許日後聽聽朋友的讀書感想再決定吧。

謝謝您多次留言,能激發個人如此強烈的打字意願的網友不多,但由於我最近比較忙碌,一星期僅能上網一回,挑燈趕著打完也是為了早點回答的緣故,在此感謝您的耐心討論,還留下這麼多有趣的觀點。

晚安。


人妻
端妃、敬妃、欣嬪
2012/06/06 14:22

其實這3個人都是宮裡的老人,

端敬二妃是因為母家有勢力撐腰,本身又夠聰明,可說是天資聰穎的富二代,在后宮這個職場中當然有其屹立不搖的根基在。光是文中講的敬妃可以在初期與黃帝聯手,後期倒戈跟甄嬛聯手,這種騎牆派還能屹立不倒,可見母家勢力與自身條件都很好。

端妃則是母家勢力、自身聰明、加上人格端正,光看她可以在年世蘭失勢後安排小太監去侍奉,還能讓小太監自願頂罪,讓甄嬛順水推舟了結年世蘭,就知道她在宮中有一定勢力。端妃話不多,但是每次講話總是字字千金完全達到目的,就知道這個人有多可怕。小說中端妃對溫宜公主是真心疼愛,並非同情,且小說裡的溫宜公主最後選擇嫁給甄嬛的哥哥(這個角色在電視劇裡面沒有),因此端妃看著溫宜公主的面子絕對會選擇與甄嬛合作。

至於欣嬪,這個人若在現代企業來說,也可稱得上辦事得力的幹才,之所以位份低,多半是母家勢力並沒有給她足夠的支撐。戲中有演出扳倒安陵容一家,就是欣嬪的母家私下去蒐羅告發的;因此才會演到欣嬪快人快語跑去甄嬛面前嚼舌根。小說中的欣嬪也是這樣快人快語,辦事效率極快,甄嬛每每想要對宮中放出八卦風聲,都是請欣嬪去到處講,而非電視劇裡演的都是透過槿汐(事實上槿汐個性與地位不合適做流言散佈者),可見欣嬪辦事效率之高。

端、敬、欣  3人最後都成了甄嬛皇太后位置時的黨派鞏固者,也都會有很好的晚年。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6-17 11:25 回覆:

謝謝您的留言,差點漏了這一篇,許多方面的見解相當有趣。

您所說的多數屬於小說的內容,而電視劇裡面省略了這方面的描述(也有可能是審核時剪了這些片段),因此齊月賓和甄珩的故事就沒能讓觀眾看見,個人在〈《後宮甄嬛傳》觀後感(八)皇后一黨:最可悲的安陵容,後宮趨炎附勢的女人,還有劇情幾點不合理與不符史實之處〉也提過,那同樣使得安陵容去天牢給甄遠道放老鼠的鼠疫謀害片段變得有些奇怪。

然而說到企業或者工作方面,個人覺得比較沒有可比性,因為職業是同工同酬或勞心勞力的生活一部分,上班不會害誰丟了一條小命,或者看見別人的死亡,這齣戲與其像很多人說的是所謂的「職場寶典」,還是姑且視之為戲劇就好,畢竟現在廿一世紀的華人世界僅有二奶或小三,而不會有那樣龐大的後宮妻妾。

欣太嬪(欣常在、欣貴人、欣嬪)的戲分太少,她依附甄嬛起於和瓜爾佳‧文鳶的鬥爭,單看她一開始就流產的情節,她的脾氣與華妃不合,小產肯定是皇后(烏拉那拉‧宜修)下的手,那麼會如同馮若昭一樣依附甄嬛,也在情理之中。

再看前面的情節,皇帝沒找上她聯手在後宮對抗年世蘭,卻為何要挑選馮若昭?身家背景有關係,人的聰明與否也有關,就這麼簡單。

至於齊月賓是否真的「會有很好的晚年」,個人覺得未必,原因在這篇文章的最後幾段說了,甄嬛以壓迫的手段來對付她,兩人少了小說裡面的脆弱姻親關係,甄嬛最需要防範的也是她,馮若昭有了綰綰(朧月公主),欣太嬪不夠聰明,那麼最後幾幕稱病臥床而不去見甄嬛,就是齊月賓的最後抗議了。

設想一下沈眉莊的角色,肅喜去放火,她怎麼幫甄嬛?把自己燙傷,還不讓傷口結痂順利,除了是為了要多見溫太醫幾次,以償思念和單戀的心願,更是要幫助甄嬛踩死年世蘭,這種決心沒有誰能做得到,這種友誼也不可能在馮若昭等三人身上看見。

因為馮若昭和齊月賓把甄嬛的狠辣看得非常透徹,馮若昭不會與她為敵,而欣太嬪沒那個能力,齊月賓則是心寒了,乾脆避開風口浪尖,與甄嬛拉遠距離。

說到害人之心,或者同盟手段,至少在這一點方面,齊月賓是沒有改變態度的,她永遠會選擇孤獨不群的生活方式。


。璽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
2012/05/16 22:50

裡頭我最看不上安陵容。

這部戲是近幾年來非常值得一看的好戲。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2-05-26 13:34 回覆:

其實安陵容也是個可憐人,自暴自棄給皇后利用,最後毀了自己。而我最瞧不起浣碧,甄嬛沒欠她什麼,這種妹妹太無恥!

頗有同感。愛你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