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物料管理-JIT(Just In Time)到底行不行(2)
2013/04/17 08:00:40瀏覽2332|回應0|推薦0

羊毛出在羊身上

撇開JIT的時代背景不談,若僅單純以成本考量,零庫存所省下來的成本可能並沒有真的消失了,而是偷偷地藏在其它地方:

實施零庫存管理時,是執行此策略的公司,使備料不再放置於庫房裡面。實際上是轉而存放在供應商的庫房當中,或是存貨是在運送的路上。公司法第一章第1條即清楚載明,「公司以營利為目的」。所以不必懷疑,虧本的生意不會有人想做的。供應商必須在報價時,將被客戶轉嫁的庫存成本,再加入價格當中還給客人,以維持應有的利潤。即使轉嫁效應沒有立即出現在當次報價當中,也可能會出現在下一次的價格裡。採購人員應該重新執行成本價格分析,研究除了價格以外,交期或其它條件是否被偷偷地改變了。

此外,因為執行零庫存之程序,供應商交貨的過程也要達到零缺點(或者縮小到可容忍的程度),否則可能一個閃失,生產線就面臨斷料的問題,得不償失。比方說,發生因為船運、關務的延遲,影響預期到貨的時間(請注意:無論雙方同意的運送條件是FOB或C&F/CIF,貨物上船後的延誤有很多原因會被歸屬於買方責任的)、產品無法通過進料檢驗(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料件短缺/錯誤...等無法事先充分預期之問題。因此,如果公司有成本觀念相當好的人,建議零庫存的風險成本是應該被仔細計算的。

老話一句,物料管理應通盤考量採購及風險成本;若物控與採購這兩個業務是分工進行的,則應該增加兩部門間的溝通,注意零庫存所省下的成本是否有轉嫁到其它地方的現象,以免抓龜走鱉,徒勞無功。

總結:

JIT的零庫存理論,是一個不錯的觀念,但不建議直接套用在不同時空背景、不同供應鏈生態的公司上。考慮與供應商協調直接寄貨於自己公司的庫房裡(Consignment Stock),並依照實際領用狀況付款,可以減輕存貨壓力、又能降低原物料接收前可能的風險,或許是另一種零庫存(財報零庫存)的解決方案(註:還是得精算倉儲管理成本及供應商轉嫁的成本)。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terial&aid=75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