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78.《大戴禮記‧祭義.曾子大孝》析譯
2011/03/16 14:18:00瀏覽23048|回應1|推薦45

《大禮記祭義.曾子大孝章》析譯 2012/12/24

曾子畫像

原文: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公明儀問於曾子曰:「夫子可謂孝乎?」曾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以道直養者也,安能為孝乎?」

身者,親之遺體也。行親之遺體,敢不敬乎?故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災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鮮香,嘗而進之,非孝也,養也。君子之所謂孝者,國人皆稱願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養。養可能也,敬為難;敬可能也,安為難;安可能也,久為難;久可能也,卒為難。父母既沒,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也。夫仁者,仁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禮者,體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彊者,彊此者也;樂自順此生,刑自反此作。

夫孝者,天下之大經也。夫孝,置之而塞於天地,衡之而衡於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孝有三:大孝不匱,中孝用勞,小孝用力。博施備物,可謂不匱矣。尊仁安義,可謂用勞矣。慈愛忘勞,可謂用力矣。

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懼而無怨;父母有過,諫而不逆;父母既歿,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謂禮終矣。」

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傷瘳,數月不出,猶有憂色。門弟子問曰:「夫子之足瘳矣,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何也?」樂正子春曰:「善如!爾之問也。吾聞之曾子,曾子聞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養,人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可謂全矣。』故君子頃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憂色。」故君子一舉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舉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徑,舟而不遊,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己。然後不辱其身,不憂其親,則可謂孝矣。草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

主旨:論析「孝」之原理、內容、行實和終極,闡述孝親的意義、目的和方法,以弘揚孝道,提昇全民倫理意識,發揚教育功能,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慎終追遠,紀念而不拜;小心要賣金的人之伎倆

引言:信念帶出我們的語言,就代表我們未來的命運。言語的力量不可挑釁,人說出的每句話,如果未透過學習加以調整,都會造就自身負向的命運。親子關係良好,人際關係方有可能良好,才可能擁有財富,得到幸福。當生命最原始的點──孝順、慈愛──得到滿足的時候,所有事物的意義和價值方得以顯現。

            孝字是怎樣形成的?孝字有什麼涵義?在金文中孝的字形也大都是由表示老與子的形體構成。最初之意是年輕人攙扶族中老者,孝的對象相當廣泛,不僅有父母,還包括了祖妣、宗室、兄弟婚媾諸老等等。孝的道德,實際上是對老年家庭成員的尊重、敬愛、贍養和祭祀

《說文解字》老部:「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按孝字構形之「老」,古契金文即象老人形。從「子」在下。「子承老」緣形為說;「善事父母者」,又據而推闡。段玉裁注云:「《禮記》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謂畜。」徐灝箋云:「《釋名》曰:孝,好也。愛好父母如所悅好也。又引《孝經》說曰,孝,畜也。畜,養也。」之注與箋,引《禮記》與《釋名》,更就天道、人倫、社會責任,廣為發揮。而「孝」之訓義,於焉窺本。

《說文》:孝就是子承老也:先是自己做子女,父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自己接受了很多;這是受,即接受的承,從父母那裡傳承過來。等到自己成家立業,就輪到自己來付出,要贍養、服侍父母;自己還要傳遞、繁衍到下一代,生育繁衍後代,傳承下去。父母--子女--父母,每個人都在這樣的系列中變換著角色,完成子承老的奉、受兩方面任務。每一代人也都要這樣完成承的兩件大事。因此付出和接受,是孝子的歷史使命、社會責任、人生大事,也是人的道德根本。

中華文化精神落實於儒家學說。而「孝」道則為儒家學說的重心。《論語》「孝」字十八見,《孟子》廿七見。從「人之本」、「學之實」、「行之道」、「禮之歸」,皆結於「孝」!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以「孝」,顯揚其尊榮。與「悌」連言,實為一事之兩面。《論語學而篇》:「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孟子離婁上》:「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盡事親之道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萬章上〉:「大孝終身慕父母。」因此,凡人之修心養性,持身處世,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皆以「孝」為始基,亦以「孝」為終極。落實於踐履,都基於對父母的愛慕,這是萬物之靈人性的弘揚,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與歸宿。

20120331《菩提心要》以孝傳家 天下歸善

劉三講古~為什麼只能拜神明;紀念祖先,不能拜祖先?怕祖先勞累過度.....

劉三講古~為什麼不拿香?人類的歷史發展到最後是,燒香歸燒香,壞事照做,不懺悔省思

龍德 上師:折蓮花、燒紙錢有用嗎?

析譯:曾子說:「孝有三等:最高的孝行是使父母受天下人尊敬尊親之內容,落實於對人群社會之貢獻。即《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其次是品學兼優,不使父母蒙受羞辱「不辱」之事功,出於本身之格致誠正與修齊治平再往下是盡己之力奉養父母,不使凍餓嚴格言之,「養」才是「孝」的第一步。」將孝分為大、次、下三等:乃著眼於全民倫理之提昇,教育功能之發揚弟子公明儀問於曾子曰:「先生可以稱為孝了嗎似不足以知曾子?」曾子說:「這是什麽話!這是什麽話!君子所說的孝:能預先知道父母的心意而去做,父母有志願則主動奉行之,父母有過,則勸說曉諭,以歸於正道「諭」與「幾諫」,皆為求父母歸於道。我只是能奉養父母的人曾子稱其只是純孝養志,怎麼能稱為孝呢?」

人子身體是父母身體的延續推本溯源用著父母延續的身體行事,敢不恭敬嗎尊親以敬為始基?因此,日常生活起居指持身輕佻不端莊,就不是孝;服事君主指待人不能盡心竭力,就不是孝;做官處理政務不恭敬嚴肅指處事,就不是孝;對朋友不誠信,就不是孝;身赴戰場表現怯懦無勇,就不是孝分列五項不敬之過失。這五件事達不到,災難將及於父母(敘不敬之後果,敢不恭敬地去做嗎?所以烹調煮熟新鮮的美食,親自嘗過然後進獻給父母,這不是孝(之極境),只是孝之基本──奉養而已說明養親有別於尊親。君子所謂的孝,一國之人都稱讚羨慕其父母親說:「幸福啊!有這樣的孩子!」那才是所謂的孝與《孝經》首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理實一貫

民眾之基本教育是孝孝是人性的覺醒,是教育的本源落實於具體行為是奉養「養」的層面極廣,層次多。物質生活的供奉是養的基層,也是最重要的一層。凡「不顧父母之養」,則不足以言任何層面之孝衣食物質之奉養易,舉止容儀之恭敬難(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外在舉止容儀之恭敬易,內在居心情緒之安詳喜樂、自然怡適難子夏問孝,子曰色難)養親怡適短暫易,恆久居心樂養難親存恆久樂養易,親歿慎終不辱難。子女在父母去世之後,若猶能一如其生前,謹慎其一切行事,不留給父母惡劣名聲,則可以說是能終身孝而不變了「孝的最後考驗是卒」。「卒」是親歿之後事。包括治喪之禮,安厝之事,持身之行)(以層遞法,推闡「養」之全程:就「養」之難易層次,推闡「孝」之終極。說到仁德,就是從以孝存心,施愛於父母開始(孝就是仁的始基;義者,從行孝得宜開始孝就是義的根植;忠者,從言行合乎孝道開始孝就是忠的提昇;信者,從篤信孝道開始孝就是信的擴展;禮者,從實踐履行孝道開始孝就是禮的踐履;行者,從實踐力行孝道開始孝就是行的規範;強者,從自勉行孝開始孝就是彊的動力)(闡明孝之精微義旨:諸德皆以孝為體現的焦點。人性的植基,道德的實踐,生命的永恆奮進,都必通過「孝」而展現。身心的和樂、人生之喜悅幸福由順從孝道而生,身受刑戮、災禍由違反孝道而起孝為立心修身之本;肯定「孝」之正反結果,蓋理之必然也

說起孝道,它是維繫天下之重要綱紀倫常,是恆常不變的肯定孝為天下之重大常規綱紀。說起孝道肯定「孝」之功能超越時空,既創立它則可使之充滿於天地之間靜態之孝道充塞天地將它擴而大之,即可充塞於全世界動態之孝風橫被四海。施行於後世,則無一朝一夕能去之實施之孝行超越時間。把孝道推展至中國以外極遠處之東海,則東海之民以之為法則準繩。推展至中國以外極遠處之西海,則西海之民以之為法則準繩準確性超越。推展至中國以外極遠處之南海,則南海之民以之為法則準繩。推展至中國以外極遠處之北海,則北海之民以之為法則準繩。《詩經》云:「西方東方,南方北方,無不服於文王之德」,說的就是孝的教化引《詩經》以徵:孝為不變之真理,為順化天下的至德要道

孝有三種層面(「孝」是人生大事,是人倫之根基,是人格生命的全程,是現實生活的主導,因人之處境而有不同層面;但其本末終始,則任何人都可融貫):大孝天子之孝百姓念之不絕,中孝諸侯卿大夫士之孝為國立功,小孝(小民庶人之孝盡力於耕種。廣施恩澤德惠黎庶教民稼嗇、利用、厚生,四海之內各以職貢來朝,可謂無窮了(詳見《孝經‧天子章》)尊崇仁愛,是非各得其宜,可謂勞心又勞力了仁義為人性之本,道德修為之基,尊之安之,落實於篤行。詳見《孝經》諸侯、卿大夫、士章)敬愛父母,不辭勞苦,可以稱為用盡心力了

父母愛護子女,要欣喜接納(其聖潔無私而不忘謹慎恭敬。父母若討厭自己,要戒懼謹慎修身(虛心體念,而無怨恨之心。父母有過失,應委婉地以正言諍諫,但儘量不忤逆父母本諸良知而諍諫,虔敬而不作逆。父母去世,以哀傷悲慟之心治喪,奉祀祂們。以上四事要能總而全行,才善盡其事親之禮。」本諸日常人事,析言事親之道,平實入理,親切而啟人思

樂正子春下堂時摔傷了腳,好幾個月不出房門,且有憂傷的臉色(敘樂正子春行為之異常門人弟子問:「先生的腳已經好了,而幾個月不出門,還有憂傷的臉色,為什麽?」敘門弟子對異常行為之啟疑樂正子春說:「你問得好啊,你問得好啊。我聽說於曾子曾子聽說於孔子說:天地所生養的萬物當中,沒有比人更尊貴的。父母給予孩子完整的身體,孩子也要完整的奉還給父母的神明,可以稱作孝了。不虧傷損害其肉體,不侮辱自己,可以叫做保全完整了間接引孔子之言,以見全孝之道。所以君子一舉足之間,不敢忘記孝順父母。現在我忘記了孝道,(所以才會損傷了身體),我因此而有憂傷的神色自責忘夫孝道,因是以憂。一舉足之間不敢忘父母,一發言之間不敢忘父母。一舉足也不敢父母,所以走正道而不求捷徑,坐船而不游泳,不敢用父母留下的身體作可能危害到的事情。一發言也不敢忘父母,所以傷人的話不會說出口,也不會惹得別人用憤恨的話說自己,不會侮辱到自己,不會羞辱到父母。這些可稱為孝了。樹木按照時節砍伐,禽獸按照時節獵殺。」孔子說:「砍一棵樹,殺一頭獸,不以正當的時節,都違背大孝之道。」附言:孔子孝道之及物。「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仁者,無不愛也」,仁民、愛物及親親之擴充,是間接之孝道)(樂正子春傷足不出,推闡孝道之多面,立基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之理念,推而至「不辱其身」、「不憂其親」,俾得「全生」「全歸」之大孝

 

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本章曾子曰的內容,一直由首段通貫至後面的第六段。全文分為七段,從深淺遠近,高低上下,論析「孝」之原理、內容、行實和終極。對照《孝經》論列,可以相互發明,中華文化之孝道亦可由此通觀矣。

首段:曾子之啟示及與公明儀之答問,闡發說明「孝」之行為實踐

首段也是最重要一段。後此六段只是以此段為中心,在「大孝」的涵義上,從深淺遠近,各個角度加以補充詮釋。內容分三層:

()將孝分為大、次、下三等:乃著眼於全民倫理之提昇,教育功能之發揚。

1.「尊親」內容,落實於對人群社會之貢獻「不辱」事功,出於本身之格致誠正與修齊治平。嚴格言之,二項去「子承父」都有一段距離,「養」才是「孝」的第一步歐陽修瀧岡阡表〉引其父言「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真千古沈痛語。

2.如能易為:「孝有三:大孝尊親,至孝不辱,純孝能養。」則旨趣更豁然。《孟子離婁下》:「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五種不孝,養居其三。可見「養」之於「孝」之重要。

()曾子稱其只是純孝養志

公明儀問:「夫子可謂孝乎?」似不足以知曾子曾子:「君子之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則可與《論語里仁篇》:「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相融通。「諭」與「幾諫」,皆為求父母歸於道也。

《孟子離婁上》:「曾子曾皙,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此即所謂「先意承志」。

二段:尊親以敬為始基

「敬」,本出於「苟」,「苟者」,《說文》訓「自急敕」。契金文源於矢形,原始為警覺戒敵,引申為持身肅慎,處事竭力,待人虔誠。綜而言之,就是具完美品格的人。敘述由內而外,迴旋照應。《說文解字》「苟」部:「敬:肅也。從ㄆ苟。」《段玉裁注》云:「肅也者,持事振敬也。心部曰:忠,敬也。戁,敬也。……恭,肅也。惰,不敬也。義皆相足。」

()推本溯源:人子身體是父母身體的延續

《孝經》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分列不敬之過失、後果

「居處」指持身,「事君」「朋友」指待人。「蒞官」「戰陳」指處事。「莊」「忠」「信」「勇」,皆「敬」之行實,義可通貫。

()說明養親有別於尊親

1.「烹熟鮮香,嘗而進之」,為孝之基本。

《說文》「食」部:「養」:供養也。從食,羊聲。字從食立義。原始應為飲食之供,甘旨之養。推而為衣住行等生活之全面,雖非孝之極境,要不可謂為「非孝」。孟子亟言「不顧父母之養」為不孝。下段亦明言「孝」,其行之曰「養」也。

2.「君子所謂孝者,國人皆稱願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與《孝經》首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理實一貫。

三段:從各種層面闡發「孝」之內涵:特示孝為民之本教、行養之難能、仁義之落實、樂刑之自出

    ()孝為民教之始,落實於行則是「養」

「養」的層面極度,層次更多。物質生活的供奉是養的基層,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層。「養生送死無憾,王道之始」,自然也是「孝」之始。孟子強調「五十者可以衣帛」、「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七十衣帛食肉」。就是「孝」行之落實。反之,凡「不顧父母之養」,則不足以言任何層面之孝矣!

《孟子萬章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所以「孝」是人性的覺醒,是教育的本源。落實於「養」,可以貫通「孝」之終始,融合「孝」之全面。

()推闡「養」之全程就「養」之難易層次,推闡「孝」之終極

此一小段,論析精微,立意深遠。不出「大孝」之名,而「大孝」之旨即在其中。

1.養可能也,敬為難:衣食物質之奉養易,舉止容儀之恭敬難。

提昇「養」的層次,第一是敬,《論語‧為政篇》:「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按「色難」之「難」,說文引作「戁」,訓「敬也」。「色難」謂容色態度之恭敬也。

2.敬可能也,安為難:外在舉止容儀之恭敬易,內在居心情緒之自然怡適難。

《說文》訓「安,靜也」,即居家怡適自然。引申為心態之安詳喜樂、舉止容儀之恭敬乃外顯於人,怡然自適之心態內發於己,養親而自適,斯真難矣。《孟子‧萬章篇》:「大孝終身慕父母」,與此意通。

3.安可能也,久為難:養親怡適短暫易,恆久居心樂養難。

時間是一切價值的考驗。「大孝終身慕父母」,就是考驗「樂養」的持久。傳統謂「久病無孝子」,正面言應是恆久樂養才是難能的孝子。

4.久可能也,卒為難:親存恆久樂養易,親歿慎終不辱難。

「父母既沒,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也。」

「孝的最後考驗是卒」。「卒」是親歿之後事。包括治喪之禮,安厝之事,持身之行。

《孝經》十八章:「孝子之喪親也,不偯,禮無容,言不交。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簋簠而哀戚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厝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論語‧學而篇》:「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親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孝經》十六韋:「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闡發說明孝之精微義旨:諸德皆以孝為體現的焦點。人性的植基,道德的實踐,生命的永恆奮進,都必通過「孝」而展現。

這一小段修辭奇特曲折,頗難直解。析分內涵,亦自瞭然。「仁」與「義」屬於人性秉賦,「忠」與「信」屬於道德項目,「禮」與「行」為規範之踐實,「彊」為踐屢之奮勉。如易為:

夫仁,孝就是仁的始基;義者,孝就是義的根植;忠者,孝就是忠的提昇;

信者,孝就是信的擴展;禮者,孝就是禮的踐履;行者,孝就是行的規範;

彊者,孝就是彊的動力。則可深入微旨矣。

()肯定「孝」之正反結果:

「樂」謂喜樂,即君子有三樂之「樂」,擴言之,亦兼指人生之幸福。「刑」謂刑罰,即刑不上大夫之「刑」,擴言之,亦泛指人生之禍災。「孝」為立心修身之本。順之樂自生,逆之刑自發,蓋理之必然也。

四段:總言孝為不變之真理、順化天下的至德要道,內容純是主觀的判斷,內容可析為三面:

()肯定孝為天下之重大常規綱紀:

《孝經》第一章,孔子提示曾子認識「孝」之真義:「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至德要道」就是「天下之大經」。也就是真理至道。

()肯定「孝」之功能超越時空。

1.功用性超越。夫孝:置之而塞於天地──靜態之孝道充塞天地。衡之而衡於四海──動態之孝風橫被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實施之孝行超越時間。

2.準確性超越:推而放諸四海而皆準。

()引《詩經》以徵:《大雅‧文王有聲篇》第六章原文云:「鎬京辟廱,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皇王烝哉!」詩之本義為美武王遷都鎬京,國人順服之辭,移以言「孝」之功能。

五段:分言孝有三層面──「孝」是人生大事,是現實生活的主導,因人之處境而有不同層面。但其本末終始,則任何人都可融貫。「孝」是人倫之根基,是人格生命的全程。篇首云:「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前已辨之矣。此又云「大孝不匱,中孝用勞,小孝用力」。「不匱」、「用勞」、「用力」,似難見真際。下云:「博施備物」、「尊仁安義」、「慈愛忘勞」,則稍可落實了。

()大孝不匱:博施備物,此天子之孝。

博施謂普施德惠於黎庶。備物謂教民稼嗇、利用、厚生。按《孝經》第二章:「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中孝用勞:尊仁安義,此諸侯卿大夫士之孝。

仁義為人性之本,道德修為之基。尊之安之,落實於篤行,

1.《孝經》第三章:「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2.《孝經》第四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此卿大夫之孝也」。

3.《孝經》第五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小孝用力:慈愛忘勞,此庶人之孝。

「慈愛」即「敬愛」。《禮‧內則》「慈以甘旨」,邱注:「慈,謂敬進之也」。謂躬親侍奉,不辭勞苦,《孝經》第六章:「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六段:析言侍親之道。內容,平實入理,皆人子事親之正規,本諸日常人事,親切而啟人思。

()父母之愛,聖潔無私:人子受之,喜而亦感。

()父母之惡,出於深愛:人子體念,戒懼慎修而不怨。

()父母有過失:子女本諸良知而諍諫,虔敬而不作逆。

《論語‧里仁篇》:「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孝經》第十五章:「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

()父母之喪:人生大事,孝子循禮哀祀。

《論語‧陽貨篇》:「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

()總言孝子之禮終。

「加之如此,謂禮終矣」:謂遞相增益也。此謂以上四事總而全行也。「禮終」者,謂終其事親之禮也。《論語為‧政篇》,孔子孟懿子問孝為「無違」。孔子樊遲詮釋其義:「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即此意也。

七段:樂正子春傷足不出,推闡孝道之多面。

此段內容主要立基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之理念,推而至「不辱其身」、「不憂其親」。俾得「全生」「全歸」之大孝。

()樂正子春傷足憂而不出,敘門弟子之疑問

1.樂正子春行為之異常:「樂正子春下堂而傷其足。傷瘳,數月不出。猶有憂色」

2.門弟子對異常行為之啟疑:「門弟子問曰:夫子傷足瘳矣。數月不出,猶有憂色,何也?」

()樂正子春之答疑,以明事之本,孝之全

1.間接引孔子之言,以見全孝之道

樂正子春曰:善如:爾之問也。吾聞之曾子曾子聞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養,人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小禮記》多「不辱其身」句;《氏春秋‧孝行篇》則為「不損其形」)可謂全矣。」

2.自責忘夫孝道,因是以憂。

()深言不敢忘父母,俾不辱身、不憂親以全孝。

1.總言君子之不敢忘父母

「故君子一舉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

2.析言不敢忘父母之真諦

A.「一舉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徑,舟而不遊。不敢以先父母之遺體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己。」

B.「道而不徑」,即《論語》「行不由徑」。謂「行路不取邪曲」,否則,與惡言出口同,足以辱身。

C.「舟而不遊」,謂濟渡必藉舟揖不涉水遊過。否則,冒險,與忿言及己,貽親憂也。

3.結言不辱身憂親之全孝

「然後不辱其身,不憂其親,則可謂孝矣。」

《孟子‧離婁篇下》:「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傳統謂「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辱身、憂親,不足以言孝。故結言全孝之道如此。

()附言:孔子孝道之及物

「草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伐一木,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

此一小段頗嫌贅附。《小記》則夾入第三第四段之間,益不倫矣!孟子云:「仁之實,事親是也」。又云:「殺一無罪,非仁也」。「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仁者,無不愛也」則「仁民」、「愛物」及親親之擴充,亦即間接之孝道。故草木不以時伐,禽獸不以時殺,皆違大孝之道,故孔子言如此也。

題解:本文選自《大禮記》孔子「祖述,憲章」,以繼承周公,發揚中華文化傳統為一生志業。除董理六經,還特別以孝道精蘊授之曾子。自天子以至於士庶人,依其身分,示以「孝」之大旨。下及「三才」, 「孝治」,終至「事君」、「喪親」,系統貫聯,全面闡述孝道真諦。結語是:「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曾子敬承孔子遺教,精意條理,便成了一部闡揚孝道最完備的鉅製──《孝經》

門更將孝道精蘊,凝煉、推闡,完成了這一傳世不朽名篇──曾子大孝〉,今收存於世《大禮記》中,而《小禮記》中亦有收錄,唯內容略有差異。本文標題為「曾子大孝」,似出於曾子矣。然末段記樂正子春傷足,樂正子春既為曾子弟子,則所記應出於曾子門人後學也。

作者:古之所謂記,與傳同,均為附屬於經,作為補充和說明之資料。記:有即附於經文之後,不另獨立成篇者,如今《儀禮》十七篇,其中十三篇附有記;有獨立成篇,後或匯輯成書者。《禮記》即屬於《儀禮》之記而匯輯成書者。《禮記》是戰國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儀禮》的文集,其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主要內容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內容廣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集中體現了先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儒者為何要記載而且傳授那些不為後世所實行之儀文制度?儒家之所以為儒家,受人尊崇,即在於他們不但有「淑世濟人的抱負」,同時還想拿出一套可以實行的具體辦法。在農業封建的時代環境中要依其理想來選擇可以輔導人們走向健康幸福的生活之路,遂只有那些禮俗儀文了。這些禮俗儀文,後人看來雖有些落伍,不合實際,但儒者仍欲借助之,以達成淑世濟人的理想,並透過和平之教育方法,造就每個人的健全心理和合理行為。這樣的,由擴充小我而為大我,由個人而至於整個人類,這就是儒者的理想,即所謂「義」。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4985701

 回應文章

咰龍
2013/12/30 12:01
謝謝你(james8b49731@yahoo.com.tw)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3-12-30 14:37 回覆:

不客氣。謝謝您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