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催婚:一個和父母溝通的好機會
2017/01/24 03:01:17瀏覽1857|回應0|推薦21

年節將近,朋友圈出現許多「單身男女如何應對父母催婚」的攻略指南。

剛好前些日子「中國式相親」節目火了一把,雙方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現對於婚姻的觀點,以及擇偶對象的觀念,其中有些父母陳述的觀念,在網路上引起許多負面議論。

尤其是把婚姻中的妻子和「家務」連結,把女人的價值與「年齡」捆綁等,都顯現出把女性刻板化,同時把婚姻生活看成一種互相利用的交易,在各大討論區引起網民的嘲諷。

然而,催婚就是父母用不合時宜的觀念,壓迫新時代兒女的一種不人道手段嗎?

也許事情不像表面那麼簡單,以至於被催婚的孩子和催婚的父母之間,始終找不到溝通與諒解的方法。 

§ 「為你好」的衝突更難解

首先,讓我們玩味一下德國哲學家哈柏馬斯(Jürgen Habermas)對伊斯蘭戰爭的看法。

有人請教哈柏馬斯,為什麼英美為軸心的基督教國家和伊斯蘭國家經年戰爭,是否有解。

哈柏馬斯對此表示很難,而難處不在於雙方想法全然分歧,而是相反。

「基督教跟伊斯蘭教都信上帝,都認為人死後有天堂,但他們彼此都認為自己信奉的天堂才是真天堂,因此為了讓對方也能上天堂,所以他們希望對方捨棄『假』神,轉而信奉『真』神。」

哈柏馬斯對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爭端的看法,也能類比催婚活動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父母與子女生在兩個世代,擁抱兩種價值觀,這兩種價值觀包括婚姻觀,而婚姻觀背後是「幸福觀」,就像有兩個天堂,而大家都認為自己心中的這天堂比對方認知的好。

這種互相希望為對方好而產生的衝突,是家庭衝突與其它人際衝突不同之處。

考場、情場、職場的衝突,可能是雙方在爭取共同利益時,因為資源稀缺(譬如升職的崗位只有一個),在爭奪中產生。

但當雙方都以愛為名而產生衝突,比起單純的利益衝突更加難解。因為希望改變對方想法的人,他很難認清自己做的事情是「錯的」。

其實就人性而言,這種價值觀的衝突在所難免,心理學有兩個針對幼童的實驗可見一斑:

A. 克拉克娃娃實驗

1939年,心理學家克拉克夫婦發現,如果給黑人幼童兩個娃娃,幼童會傾向喜歡白娃娃,勝過黑娃娃。

然後他們問他們哪個娃娃是「好」娃娃,黑人幼童也更多認為白娃娃是好娃娃。又問誰是「壞」娃娃,黑人幼童會說黑娃娃是壞娃娃。

可是當研究人員問黑人幼童:「你跟哪個娃娃比較像?」

黑人幼童會表示自己跟「壞」娃娃比較像。

 

B. 嬰兒的公平感實驗

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系教授桑默維爾(Jessica Sommerville)針對15個月大的嬰兒進行兩項實驗,以了解他們對「公平」(fairness)的感受。

第一項實驗的結果顯示,七成嬰兒較喜愛公平分配的影片,勝過分配不公的影片,可見人們天生更喜歡公平的結果。

然而,人一方面喜愛公平,另一方面又有自私的一面。社會心理學有所謂「內團體偏私」一說,亦即每個人都是團體中的一分子,但人們對於和自己熟悉、相近的團體成員,會更傾向給他們更多好處,而非維持公平。

第二個實驗,他把觀看影片的嬰兒分為兩半,一半的白人嬰兒看的影片,當中接受分配的是白人;另一半的白人嬰兒看的影片,當中接受分配的是黃種人。

桑默維爾發現,當分配不公平的情況發生,若得到好處的是和自己類似的白人嬰兒,白人嬰兒對不公平的情況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溝通:了解心中的好娃娃與壞娃娃

這兩個實驗告訴我們,人都會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當父母認為子女一定要結婚才幸福,往往在於他們心中有個「好娃娃」的典型。

同樣地,在子女心中也有一個「好娃娃」的典型。

這個好娃娃,是一個人假設「幸福人生」該有的條件,好比我曾聽一位九零後的女士提及擇偶條件,「年薪超過20萬,車是生活必須品。如果男方超過三十,那麼年薪應該要有30萬。」

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對這位女士來說,如果選另一半等於挑好娃娃,好娃娃必須符合這些條件。

當父母與子女心中的好娃娃不同,我們可能忽略了壞娃娃的存在。

壞娃娃是和好娃娃相對的娃娃,還是好娃娃以外的都叫壞娃娃?

譬如有個朋友,他的擇偶條件是必須跟他一樣是公務員或老師。但在台灣公務員和老師的比率可能只有1/10,再去掉女性、已有男友、已婚,以及年齡方面等條件,他心中的好娃娃幾乎是千中選一。

當我們心中的好娃娃達到千中選一的條件,那麼我們的幸福道路將因此變得十分狹隘。

可是如果我們能夠設定一個好娃娃(理想對象/理想生活)的類型,然後設定一個壞娃娃(糟糕對象/糟糕生活)的類型,然後我們在理想和糟糕之間,就不那麼理想的部份進行思考,或許就能找出一個相對來說合理合宜的擇偶標準,或者生活型態。

此外,我們要理解這些對於好娃娃或壞娃娃的看法,多來自於社會環境、團體的耳濡目染,我們很難抗拒團體的影響力,更何況我們往往必須依靠團體中的共同價值觀生存。

就像克拉拉娃娃實驗告訴我們的,如果黑人在一個從小崇尚白人至上的社會中長大,他很可能會因此厭惡自己的黑人身份,自己成為歧視黑人,歧視自己的幫凶。

我們可以這麼說,許多父母對子女催婚,一方面是在推銷他心中認知的「好娃娃」,他們的目的不是貶低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希望孩子也能成為好娃娃,獲得幸福。

但這不單單因為父母迂腐愚蠢,而是父母與子女屬於內團體,會有更強烈希望子女幸福的傾向,第一、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心中的「好娃娃」不等於子女心中的「好娃娃」;第二、他們可能沒有發現自己的極端思維,所以認為好娃娃以外的都是「壞娃娃」,而忽略了好娃娃與壞娃娃之間存在多樣性的好與壞。

若是加上看著子女年紀漸長等壓力,而壓力轉化為情緒性的表現,就很容易引發衝突。

難解的是偏偏這些衝突出於「善意」,而惡意會讓人反省自己的作為,因罪惡感而心虛。可如果是出於善意,我們會更傾向於堅定自己的作為。

§ 通過催婚的機會,展開溝通

了解催婚背後的心理歷程,或許我們可以反客為主,趁此機會和父母進行溝通,通過溝通打破催婚與反催婚的親子僵局。

1. 了解父母心中的好娃娃和壞娃娃,並和父母分享我們心中的好娃娃和壞娃娃。這個目的在於了解雙方對於婚姻、擇偶,以及幸福生活的看法:

a. 了解對方認為結婚的必要性,結婚的條件、結婚的好處,以及不那麼做的壞處。

b. 在好與壞的極端情況外,展示多樣可能性,讓父母了解其實幸福與生活的選擇有很多,並非只有一種才叫好,沒有就是壞。 

2. 讓情感走在理智前面:承認自己的脆弱

父母也不是傻子,有些人結不了婚,在於沒有遇到一個好的對象,而非自己真的不寂寞。

在溝通之前就樹起一道高牆等待衝突,這在心理中已經暗示了衝突發生的可能,很可能反而是子女自己緊張過度,引起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結果引起爭吵的根本是自己。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脫單,但偏偏就是沒遇到對的人,或者還沒到對的時機,我們承認自己孤獨和寂寞,分享內心的需求和脆弱,反而能幫助父母更容易諒解我們的狀態,「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尤其從事父母不熟悉的工作,或是在父母沒生活過的城市奮鬥,有太多父母無法了解的生活壓力與苦衷。

說清楚,幫助父母「共情」,有意義的示弱更不容易引起衝突。

這個道理和心理咨詢如出一轍,如果無法先接納來談者的情緒,就想談大道理,試問誰聽得下去? 

3. 不要陷入強者與弱者的角色扮演

華人傳統家庭給予父母是強者,子女是弱者的既定角色,甚至對性別也有劃分,所謂「嚴」父「慈」母。

實則父母不見得是絕對的強者,很可能他們反而是現代生活的弱者,譬如對於現代生活的壓力,人際交往的複雜度等等,他們並不熟悉,沒辦法了解子女在這兩方面遭遇困難時的問題。

咨詢中我發現,有些極力希望子女擁抱自己心中「好娃娃」的父母,在於他們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或者看了太多某種不幸福,但從來沒有人真正關心過他們想要什麼。

這些父母心中數十年來都有一個從未得到的好娃娃,甚至就像實驗中的黑人兒童,他們認為自己是「壞娃娃」,沒有真正被愛過、缺乏自己的經濟實力、受到重男輕女等觀念的霸凌等……

在這個情況下,很可能子女反而是情感上的強者,擁有足夠的實力去擁抱父母,告訴他們:「當年你很辛苦,那不是你的錯,不要擔心我會變得跟你一樣。」

父母與子女之間,就像所有的人際關係,沒有誰是絕對的強者與弱者。孩子會長大,父母會老去,而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為人父母。

每個人都是會受傷,也曾經受傷的個體。個體之間互相包容,就像在父母年邁時攙扶他們過馬路,而是出於情感的互助。 

§ 結語

哲學家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曾寫道:

對某人談他不理解的東西是徒勞的。哪怕你當面告訴他,他也無法理解(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你所愛的人身上)。

我想維根斯坦的話說對一半,因為共同語言能夠建立,而有時不理解並非出現於缺乏共同語言,而是缺乏理解之外的共情。

與其避免衝突,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在衝突的可能性中找出意義。正如成長的每個契機,有時契機來自危機,而化解危機為轉機必須依靠我們自己。

哈佛心理學教授瑪莉.派佛(Mary Pipher)曾形容,經營家庭就像一家人共同「揉麵團」,必須通過家庭成員不斷參與,才能讓家庭的愛與和諧化為實際。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8969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