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提升哲學思維,讓孩子成為「幸福的人」
2024/02/26 16:46:19瀏覽798|回應1|推薦12

 

兒童哲學近幾年在國內發展的十分快速,在這之前,已有一些出版社投入了相關書籍的引入、翻譯與發行。沒有這些出版社與編輯的努力,今日兒童哲學的面貌會是如何,誰也不好說。

這是我第二次給兒童哲學讀物寫導讀,導讀的是一套五冊的圖文書。(華東師大劉梁劍教授亦撰寫一篇導讀,能和劉教授並列,我感到十分榮幸)

下面是我為這本書寫的導讀內容,主要談幾點:

第一、兒童哲學在親子教育中的價值與作用。

第二、親子共讀繪本時,父母要注意的技巧。

希望下列導讀,有助於家長、教師或其他大人,在有機會和孩子共讀繪本時,能讓你們共同領略哲學的光彩、書籍的美,以及溫暖的家庭時光。

當然!我願意為這套圖文書寫導讀,在於我認可且喜歡它的內容。在此推薦。

 

 

 


1.

格林童話中有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叫做《睡美人》。

《睡美人》講述一位公主在出生的時候,受到壞巫婆的詛咒,「公主將在十五歲的時候,手指被紡織機的紡錘刺傷而死」。

因為詛咒的效果太強,好巫婆沒辦法消除詛咒,只能緩解,於是詛咒變成「公主將被紡錘刺傷,但她不會死,而是陷入永恆的沈睡,直到有天被愛她的王子拯救」。

故事中,國王為了保護公主,於是把全國的紡織機都毀掉。但是,公主依舊在十五歲的時候,在偶然的機會中,碰巧找到一台藏在老樓深處的紡織機。

由於公主沒有見過紡織機,所以她很好奇的用手觸碰紡織機各處,結果一不小心,她的手指被紡錘刺破,瞬間陷入沈睡……

 

 


2.

談到《睡美人》中公主的遭遇,你想到什麼呢?

我想到的是,如果國王當初的做法不是將全國的紡織機都藏起來,而是教公主認識紡織機,瞭解紡織機可能帶來的危險,也許公主便反而不會被紡錘傷害,因為她擁有保護自己的知識與方法。

你說,這是不是很像某些大人談到「您們要我誠實,但您們自己有時卻對人說謊?」、「人死後會去哪裡?」、「為什麼有些東西別人家有,我們家沒有?」等議題時的態度呢?

有些大人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孩子,就用回避來應對。此外,有些父母可能會回應孩子,但他們的回應僅僅只是提供「標準答案」,並沒有給予孩子思考的空間,反而讓孩子的認知受限。

結果孩子們對這些問題始終一無所知,等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再次遭遇類似事件,往往就像《睡美人》中的公主,因無知而陷入困境。

況且,現代社會的變化太快了!生活的舊問題還沒解決,新的問題又迎面而來。

就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UNESCO)撰寫的《學會生存》(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一書所述,人類的知識就像放射物質,也有半衰期。知識半衰期從18世紀的890年,到21世紀衰退至3年。

2013年,英國牛津大學針對702種工作作分析,發現有47%的工作會在未來二十年內消失。

種種現實都在告訴我們,無論大人們多想保護孩子,都不可能為孩子做好萬全準備。

 

 

3.

雖然我們不可能永遠保護我們的孩子,因為我們總會衰老、會落伍,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培養保護自己的能力,使他們更好的活出自我,成為能靈活因應社會變化的現代公民。

近幾年於國內愈發受到重視的「兒童哲學」,就是通過培養孩子的哲思能力——包括創造思維、批判思維、關懷思維、協同合作的思維等——實現我們對孩子的關切與期許:讓孩子活出屬於自己的幸福。

然而,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本套繪本,就是一套適合啓發孩子智慧的入門書。

這套書以「問題」為出發,五個主題,分別指向五個重要的哲學議題,亦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得處理的人生課題:

一、長高就是成長嗎?

就像蘇格拉底說的,我們需要「認識自己」,方能更好地活出自我。但活出自我不等於自以為是,自我實現也不是想乾嘛就乾嘛。成長會遭遇的課題:「比如學習一定是痛苦的嗎?」、「女孩就適合學文科嗎?」等孩子關心的議題,書中都有所呈現。

二、什麼是死亡

在我教授的經驗中,孩子對死亡議題特別感興趣。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瞭解死亡,因為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人生體驗,通過面對「如何死」,得以使我們反思「如何活」。如果你不知道該怎和孩子談死亡,和孩子共讀這本書是個好方法。

三、愛與愛也有不同嗎?

我們每個人都處在關係中,而關係中的重要議題就是「愛」。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去愛,好使孩子更完整的理解親子、朋友等人際關係的差異,懂得愛、表達愛與如何去愛。

四、我們可以撒謊嗎?

撒謊牽涉到兒童認知發展中的「想像力」,是我們判斷孩子心智成熟的要素之一。同時,撒謊也牽涉到判斷真假的認識論課題,以及利己與利他的倫理學課題。比起強硬禁止撒謊,讓孩子能辯證性地理解撒謊的意義與作用,更有助於他成為一位負責任,又有創造力的人。

五、怎麼樣才算公平?

人天生就有喜好公平,不喜不公的天性。在哲學中,這是一個有關正義與公理的課題,大到社會、政治,小到社群、家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思索「真正的公平」,包括讓孩子學會尊重差異、程序正義、建立一個良序社會等議題,使我們的孩子成為一位能與社會共融,不孤立與落單的個體。

 

 

4.

最後,我提供幾個使用繪本的方法,讓各位爸媽和孩子更能物盡其用:

第一、回歸親子閱讀

繪本和其他類型書籍最大的不同,在於繪本提供親子共同閱讀,借此連結互動的空間。不只是讀繪本給孩子聽,而是和孩子一起讀,並順著孩子的閱讀速度和邏輯,「緊緊跟隨」孩子的目光與思想,成為他探索這本書的夥伴。借此,孩子不僅能因為書的內容得到啓發,親子關係也得以昇華。

第二、陪讀時,保持傾聽

以我們這套書為例,書本除了有趣的圖畫,基本是以「問與答」的方式推進思考,而回答的方式是以「事例」回應,而不是跟孩子談硬道理。

讀到這些段落,我們可以將裡頭的問題拋向孩子,像是「你同意嗎?」、「這裡面是這麼說的……,寶貝,你是怎麼想的呢?」。借由書中提出的問題,引發孩子對這些問題的自我思索。

傾聽,能使孩子感受到「爸媽是在乎我的」,這會增強他閱讀和思考的動力。同時,借由傾聽而延伸出的問題,才是孩子在意的,而不是因為父母「拽著」他們,他們才不得不回應的問題,這也能讓我們看見孩子在意的是什麼,看重的又是什麼。

第三、提問與生活經驗相關的問題

當孩子回應後,我們也不要著急下定論,或要他們立即接受我們的想法。尤其當孩子的回答出乎我們的意料,這時,我們可以繼續追問,並在追問同時給予鼓勵:「為什麼你會這麼想呢?媽媽從來沒這麼想過呢!你可以告訴我嗎?」、「你這麼說,爸爸不太懂,你可以舉個例子嗎?」

持續提問,才能幫助孩子持續思考。一旦我們著急回答,我們就在扼殺孩子練習思考的機會。

更重要地,我們的提問要貼近孩子的生活,盡可能讓孩子以他們自己的生活體驗為例。這使我們有機會聽到孩子的心聲,往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對孩子產生更豐富的認識。

第四、做筆記

每次在和孩子閱讀完繪本後,我們可以就孩子當天閱讀的走向、問與答,印象深刻的問題,特別是尚未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這樣當我們繼續閱讀繪本時,能夠延續這些閱讀的印記。

這一來可以使孩子繼續推演他的思考,二來還能給予孩子「我們記住你說過的話」所帶來的情感黏性。

最後,祝願有幸閱讀這套書的大小讀者,都能通過這套有深度又有趣的哲學內容,獲得關於「活出幸福人生」的啓發與智慧。

 

 

高浩容(哲學博士、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兒哲教師)

2023/07/11

上海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180347711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2/28 14:11
哇噻,這未免太難了。

您這篇令我連想到,子曰:述而不作。孔丘說其一生在詮釋易經詩經大的。但是孔子之後,反而闡述論語者衆,至今猶自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