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午后遊南園
2010/12/01 15:20:06瀏覽1040|回應17|推薦83


/>



每次回台灣,只要和任何一位高中老同學聯絡上,她登高一呼,一個小型的和班同學會馬上成立,讓海外回去的同學覺得好窩心.

這就是我們和班的凝聚力,從十五歲到現在, 每個人似乎一直持續著年輕時的心境, 永遠對世界充滿好奇, 永遠想去探索不一樣的經驗.所以參加任何活動,和班永遠一馬當先.在三十重聚上,人數佔同屆之冠.

高中時, 有兩大事件使和班聲名大噪.

一是高二與師大附中到‘大屯山’郊遊迷路,家長等了整夜不見孩子登山歸來, 幸好青的父親在警察局任高職﹐派了大批警員搜山﹐隔日才被尋獲, 這偉大事蹟還上了白天報紙的頭版.

另一件和班的大事是借綠制服給建中某班的幾位負責人, 讓他們在校慶上使用. 班上幾位借他們衣服的還因此被記警告﹐教官說一群建中男生穿咱們供他們的綠制服在他們校慶上亮相搞笑﹐真不像話.

每次同學會回想起這些事,大家都會笑成一團. 近日談宿命, 忽然想到也許和班人的星座, 血型,生肖都特別麻吉, 大家才會如此活潑而且相處融洽.

這次回台, 我們的小型同學會在芬和雪的安排下,選定到新竹的"南園"吃午餐, 飯後由導覽帶大家參觀介紹.十一月十六號,由棗的先生盧兄及雪的先生梁兄開車, 包括卿, 麗,芬及我八人浩浩蕩蕩下南園.

"南園"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是一座幽雅的山中園林,1985年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委託漢寶德在新竹建造一座占地27公頃的山中園林,以傳統江南園林為形,但以台灣在地的人文資材為本,據說,當年出動直昇機勘景,才找到這麼一處隱密卻景緻宜人的好所在.

本來是王惕吾的別墅和聯合報員工的休假中心,為因應休閒旅遊風潮,2008年才正式對外開放,並更名為 "南園人文休閒客棧"。

在政府外交遭到瓶頸時, 這兒曾招待過英國佘契爾夫人、蘇聯總理戈巴契夫、冰島前總理赫曼森等國際政要.

午餐在 "水風軒" 享用.由著名的 "The One" 經營, 餐具頗具特色. 用餐過後,有導覽帶大家參觀介紹.開始欣賞南園的建築,穿梭其中,頗有古風。南園建築融合中國、閩南和台灣本土的特色,採用珍貴的台灣檜木,以卡榫鑲嵌的傳統方式建造,窗櫺門扉、樓宇樑柱的雕刻,則是出自台灣本土雕刻師傅之手,以台灣本土民俗故事、吉祥圖案為主題,展現濃郁的台灣風情。

走上南園主館的二樓,是以前王惕吾招待貴客的大廳,坐在沙發上往外望去,新竹的山景甚是雅致,往一樓看,則是一座曲折、盤旋而上的 "蛇廊" ,是整座南園建築難度最高、最令人嘆為觀止的建築,這也是一則趣聞,當年漢寶德在興建南園時,邀集來自台灣各地的工匠師傅,分別在不同區域動工,其中一組師傅沒有拿到主樓建築的案子,頗不甘心,為向眾人展現工藝技術,便打造了這麼一座蛇廊。

"南園" 面積共二十七公頃,相當十三個台北縣板橋的"林家花園",為台灣最大的園,建築選用珍貴的台灣檜木,所有樑柱以卡榫相接刨鑿鑲嵌而成,裝飾以刻有民間故事或吉祥圖案的樟木木雕,並有按貼金箔勾邊的華麗樑柱,動員上百名手藝精湛木工師父與雕刻藝師齊力完成。為表現閩南建築特色,南園大量使用紅磚紅瓦,舖用於建築物外、屋頂和地面,與庭園植栽紅綠相襯,使南園顯現一般江南庭園所沒有的熱鬧與明朗。

離開南園,回到台北,已夜幕低垂, 天開始下起濛濛細雨, 大家互道再見, 感謝芬及雪的安排及兩位司機同學, 讓大家享受了南園美景的心靈洗滌及一段美好的下午時光.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ana93&aid=465441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奈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是年少輕狂啊
2010/12/20 10:31
現在回想起來 更是同學們珍貴的記憶


烏拉瑰本尊在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蒙在鼓裡
2010/12/04 08:12
想當年﹐ 我都是跟在那幾個同鞋的屁股後頭跑﹐傻裡傻氣的﹐都是做墊底出活動費的啦。他們私下出去約會或是辦舞會之類的﹐就對我守口如瓶﹐在她們眼內﹐我還沒成熟。爸媽不算﹐家裡哥姐管得很緊的﹐我也不敢﹐也沒興趣和男生囉哩羅嗦的。經妳一提﹐憶及一些好笑的事。當年應該開竅早些﹐就不會被蒙在鼓裡﹐失去年少輕狂的樂趣。我現在也是一天問兒子有沒有女朋友﹖都不追﹖真是奇怪﹖也許我規定太多。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5 02:10 回覆:
我兒子雖然女的朋友很多 (多是教會團契的) ,但也是不追女朋友.不知是晚熟還是潔身自愛, 跟老媽當年一樣?hah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夜安
2010/12/03 20:42

悅己吉祥

這是我嚮往已久的南園

不知為何  老是無法成行

常聽朋友介紹 及文章或照片裡

見到

就是無緣親臨

謝謝妳的文章及照片

我好喜歡

祝假日愉快


<鏡煙湖>
山水田園詩
詠物懷人詩
佛宗禪理詩
抒情憶愛詩
鏡煙湖的世界,沒有亂耳的絲竹,亦無勞形的案牘,只有不愧對美好時光的詩,靜靜相伴……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5 02:11 回覆:
南園是一個適合寫詩的好地方.

烏拉瑰本尊在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名聲大噪
2010/12/03 15:26
同學給妳加點油添點醋。
妳說的這兩件事我都記得﹐但不知道次日才找到。
建中穿綠制服的事﹐ 我是親眼目睹﹐ 現在想來都還覺好笑。兩個臭男生用擔架抬著另一個臭男生要送去急救之類的﹐故意穿綠制服裝成北一女的﹐結果跑一半﹐擔架斷掉﹐那個男生從擔架上掉下來﹐傷患自己爬起來用走的﹐大家都笑死了。校方那時把穿綠制服的事當成大不可的事。時過境遷,想來好笑還勾起了許多年少的回憶。你們和
班確實因這兩事名聲大噪。敝儉班當年也是紅紅火火﹐和男校辦了十幾次郊遊﹐ 直到高二下才收心啃書。這些好玩主辦的同學﹐ 頭腦真的都好﹐台大藥學﹐台大法律(高三轉去丁組)﹐ 北醫。。。。。

不過關於30出席率﹐敝儉班到場20多位﹐你們和班人數也是不少。 我兩班應該在伯仲之間。50大歲﹐我們班出席率絕對是第一名的。可惜同學們都忙得很﹐很難像你們班如此聚會﹐ 羨慕羨慕。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3 16:42 回覆:
See, 烏拉瑰的青春年日比我強太多了, 還親臨友校校慶. 我好像還沒進去過南海中學呢, 大學聯考考場在附中, 去過一次. 看你說的擔架事件, 真笑死我了.妳們儉班是理組,可能留在台灣的比較少,所以聚會比較少吧?

PeterNJ(擁擠與便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遊南園
2010/12/03 05:03

兩大事件真有趣.

教官實在是 ...

南園, 王惕吾, 聯合報  ... 那不就和 UDN 有關嗎?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3 16:45 回覆:
是啊, 我從小學二年級, 除了國語日報, 就是跟著我爸每天清晨一定先看聯合報, 所以對聯合報特別有好感. 選 UDN,也是因為它是聯合報系, 一直覺得他們比較中肯. 正派辦報.

止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南園
2010/12/03 01:00
呵呵﹐夜宿大屯山 …

難得年少輕狂事﹐灰髮笑憶成佳韻

南園現在完全自由開放嗎?

感謝分享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3 02:40 回覆:
現在完全開放了﹐但是我同學有先訂位﹐ 不知道是否都需要先 make appointment。我現在很鼓勵小孩多玩﹐ 年少輕狂的時光真是一去不復返啊!

大海(穿新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活該!
2010/12/03 00:13
制服借給"門當戶對"的友校, 竟然被記警告, 教官簡直不講情理!
什麼? 跟附中的去爬山而且迷路?.......哼........., 活該!

當年的失誤與苦難, 如今回顧, 竟是值得珍惜的人生經驗!
Time well spent!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3 02:35 回覆:
不瞞您說﹐我當年兩個都沒參加。 你說笨不笨? 我的高中生涯可是呆到極點﹐從不敢參加任何與男校有關的活動。事實上﹐到大學和男生講話﹐都還會臉紅﹐很少跟他們打交道。 好像一直到畢業才開竅。雖然當年沒參予﹐ 但我對這些事倒記得很清楚 .同學會上談起﹐ 都覺得自己當年可是虛度青春呀。Time didn't get spent well at all.

烈日春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能因噎廢食
2010/12/02 19:20
我是山頭,20 年前常去南園,退休後沒去過。五嶽三尖任我遊。你們這批學生在大屯山迷途,好像我還記得這件事。當 時的感覺:「學生應在野外多走走」。學校可不應「因噎廢食」!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3 02:43 回覆:
對不起﹐ 山頭是什麼意思? 是學號三字頭嗎﹐ 還是三年級生?

莫大小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清幽美麗的庭園
2010/12/02 17:32
明年回台要企一遊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3 02:46 回覆:
很值得企喔﹐ 那兒安靜﹐ 可以心平氣和﹐ 好好寫你的下一本書!

Jacarand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學姊
2010/12/02 17:30
我也是和班的!不過妳們班比較行,上大屯山竟然迷路?呵呵!
我們班也和附中的去過大屯山哩!
南園早有所聞,不過一直沒機會去。看起來挺不錯呢!
悅己(joana93) 於 2010-12-03 02:49 回覆:
可能自從咱班迷路後﹐ 大屯山的指標就大為改善了﹐ 真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呀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