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堂鐘聲聖馬可(Basilica di San Marco)
2011/05/03 00:29:27瀏覽4253|回應1|推薦67

以海水做為天然屏障的威尼斯,不像多數古城需要城牆的保護,聖馬可廣場入口的兩根石柱,便是形式上的城門,用以迎接貴賓。柱頭上是聖馬可飛獅和聖狄奧多雕像,都是威尼斯的守護神。

由城門口內望,自左而右分別是:圖書館(Biblioteca Nazionale Marciana)、高聳的鐘樓(Campanile di San Marco)、遠處的鐘塔(Torre dellorologio)、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的側面,以及公爵府(Palazzo Ducale)。

公爵府是共和國時期的政治中心,拿破崙及奧地利統治時期的總督府,也有人音譯為道奇宮,現在是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聖馬可大教堂的側面(上)與正面(下)。傳說九世紀兩名威尼斯商人,由亞歷山卓盜得聖馬可遺骨,當時的公爵建一座小教堂加以供奉。後來歷經擴建、火災後重建,遺骨一度失落等波折,約在十二、三世紀達到今日規模。共和國鼎盛時期往來東方的威尼斯船隊持續帶回文物奉獻,成為裝飾,有些甚至比教堂本身還古老。

教堂內的壁畫,尤其天花板上,由歷代畫師精心刻劃成篇的聖經故事,讓不通文字的小市民易於理解和接受。可惜教堂內禁止攝影(也可能光線不佳),只拍攝門面的部份畫作以資留念。

右圖的聖馬可鐘塔,為往來行人精確報時,是十五、六世紀商業興盛時期產物。除了塔頂傳統撞鐘之外,飛獅像下方、聖母與子像兩側,是以羅馬數字顯示小時、阿拉伯數字顯示分鐘的數字鐘。再下方的藍色圓盤,是以黃道十二宮細分為24小時的時計。

至於高達98公尺的著名鐘樓,歷史則更早得多,可追溯到九世紀,約與大教堂同時期。起先是軍事用途的瞭望台,公爵護衛隊就駐紮在樓下。最早是木造,經幾世紀的改建,於1514年完成今日造型。千年以來數度燬於火焚,又因過重龜裂,終於在1902年倒塌。目前所見是1912年原樣重建。

聖馬可廣場最著名的,除四面環抱的古蹟之外,就要數成群的鴿子了。雖然隨便提供食物,對鴿子來說未必有益健康;但是被可愛鴿群團團圍繞的觀光客,很難忍住不扔點什麼東西

水是本地觀光特色,同時也是心腹之患。每逢暴雨大潮,廣場就有淹水之虞。廣場騎樓石柱上的水線,說明曾經淹水的高度。

面具嘉年華是極具傳統特色的盛會,不分階級身份,戴上面具就沒人知道你是王朝馬漢,可以肆無忌憚、盡情狂歡。商店路邊攤隨處可見製作精美的面具,不過我們到訪當天時機未到,沒見什麼人真的戴著逛街。

其實沒進城門口,已經先和艾曼紐二世爺爺打過招呼了。只是老人家陰魂不散,走到這兒對他的興趣已然不高,還不如面具鋪的巫婆來得有意思

更多照片看這裡

P.S. 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Venitian),是以此地為藍本的主題酒店,複製不少招牌名勝,更把鐘樓、城門柱當做門面(見下圖)。澳門的威尼斯人則是二次複製品。這次總算得見真蹟。

賭城山寨版,見「拉斯維加斯大道 - Venetian

100.5.11 - 竟然遺漏這段切題的影片,特此奉上,聽聽這段宏亮鐘聲。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njil&aid=5132303

 回應文章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堂鐘聲
2011/05/21 00:52

清脆嘹亮 , 可以傳很遠呢.

那些面具啊 , 不是在嘉年華扮裝用, 就是夜晚的 Party 扮裝的. 呵 ~ 義大利人很會過日子 找樂子的.

Jeff & Jill(jefnjil) 於 2011-05-22 00:02 回覆:

真可惜,在島上住一晚,也沒見到有人玩這個。以後有機會,應該自己披掛上陣;希望不會把小孩子嚇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