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由史實到藝術化的「色‧戒」,論藝術與史實背離的問題──完
2007/10/29 11:40:42瀏覽1389|回應8|推薦51

由史實到藝術化的「色‧戒」,

      論藝術與史實背離的問題──

關於藝術與史實的背離問題之處理──

前文我們已就張愛玲的身家背景與婚姻,探究了「色‧戒」原著對於史實產生背離的可能理由;其中推理,廣大的張迷們的反應或者很不能接受,應在可預料之中──

不過,請任何自認為公允的讀者們想想,對於認同於國族危機,把鄭女士視為文學家吳濁流先生所稱的他留下了中國女性優美的憂國故事,也變成了中國抗日青年尊敬的標的」而意欲拯救國族危亡者言,以張自身立場若竟把鄭推理成為這樣的王佳芝,那會是一件他們所更可以忍受的事麼?!

此外,我還要指出,本文所論絕非孤例,像前曾提及被尊為台灣文學泰斗的東方白先生的巨著「浪淘沙」,就也有嚴重的背離史實的現象──

那是在他被宣稱可為台灣歷史教科書的這部小說巨著裡,不僅抹殺了我們台民抗日的重要史實──日據初年,那可以突顯我台民以偉大主體精神自動禁絕鴉片的「降筆會事件」,以及光復後我台民被日人導引起來動盪社會的「爭奪日產事件」;並且作者還不只接受了日人所謂「原住民的戫首習俗是漢人逼成」的說法,更違背全球史家的共識,在該書竟強調日本人比德國人對二戰的錯誤,有更多悔悟之心──

這豈非也是藝術創作與史實背離易於引起誤導衝突的問題!?所以本文在下面再將之論述:

 

正由於前述兩位重要作家竟然都犯有這樣我們不能不重視的錯誤,因而下面我們就進一步探究是否可能及早避開這樣的問題,對於創作者與讀者的正反對立雙方是否都應該注意於這類問題,避免它的形成?

首先,

我想到的是創作者的自我檢視,一如本文所及,張愛玲官宦世家的衰頹,四歲時母親離家留洋及後來父母離婚,又與繼母不合的經驗,應該對她的叛逆性傾向有決定性的影響,每位創作者是否對於自身已有充分的省思,先考慮自身曾經經過的創傷是否已然痊癒,否則應該避開相關題材的處理?否則,似乎這類的背離可能必然發生──就像那百萬字鉅著「浪淘沙」的作者東方白,那幼稚園時代小小心靈就受兵操污染的「得意經驗」,如果沒有經過充分的除污處理,雖往後在國府主持的教育之下成長,但是它怎能消除對於軍國日本的自卑、依賴與仰慕?!〈據其自述,日據下他曾就讀全是日本教師的幼稚園,他當年就有把日本帝國版圖全部默寫在黒版上的能耐,畢業時還曾光榮地代表畢業生上台對數百家長表演畫一大戰車迎面而來;而後來最支持他的人就是,日據下皇民化末期,被台灣總督府選入青年師範學校,畢業後即具有官吏身份的青年學校教師,即日後的臺獨文學大師鍾肇政──

其次,

是創作者對於素材的掌握問題,藝術家是否已相當充分地認知素材的各方面,充分考慮素材各方面的內在聯繫,是否會容許創作者任意加以變造?或者發現其合理變造的關鍵應該選在何處?換言之,以鄭蘋如故事為例,如果張不要把事件放在汪政權期間,讓人自然聯想到此一當年的巨案,就自然沒有這一藝術背離史實的問題,及張所謂的「隱私權」爭議〈見於「惘然記」頁8〉!請問為何張硬要把時間點放在當年那個大案的歷史脈絡中,以大作家張愛玲的虛擬小說結構的能力,應該是絕對做得到的──當然,這也就是如果不是媒體不斷地強調我們的大導演李安所有場景是恢復當年的實景,儘量依據張原著來處理每個情節,應該也不會形成論者以史實來責求電影的討論。

其三,

作為一個研究者,基於愛惜與保護創作者的立場,我樂於見到創作者的這種自我突破,如果因弄清楚自身無形所受的局限而有所突破的話,如我們所知,人生的境界,若要有更高的成就,往往需要自我突破,突破就是自由的擴張,自由擴張了才能有更高的視野,而出現可以更高成就的空間──尤其,對於像張愛玲這樣等級的作家,如果她因而竟甩開了辜鴻銘、胡蘭成一系凌虛蹈空的氛圍,不談她可能擁有的婚姻幸福,她的生花妙筆是否將會不只留下目前這些傑作,更將為我們留下怎樣的偉構?!

最後,

則是作為一個讀者,由於前述創作者的自覺與自覺後的突破並不容易,如張愛玲的情況,由其「色‧戒」原著出版前的自述中所稱這三個小故事都曾經使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寫這麼些年,……一點都不覺得這其間三十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們可以見其端倪──我們回看前面的種種探討,豈非張怎麼改寫,確實也不可能說清楚,「色‧戒」故事內有自己年輕以來那說不清楚,不易擺平的家國心事;在這樣的情況下,讀者該如何是好?

作為張愛玲作品愛讀者的我們,怎能忍心責求於讓我們同情已久的、波折一生的大作家──然而,我們就因而接受所有這種藝術創作對於史實的混淆麼?就是如此接受這張愛玲,也平等地接受那東方白,然而,文學家作為民族靈魂的工程師,前者可能腐蝕中國偉大的憂國傳統,後者可能破壞我們台灣的真精神;都是我們願意大方地接受的嗎?

是否為此──

或者深度同情兩位大作家的我們每一位讀者,以後在欣賞任何名作時,應該要不只是有著等候被詳細告知某事的愉快心情,更要有隨時提出疑問的嚴肅態度,不斷地思考,並與我們心儀的創作者做充分的互動──

有沒有想過,或者張女士的莫明的沉鬱與東方先生的偏執的樂觀,其實都是我們養成的;長久以來,由他們發表的第一篇文章起,我們作為讀者就只等著接受他們提供的訊息,從來沒有與他們深入地互動過,無形地助長了創作者的某些特殊的傾向;是否我們這種長久的懶散,以致於才會使他們的作品落得這樣創作與史實嚴重背離的局面?!那麼我們未來是否在面對任何作品時,應該比過去更積極主動地思考創作者所傳達與告知的種種,讓自身的心智充分地活動起來!?

○○○    ○○○   ○○○

後記──

由於平素就關懷歷史與文化,讀了許多篇關於「色‧戒」的文字,讓我沒有看李大導演的這部名片,心胸中就已經感覺無法按捺地騷動起來;是那騷動讓我擱下進行中的寫作,完成這篇文章。

感謝那些作者們的辛勤勞作,借著他們不同地觀點,讓我更能深刻地思考我過去曾經探究過的這個嚴肅問題──藝術是怎樣才與史實背離,以及我們對於此現象應該有的態度──不可能一一致意,謹此一倂致謝。                                      誠摯的泥土敬白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234567am&aid=1332799

 回應文章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獲益
2007/12/03 11:51

色戒的確不是紀錄片,

張愛玲只管寫小說,的確不常拋頭露臉.

李安是好萊烏劇情片導演.

梁朝偉與湯唯是擺飾,亦當不得真.

謝泥土兄從各種不同角度下筆,

國本獲益匪淺.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7-12-04 16:00 回覆:

國本兄

謝謝撥冗光臨,又蒙賜予肯定。

在這頗令人失望的年代,網路的便捷性,與社會的多元化,使得資訊爆炸;而媚俗者往往得其所哉,以攫取商業利益,遑顧其他更重要的基本價值;不過,李安先生絕頂聰明,不知是否另有設想,最近「南京1937」,由其弟李崗推出,覃思之,昆仲之間的搭配,似頗饒意味!

國族之和平崛起,有矣夫──

泥土敬白


羅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致敬
2007/11/01 02:49

我也尚未看過「色‧戒」

但已先拜讀許多人的觀後感,包括原著或電影

沒有一篇像泥土兄這樣深刻的解讀

令人悸動的毛骨悚然.......

藝術是怎樣才與史實背離,以及我們對於此現象應該有的態度

這樣一段話(或說觀念)敲醒身為讀者的我

在面對作者所鋪陳的故事中,試著跳脫被劇情導引角度

或情感、或天馬行空的意念重新思考作者更深沉的想法

然而對史實背離的批判

我們這輩所接收的歷史教育一向矛盾

除了要求當政者還原歷史之外

所謂的態度何在?(泥土兄切莫嘆息)

這點的確還需要被指導


就在這兒,我停止出走的念頭.....。

《左岸‧潮聲》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7-11-01 08:01 回覆:

羅莎女士

我的觀點是我們教育上有基本的錯誤──

不應該死背標準答案,應該讓人多發問。考試時,多用翻書的方式,鼓勵學生自行去做適切的判斷。

同時,讓學生從小就知道成長是獲得自由,也是必須面對複雜的人性與世界。不僅是我們自己有人性,大人物也一樣──只是他們的背景與我們不同,可能在處理上比較細膩吧──不要盲目地做人身的崇拜。

不過,另一角度上,我真的很同情張愛玲,他的外曾祖是李鴻章,祖父是狀元張佩綸,當年算是中國最頂級的知識份子家庭,但是清末的大動盪中他們無法掌握自己的方向,她的父親娶了她西化的母親,四歲的張就被要出國留學的母親丟下,她母親留學回國後與其父親離婚,沒有要這個寂寞的小女孩;多麼可憐的情況下,讓她不能不在獨自看許多書之中長大──在那個相當閉鎖的年代,她是多麼艱難地自立──難怪她那麼認定第一個讓她心服的男人‧‧‧

社會傳統幾乎沒有給她什麼庇蔭,她自然不會覺得自己對於傳統有強烈的責任吧──

最後,感謝您的提問,讓我有機會談我對張愛玲的敬意與同情。希望它將減少網友讀此文所可能產生的誤會。

泥土敬白


晨曦Catherin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要藝術完全忠於史實是很不可能的事
2007/10/31 13:40

我覺得要藝術完全忠於史實是很不可能的事

歷史的本身就並不完全是真實的

帝制時代的史官執筆 也很多真相是寫不出來

後世不能完全明白而永遠成謎的.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7-10-31 15:47 回覆:

晨曦阿姨

所言甚是,完全還原史實是不可能的!

以泥人自己來說,一週以前做了什麼都可能攪不清楚,細節更不要說了。

所以,本文所談應該是指事件的重點,何以與史實產生重大的差距。

謝謝指教。

泥土敬白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about藝術與史實背離
2007/10/30 21:06

就小說戲劇而言,史實的重要性不是絕對的,是因作品而異的。

典型的歷史小說或歷史劇就應該尊重史實,譬如高陽小說就要面對比較嚴格的史學檢驗。

但有些小說(戲劇)是架構在史實背景下的虛構,譬如金庸武俠就經常這麼玩。他寫張三豐、王重陽、全真七子、朱元璋、李自成,和史實都有距離。但這種小說的許多歷史橋段都只是充作背景烘托,重點還是在虛構主角人性刻畫。因此縱便違背了史實,比較不必受到責難。

大仲馬,雨果等人寫了不少歷史題材的上乘文學作品,都是採用上述這種手法。

「色‧戒」的問題也在此。易先生王佳芝故事雖然有事實藍本,卻不代表這是一本意在傳信的歷史小說,張愛玲目的是在描寫女人的愛情~~用隱晦的方式吐訴衷情,絕非侮蔑鄭蘋如~~或者歌頌漢奸

「色‧戒」背後的意識帶有一絲張愛玲慣有的頹廢,不過在忠奸的問題上,張愛玲完全沒有企圖去顛覆世人的常識判斷~~他在本質上根本是個「很不政治」的作家!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7-10-31 10:27 回覆:

張爺:

完全可以接受您的觀點,她應該是個「很不政治」的作家;

不過我不以為「很不政治」,等於「完全不政治」;應該是比較其他成名作家,當初,他是很不政治的。

不過,經歷過幾十年現實生活,她應該懂了不少,從丁某被暗殺到他寫過「秧歌」和「赤地之戀」,美蘇冷戰如火如荼之後‧‧‧美蘇冷戰也有各自的忠奸‧‧‧都不輸中國內戰或抗戰的忠奸──我想──在1978年她發表「色‧戒」以前‧‧‧

當然這只是我整個思考後得出的,不一定對。

泥土敬白


夜半歌聲( 咖啡情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胡蘭成
2007/10/30 20:46

泥土大哥

基本上胡蘭成是個俗人,他華而不實,玩世不恭,看似多情,卻是無情,

遇事只知逃避,並無承擔的勇氣,與靈魂在煙塵之上,且重情重義的張愛玲

是無法比擬的.然而張愛玲卻逃不出情感的宿命,抑鬱寡歡,終也孤寂...


--聆聽心情在音軌中的脈動----讓生命隨著旋律翩然起舞--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7-10-30 23:58 回覆:

大妹子

我讀過胡蘭成的「今生今世」與「悲歡歲月」,雖沒讀完,他的才情我有若干理解。當年說他俗的人恐不多,他應是以風雅之士出名的才子。

您說得也對,他相信辜鴻銘那套一個茶壺配幾個茶杯的觀念,自然對女性的情義就很稀薄──但是他們自以為那是偉大傳統的一部份──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受的是西方教育,她父母的婚姻那樣失敗,張愛玲對於婚姻的經驗一定是痛苦的,看她寫的「五四遺事」,他對婚姻應該已不抱過去那樣熱烈的希望了吧。。。

後來她在美國嫁給賴雅,據說是個畫家,也有說是個左翼劇作家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老泥土敬白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Salute
2007/10/30 19:09

Dear Respectful Brother,

You earn my deep respect not only because of your efforts and wonderful intellecture skill bestowed in writing post, but because of your decent concisious in exploring the truth and
reveal it from a wide angle of view.

I benefit from this great post.

Thank you for sharing.

...............__/I\__................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7-10-30 23:26 回覆:

感謝您的抬愛。

確實泥人也覺得此文僥倖能處理到這樣的程度,頗感幸運。

希望將來也能有這樣的水準。

泥土敬白


SCFtw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鏈結
2007/10/30 18:22

http://blog.udn.com/SCFtw2/1300148
為張愛玲小說〈色,戒〉質疑張系國
SCFtw2
2007-10-15, 02:25:17


SCF的倉庫:【反共反獨】【獨腳強盜聯網史料庫】【*每事報*】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7-10-30 23:20 回覆:

謝謝,已拜讀一過。

泥土敬白


夜半歌聲( 咖啡情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生命的律動....
2007/10/29 22:54

我並未讀過張愛玲的 [ 色,戒 ] 原著
我有的概念,也僅是膚淺地從電影及影評得知.
然而我卻很佩服泥土大哥從歷史角度及作者生活的背景切入.
可見其認真與負責的態度.

張愛玲一直是我非常欣賞的女作家.
我欣賞的不僅是她的才氣 , 也是她內斂及孤傲的個性
正因她處在一個動亂不安的年代 , 所以比一般人更能領會人生的悲喜
做為讀者的我們 , 若想要觸及她內在真實的意涵 ,,也許必需深入瞭解她整個生命的律動....

張愛玲一直都在影射自己的掙脫不掉的情感,逃不出情愛,終究以悲劇收場....


--聆聽心情在音軌中的脈動----讓生命隨著旋律翩然起舞--
泥土‧‧‧郭譽孚(h1234567am) 於 2007-10-30 13:42 回覆:

大妹子

感謝您這樣仔細的回應文,似乎能夠同意我的處理方式,接納我的觀點。

我對文學有興趣,但是從小自由,胡亂看書,沒有對那個人特別崇拜;而張的文字運用細膩,觀察入微,確實讓人佩服;但是對於喜歡大自然,海闊天空而後關懷社會的人,氛圍差太多,所以沒有特別喜歡他。

不過,他的東西年輕時雖也多讀過,但現在已忘得差不多了。這次為了此文特別找出「惘然記」,又上網看了不少資料,因把他的情形與東方白的大著聯想起來,覺得很有意義而成此文。

您說得對,

「張愛玲一直都在影射自己的掙脫不掉的情感,逃不出情愛,終究以悲劇收場....」

;其實他的才份很高,我真覺得他應該可以更上層樓的;讀完「色‧戒」和寫完此文,我想到她如果把自身當年初聞鄭案的感受,怎麼還嫁給胡的心理歷程,與自己的家族背景鋪陳為小說,不知會是怎樣發人深省的時代小說──或許甚至可能成為一篇怎樣悲情的史詩──

泥老土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