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中國科學落後原因的延伸提問與回應:回應路人乙先生
2021/03/17 22:01:02瀏覽1954|回應15|推薦7

一問:"這和延襲了 1900 年專制國家體制無關和宣教 2000 多年的基督教義無關."  我們討論的主題就是中國科學發展落後的原因, 你也同意至少在西方文藝復興前中國不是落後的 .   

是的, 中國當今科學落後是事實, 原因很可能就是海禁閉關 ,失去了與世界切磋的機會後 ,造成船不堅砲不利喪權辱國的結果. 討論分析原因, 我在文中舉的例子表明,中國在明朝以前的科技發展並不落後, 且交流而受惠的不會是單向,也不保証不會改向.

 

答:是否和專制國家體制基督教義無關,稍後再討論,先談“實施海禁就會讓中國落後“的思考邏輯。

 

首先我強調,19世紀初時,中國的人口多於全歐洲(1760年代初,中國約2億,歐洲約1億5千萬;1830年代初,中國約4億,歐洲約2億)。作為“需求“市場來說,中國大於整個歐洲,而且,中國是單一市場,沒有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壁壘。就此而言,中國不需要從外面引進什麼(包括科學知識),自己就可以發展進步。當然,大一統、具封閉性格的國家實際上會阻礙進步這是另外一個考慮層面。總之,如果中國本來科學領先,而且沒有內在的封閉性格,那麼,理論上說,在這樣的市場規模之下,即使有海禁,也一樣可以得到發展,繼續保持領先或維持平行地位。至於說,交流可以促進進步,中國內部也可以交流啊!中國內部的交流,從市場規模來說,就足以超越歐洲各國之間的交流啊!當中國實施海禁的時候,理論上歐洲也可能因此受損,因為難以得到中國方面流入的資訊、商品的輸入。 

為什麼海禁是片面損害中國?你也許會說,因為歐洲可以和他人交流啊!問題是,在中國內部,知識或商品也是可以交流的,可交流的範圍並不小於整個歐洲啊,不是嗎?

 

認為一定要和外國交流,才具有促進創新的作用。這裡的邏輯為何?希望你能好好想一想。請注意,我不是說答案應該是否定,重要的是為什麼不可以否定,為什麼中國不能靠內部交流而維持科學上的領先或平行地位。

 

你說“沒有什麼科技好像一定是誰流向誰的問題, 這就是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而已“。問題是你的推理邏輯是把海禁必然對中國不利(而不是對歐洲不利)視為當然。我是在對你這種”當然“的想法提出質疑。

 

當然,我認為主要問題還是在於封閉性格的影響。(性格一詞大體是英文裡的character,,不限於使用在個人身上,一個社會也可以表現出一種文化性格,譬如我們描述唐朝人比較開放、魏晉人士喜歡清談就是對於整體社會的性格描述。至於說“封閉“,大體是指對他者或外部新異事物是否願意去接觸及接受的態度)

 

中國作為一個大一統帝國,為維持內部的整合,自然就會壓抑小社群或個人的創新性與獨特性,這通常也包括對外部新異事物的拒斥、冷漠態度。最後壓抑了人們的創意空間。所以,郭譽申教授才會強調歐洲小國分立的好處。

 

進一步的問題是,中國人是否比較傾向大一統帝國。如果是,又是為什麼?這裡,就可以連結到我說的人際關係模式上。大一統帝國與上下尊卑式的人際關係模式是最能夠互相契合的。五胡十六國、五代十國為什麼不是中華盛世?那豈不也就像歐洲小國林立的狀態嗎?可以互相交流以促進進步啊!為什麼好像不是這樣呢?

 

二問:“我不同意你論証的上下威權人際關係和沒有基督教文明造成的

至於你我論証,那個接受度較高 , 由讀者自行判斷.

 

答:讀者接受度高低,在我看來是沒有多少意義的。大眾的理性反省深度是有限的。訴諸大眾來評價思想,恐怕是恰得其反。

 

上下威權人際關係和基督教倫理的作用,大家慢慢論證吧!我能夠做的也有限。但是,輕易下結論,往往只能讓主觀情緒得到一點滿足,通常是一種從“我群中心“出發所產生的情緒。

 

關於基督教倫理的作用,我其實討論過不同的利弊得失。當然,我的確強調其優越性,但是我並非一味只談它的優越性。從最終來說,事物的確很難分優劣。但是,我們不必直接跳到最終點,最終點很可能是全體人類終結,也沒有什麼好談的了。但是,在相當長的期間,基督教倫理中的某些特質,值得我們去參考。拒絕參考,這是封閉心態。中國人的封閉心態是很糟糕的。偏偏很多人還很堅持。

 

我沒有主張說應該以基督教為國教,希望不會有人有這種誤解。我當然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但是,這並不表示,我們不可以嘗試汲取基督教倫理中某些積極的要素。譬如對平等、博愛、希望等價值的強調。當然,如何融入中國既有的文化體系,這是很考驗人的,但是未必不值得嘗試。

 

基督教倫理究竟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鏡之處,我還會繼續闡述這個議題。這裡我只再簡單說幾句

 

基督教經歷二千年的發展,但是,歐洲中古文明似乎並沒有超越中國,直到近五百年間,歐洲文明才逐漸超越中國。就此而言,確實很難論斷說基督教倫理能夠促使歐洲文明超越中國。

 

對此,可從方面來討論。首先,基督教倫理本身也在持續改變,不同的內涵帶來不同的影響。所以,韋伯會去區別新舊教的不同影響(另外一位法國社會學者爾幹也做過兩者間的比較,而強調新教缺乏社會的凝聚力)。這就是因為新舊教的倫理已經有相當的差異,也有不同的社會影響我們也知道,在西元一世紀的時候,基督教是受到羅馬帝國強力迫害的宗教,換言之,在那種情況下,它產生影響的途徑是有限且特殊的。

 

我之所以常常籠統說“基督教“,而不只是說新教,就如我之前所說,是因為我認為整個基督教畢竟有其通性,而這個通性就已經很值得我們參考。我提過新約裡面關於”愛“的闡述,至少是能讓我動容,而且認為那是能夠產生深遠影響的思想。我也幾次提到基督教的”雙劍觀“(兩個世界),也認為那是很重要的特殊思維模式。我們未必能夠照搬這種思想,這種思想也未必沒有問題,但是,能不能從中汲取有用的思想養分呢?我認為至少不宜逕行拒斥。

 

基督教倫理的影響有些可能是長期積累的,但是未必能夠簡單觀察得到或測量出來,特別是在短期內。譬如,我由衷認為,基督教世界的人自律程度較高、人格也相對較高尚。這對許多社會發展(民主化)都有重要意義。但是,這些要怎麼證明呢?做調查研究也未必能有結果(因為還涉及因果判斷)。

 

我也知道,我這麼一說,不得了了,我會被口水淹死。人們常從我群中心思想出發,很少人會平靜接受這樣的說法。

 

總之,我要表達的意思是,有些基督教倫理的影響是長期積累的,未必短期之間能夠顯現效果,但並不因此變成無意義。它的影響當然也未必只是表現在科學這個環節上。反之,它也還可能會抵制科學的發展。

 

再者,西方在近五百年間的快速進步,當然是多因的。地理大發現、殖民也是重要的因素。文藝復興的意義當然也不可低估。文藝復興帶來人本主義的新思潮,人本主義思潮又衍生諸多影響,包括促成個人主義與理性主義思潮,也包括對基督教倫理的影響。宗教改革運動因此展開。而且,受到人本主義思潮衝擊而產生的基督教改革運動,誕生了新教,新教倫理又進一步促進社會改革,包括深化個人主義與理性主義思潮。我曾經數度討論西方近代的人本主義思潮,有興趣的話不妨參考。

 

我對人本主義思潮的看法是,它當然也是有利有弊的思潮。西方因為從神本思潮轉向人本思潮,在這個轉型過渡期間,神本和人本互相糾纏,這個時候可能正是西方進步最快的時候。但是,等到人本思想獨大以後,西方快速走向世俗化,卻又可能是弊漸多而利漸少。

 

總之,基督教對西方的現代化的影響,是結合其他因素而成,並不是片面的效果,也所以,在不同時期所看到的西方,也有不同的風貌。但是,基督教倫理的效果很可能還是西方現代化進步中必要的環節。韋伯的整個論述大體就想論證這一點。而我大體同意他的論點。(韋伯只強調新教倫理對資本主義精神的關聯性,但是,我認為這只是為窄化、簡化討論議題,而並非認為舊教倫理相對於其他儒家等文化倫理毫無積極意義)

 

關於“人際間的上下威權關係模式“的影響,可以分兩個討論層次。首先,中國社會究竟是不是特別強調這種人際關係模式;其次才是這種關係模式是否影響人的創新能力。

 

在30年代,小說家巴金寫了稱為激流三部曲的系列小說,他強烈控訴傳統中國家庭倫理對青年的壓抑、束縛,而呼籲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等。

 

女作家張愛玲特別對於傳統中國社會中女子的處境做了描繪。她在“金鎖記“中描寫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受傳統倫理的桎梏,欲愛而不能,結果在財欲與情欲的壓迫下,性格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無比。

 

我認為家庭裡對子女的教養方式是型塑人際關係模式的最初原型。家庭裡的威權關係自然延伸成為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君、臣、民之間的關係也受這個模式的影響。

 

有些作者會用比較激烈的言詞,宣稱中國人具有奴性。持這種說法的人並不是一、二個,只要google一下就可以看到。一位鍾祖康先生似乎可以作為持此論的代表。他在《來生不做中國人》自序中寫了許多激越的言語。我不忍引述。(見http://www.franklenchoi.org/lks/JC_NC.htm

 

我並不持這種激越論點。但是,我的看法其實跟他們有某些地方是接近的。我如果和他們不同,主要是在於我認為這並不是所謂民族根性。我比較是從社會結構面來解釋這些性格特質的形成。也就是說,當社會結構條件改變時,這種性格特質也還是會改變的。另外,我認為那些被認為(近似)奴性的性格,其實可能和人本思想有關。所謂奴性,其實主要是在惡劣情境條件下的人本式反應。(這種說法大概也難得到一般人本主張者的認可。不過,我還是偏向這麼認為。有機會我會再做申述)

 避開“奴性“一詞,我們就說中國人太順從威權好了。至少,這和我前面說的上下威權關係模式是接近的。那麼,這種性格會不會影響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呢?其實這應該是很明顯的事情吧。會在這一點上持異議,恐怕主要不是邏輯思維的出入,而是拒斥心態使然。能不能少些拒斥心態呢?否則改革很難真正開始。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5769784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打倒支那
2022/10/02 14:32
支那人奴性重,是人種基因就固定,凡是東方蒙古利亞人種都是扁平臉,不同於高加索人種的深目高鼻,在人相學,扁平臉代表順從環境變化,風吹牆頭草,兩面倒,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奴性重

打倒支那
2022/10/02 14:10
西方科學原始目的,是遵循古希臘哲學傳統,追求宇宙真理,經過漫長時間,開花結果,成就令人眩目的工程技術,這時再後起直,追晚矣

ST60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29 04:02
中國科學落後原因主要在時機錯差!

西方國家近幾百年處於戰爭不斷、高度競爭環境,需要先進武器投入戰爭制勝,因此各國政府爭相投入科研,直到今日、科研仍以國防為主!

中國社會近幾百年來相對安定,只改朝換代一次,對先進武器需求不大,沒有科研誘因,投入以人文為主!換言之,西方國家有科研迫切需求,中國沒有!

20世紀中國由於外患才開始增強國防、從人文轉向理工科學!近30年大陸大學每年理工畢業生人數是美國四倍,科研已超越美國,專利申請是衡量科技最佳指標,聯合國世界智產權組織WIPO公佈2018年專利申請,中國:1,542,002件,美國:597,141件,台灣:73,431件。2019年科技企業專利申請前十名,四家中國公司,只一家美國公司,華為:4,411奪冠,美國高通:2,127排第四。

很多台灣人仍以為大陸科技落後,其實不然!

下面是WIPO公佈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rld_Intellectual_Property_Indicators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20 23:28

6樓 回版主

從這麼短的片段中要得出什麼有意義的結論得要有很好的運氣。


深思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19 21:17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19005135-260410?ctrack=pc_money_headl_p02&chdtv  

大陸正迎頭趕上中


路人乙
2021/03/19 12:01

對於"閒雲"格主這篇有關科學,民主,宗教,有興趣的讀者 ,可以參攷udn 另一篇" 動輒暴動的中國 -七談 (二) 談人民素質 "以下是 鏈接

http://blog.udn.com/readeryen/6997727

這篇文章發表於 2012/10/30 距今八年 , 有關該文中提到的時事, 不論老中青都應還有一些記憶, 現在回讀起來, 想必別有滋味在心頭.

本人在小學中學高中階段, 最常聽到師長教誨的用語就是" 有則改之, 無則嘉 免力 " ,師長教誨不敢或忘.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1-03-19 22:29 回覆:

“歐洲民主先進國家,似乎漸又要進入中古世紀那道德沉淪,智慧昏眛的「黑暗時代」。且由其群眾運動,動輒變成漫延全國的群眾暴動的現象來看。現在的歐洲民主先進國家,或也早不能再稱其為「先進國家」。因其人民的素質,倒是與現在的中國大陸,相去不遠。”

我有些論點略近於上述的見解。但是,我還是打算在此稍作討論,特別要鋪陳我可能相異的想法。

上述的討論,大概是以美國為主要案例。相對來說,北歐等國家則還是比較有秩序,幸福感比較高的。

就以美國來說,我認為真正的問題可能不是在於“快速”道德沉淪。主要問題可能在於階級與種族不平等。而由於不平等所帶來的憤怒卻又容易透過媒體與網路傳遞、加溫。很可能,美國政府也有點輕忽了群眾憤怒的問題,總是想,鬧一陣子就沒事了。所以也不太用心去化解問題。如此,問題遂日趨惡化。

但是,我並不認為美國社會的問題和中國大陸可以等量齊觀。我仍然認為中國大陸的潛在問題是遠比美國更嚴重的。只不過,中共政府用了更大的努力來想辦法控制局面,或者化解問題。所以,表面看來,問題倒沒有像美國那麼嚴重。比較麻煩的是,我這樣推論,如果遇到反對者要我拿出證據來,我也只能是兩手一攤。唯有期待有些人願意抱著更多的同情,試著去深度體會。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1-03-19 22:32 回覆:
再加一句。我並不認為歐洲中古時代是道德沉淪的時代。說那是“黑暗時期”恐怕部分是十八世紀啟蒙運動者的偏見。

狐禪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19 11:02
科學是用來做事的,宗教是用來安心的。兩者雖可以不衝突,但確是兩回事。怎麼樣做事才能讓人安心,這是有文化差異的。中國歷來沒有科學與民主是事實,並不可恥,因為另有生活方式,而且能延續不斷--在大自然是這無疑是絕對重要的。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19 07:47
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天賦,有不同的性格。国家民族也是一樣的,有著不同的資質,不同的社會文化。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的;但「己所欲,施於人」則是錯的。近代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一直在幹「己所欲,施於人」的事。不分青紅皂白地輸出他們的思想觀念和政治文化。即使在伊拉克這種地方碰了大釘子,美国人依然不改其志。

人類文化分三個層面:思想觀念是最核心的部份,也就是最不容變動的部份(典章制度和工藝事務屬中、外層)。日本的大化革新也好,明治維新也好,革新的部份皆屬文化的中、外層,核心的部份始終無法撼動。例如:他們的「萬世一系」思維始終不變。二次大戰,日本被美国打得稀巴爛,天皇這個精神象徵還是維持著。

所以,我的結論是:版主在這裡所揭力宣揚的東西是註定要失敗的。

草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18 12:04
http://blog.udn.com/chiag/157631865
附上原文的聯結,大家方便!

科學不能容易生根,原因很簡單,科學不是一般人日常生活用的語言,所以不容易接受,我看過很多人口口聲聲賽先生,但是把科學擺在眼前請他學,那是不願意的。不願還算不錯,有些人根本攻擊科學害人不淺,沒有必要學習!這樣的人偏最喜歡攻擊中國古代不科學,真是苦笑!

出岫閒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18 11:36

我懇請所有關心中國的朋友都好好看一看這段視頻,聽聽那位母親的呼號。然後我們大家再共同來檢討問題的性質與成因,並且試著放下我群中心、自我防衛的思維。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317/2GSXJ5OBXVBVRKGOZMBVZRZKKM/?utm_campaign=twad_social_appledaily.tw&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utm_content=photo_post&fbclid=IwAR1EeeJKvg2Kj0w_thiCL7sU_ClXQ8AdCg8XRrv09iZh0WHsbXWS3Ql4SXE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