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科學發展為何落後於西方?對郭譽申教授觀點的商榷
2021/03/14 13:33:16瀏覽2549|回應22|推薦16

前中研院研究員、大同大學資訊科學教授郭譽申近期在“奮起”期刊撰寫“為何科學革命發生在歐洲而非中國”一文(2021年3月)。https://rise-tw.org/....../%e7%82%ba%e4%bd%95....../......文中指出了如下的觀點:

“中世紀時中國的經濟狀況優於歐洲,因此宋朝時就出現很多書院,早於歐洲的大學。然而中國自漢朝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此所有的書院都只研究、講授儒學相關的學問,而不涉科學,自然不可能導向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發生在歐洲而非中國,因為部份歐洲的大學自始就有科學課程,而中國的書院普遍沒有科學課程。為什麼會這樣?有些人認為,歐洲大學有科學課程的主因是承襲了古希臘的科學傳統。筆者卻相信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歐洲是小國林立,自然比較多元化,因此有些大學有科學課程,而有些大學沒有;然而中國很早就大一統,獨尊儒術,因此所有的書院同樣都沒有科學課程。若歐洲像中國一樣大一統,歐洲也可能會獨尊神學、罷黜科學,因為古代的科學成果(包括古希臘科學)幾乎都是無法證實的臆測(並且被現代科學證明是錯誤的),誰知道幾百年後科學研究可以有許多重大突破!”

我大體接受郭教授上述的見解:傳統時期大一統專制國家不利於科學發展。但是,我覺得關於原因的討論恐怕不宜止於此。這裡的答案很可能只是答案的一部分,也許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希臘文明的影響仍然值得被注意。此外,下面想再補充兩方面的可能影響因素。一則涉及傳統中國社會的人際關係模式,一則涉及基督教文化的作用。兩者應該互相有關聯,但是並非完全重疊。

對我來說,傳統中國社會的發展、演變,受到傳統人際關係模式的影響非常深遠。而典型的傳統人際關係模式是“上下權威關係”,很少平等的關係,也缺少可參考的平等互動模式(新認識的人彼此要敘年齒,以便分出長幼之序,否則彼此很難互動)。上下權威關係限制人的自由思考,也限制了可能的思想進步空間,包括科學發展也同樣受到限制。

上下權威關係的傳統人際模式,很可能也成為近代中國民主化的重要阻力。簡單說,人際之間不能平等互動,就很難真正走向民主化。在上位的人期待他人服從,如果不服從就會覺得是可忍孰不可忍。相對地,在下者也很默會地願意服從,叫他違抗在上位者的意志,他會由衷覺得不安。如此,如果實行民主制度倒讓人覺得行事礙手礙腳。

傳統人際關係模式對於民主化的影響應該還不僅於此。專制制度除了藉著這種關係模式而得以有效運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說,專制制度幾乎是難以取代的政治制度選擇。因為理性溝通模式難以建立,所以民主化幾乎必然導致混亂。而理性溝通模式之所以難以建立,恰又因為這種上下權威關係的傳統人際模式。

按照前清華大學歷史學教授秦暉的看法,秦以後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大體都是“秦制”:陽儒陰法路數的專制統治模式。按照我的想法,秦制得以延續二千年,更深層的理由就是上述的上下權威關係的傳統人際模式。當然,專制體制很可能讓這種人際關係模式更鞏固,乃至被強化。但是,這種人際關係模式終究是先在的因。

想想看,在柏拉圖的對話錄裡,是幾位思想家在平等對話,各自展開自己的思想,而逐步推出最合理的問題答案。但是,論語的對話模式卻大不同。論語的對話模式是生問師答。老師代表權威知識之源,很少被質疑,更幾乎不可能最後被否定。這種對話模式,反映了上述的人際關係模式,而也無形中壓抑了理性溝通模式的可能開展。最後,也限制了文明進步的可能。

至於基督教對於西方科學發展的影響為何?郭教授似乎暗示說基督教對科學發展的影響是負面的,主要是一種阻力。幸虧近代西方小國林立,故基督教難以全面壓制科學的發展。

對此,我看法有異。基督教確實可能在某些方面對科學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但是,這並不是全部的故事劇本。基督教在某些方面也對科學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而且,這種積極作用還可能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首先,我認為宗教信仰讓人擺脫一種自然的務實生活態度。大體上,我認為傳統中國文化就偏向重視實務面,對於和現實社會缺少明顯、切近關係的事物就缺乏興趣。而這種過度的務實態度可能對科學研究產生阻礙作用。科學或許對科技發展有利。但是,未必一開始就如此,往往是科學發展到相當程度以後,才能幫助科技發展。初期的科學研究,可能顯得不務實,而易遭人冷落。總之,中國人可能過於看重人際實務,對抽象原理性的思考欠缺興趣,從而限制了科學的可能發展。

我們且看看16世紀哥白尼的天文學研究的歷史。他幾乎耗了畢生心血研究天文學,但是,很難看到他從這個研究中得到什麼好處,至少在他在世時是如此。他的“天體運行論”一書出版,就在他彌留將逝世的一刻。而且,書出以後,其實讀者也非常有限。也就是說,他的天文學研究並沒有為他帶來什麼名與利。那麼,他又為什麼要花這麼多心血來做這些研究呢?

在哥白尼“天體運行論”一書序言中,表示該天文學研究的目的在指出宇宙的均衡、有序、和諧,以彰顯上帝的榮耀。如果他的研究動機確實如此,這是一種宗教動機。至少,宗教倫理可能是驅動他研究的原因之一。與信仰內容對話,這是許多信徒的重要心理活動。而這種活動卻也可能是科學之所以得以開展的理由。也許這種理由並不那麼普遍,但是,重要性卻還是不能被低估,尤其在科學革命的開端。哥白尼本人對天文現象的好奇心,也許才是最重要的研究驅力。但是,他的宗教信仰很可能也幫助推動持續、立場堅定的研究。此外,他因為宗教而維持終身獨身生活,這可能也幫助他得以完成相關的研究。

有些人懷疑哥白尼書裡的序言究竟是不是他本人的意思。懷疑者猜測可能是他的學生為迎合當時教會的立場而做此陳述。不過,這本書是哥白尼畢生的研究心血,他的學生應該不會違背他本人的心意寫些違心之論。何況,哥白尼本人是神父,曾經在教會擔任幹部,甚至曾經成為主教候選人。還有人批評他“自以為是受到了上帝的啟迪”,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這不是他本人真實的想法。再者,有些主教還曾經鼓勵他早點出版這本書。表示當時教會還沒有形成明確反對他的天文學觀點的立場。換言之,他也沒有必要為了迎合教會立場寫出違心之論。

一位接續哥白尼天文學說發展的意大利教士布魯諾,後來因為大力宣揚“異端”天文學說,而被教會火刑處決。這個悲劇或許可以看成是基督教會阻礙科學發展的證明。但值得注意的是,布魯諾本人也是基督教教士。他的狂熱信念其實也帶有宗教意味。值得順帶一提的是,在基督教歷史中,不乏一些教士基於其信仰提出了一些關於人與世界的見解,卻被判定為異端,並且遭受嚴厲懲罰。

我們與其說基督教阻礙了科學(暨其他學科)的發展,或許更適合的說法是,基督教的教義激發了相關議題的爭議,也激發了後續的知識進步。我這麼說是不是合理呢?是不是強詞奪理?不妨對照著中國方面的發展情況來看,大家就可能會有不同的感想。

相對於西方在古希臘時代就有“地心說”的宇宙觀,古代中國對於宇宙的認識顯然是模糊的。中國似乎一直沒有地“球"的概念,直到受了西學的影響。而且,更重要的是,古代中國似乎不曾進行關於天文學體系的爭辯。基本上似乎根本就沒有天文學這種討論領域,所以也就沒有什麼爭辯可言。直到明末清初,西方教士湯若望來到中國,並且協助修改曆法(時憲曆),才帶起較激烈的天文學爭議。而且,很明顯,湯若望是屬於被傳統派壓迫的一方,差點遭處死。

總的來說,中國人過於務實的思想傾向造成一種淺碟的眼光,限制了科學思辨與研究,特別是限制或阻礙了可能的創新思維。基督教則讓淺碟眼光有機會被拉遠、拉高,帶來思想上的突破可能。

西方科學革命為什麼率先發生,原因當然複雜,此處只是扼要略舉,還有待繼續闡明。我比較在意的是,此刻的中國大陸似乎對於中國大陸此刻的科技進步高度自豪,頗有睥睨西方的姿態。這可不是什麼好心態,對長遠的發展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慎之!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ag&aid=157631865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18 21:37
版主說:「我認為金家政權應該被終結」

版主對西方文化比較有研究,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你講這話的口氣也很像西方帝國主義者。

我在16樓以《善德女王》和日本的「萬世一系」觀念為例,說明中國、日本和朝鮮半島上的國家,人種雖然近似,但政治文化差異非常大的,其中很多眉角,外人根本無從了解。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冒然說出「某某政權應該被終結」,這是十分自大而且荒謬的。

在現實上,南韓和中國大陸都不敢這麼說,因為逃出的難民他們都養不起。已發生的例子:美國終結了伊拉克海珊政權,結果如何?有目共睹。對伊拉克人民一點好處都沒有,還讓他們更加遭罪。

版主說:「承認人家的優點,參考人家的優點,這是應該的努力方向」

這更是廢話。如果你家有小朋友數學不會,你跟他說,人家隔壁的小明都考一百分,你為什麼不學著點。這話能有用嗎?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18 21:33
版主說:「我實在搞不懂Taiga兄的意思。你到底想說什麼呢?」

別激動!有話慢慢說。你在11樓給路人乙的回復文裡說:「即使他們現在也還是有國王,大家也還是將他們列為民主國,日本也是這樣。在這樣的國度裡,人際關係雖然並不完全平等,但是,比較會有底線。」我在12樓的留言舉實例說明日本人的階級觀念比漢人要嚴格得多。而你給我的回復文裡有一小段說:「我不知道你怎麼看待南北韓兩者。但是,我自己是有很清楚、強烈的評價的:北韓統治體制應該早點被終結。」你問我怎麼看待南北韓,這意思是說「南韓民主,所以發展好;北韓專制,所以發展不好」,我沒會錯意吧!所以我說:「我也不喜歡金家政權,但不是因為他們是黑貓,而是因為他們不會抓老鼠。」這意思就是「我不是因為北韓世襲專制,所以不喜歡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把北韓領導好(尤其是經濟)。不難懂吧!

皇帝是世襲的
2021/03/18 13:53
事實上現代很多國家的皇帝是可以萬世一系的,只要皇帝是沒有實權的榮譽職,要萬世一系容易的很。所以英國的王室現在一路繼承下去,大家沒有意見。日本的王室現在一路繼承下去,大家也沒有意見。只要皇帝有實權,萬世一系,就會很多人有意見。若是制度上,有實權的可以萬世一系,早晚會有人想用武力改變。

皇帝是世襲的
2021/03/18 13:20
另外日本在戰國時代,權利幾乎都是掌握在幕府將軍的手上, 天皇是沒有實權的。中國的戰國時代, 權力也是掌握在各國的國王上面, 周王朝也是沒有實權的。 要不是秦滅六國和周王室,。 看不出日本的戰國時代, 日本天皇的地位和中國戰國時代, 周王朝的地位差別在哪裡? 中國和日本的皇帝權力都是用武力打來的,沒有什麼萬世一系那回事。

皇帝是世襲的
2021/03/18 11:39
另外日本也不是萬世一系。 中古時代, 日本小國林立, 各有各自的國王。 十二世紀, 日本為南北朝時代, 各有各的天皇, 後來南朝勢力衰退, 將天皇權力全部交給北朝。 也就是說南朝的天朝到此中斷。 但有趣的事, 日本歷史反而將南朝視為正統。 以後日本又發生許多皇室爭奪事件。 現在的天皇早就跟古老的天皇沒有血緣關係。

皇帝是世襲的
2021/03/18 11:19
全世界任何帝制的國家都是世襲的, 也就是父傳子, 子傳孫的。 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所謂改朝換代就是用武力的方式來改變世襲。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者雖然不是世襲的, 但也是內部少數人自己決定的。 鄧小平還會搞任期制, 習近平現在要推翻任期制。 至於將來習近平是否會搞成世襲制, 現在不曉得. 不過以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來看, 只有武力才能改朝換代。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3/17 22:02
版主說:「我自己是有很清楚、強烈的評價的:北韓統治體制應該早點被終結。」

那麼就是視北韓的政權為敵人囉,可以想見北韓政權也將視你為敵人。這就是版主在前面文章中說的:「我相信中國人…很可能也促成強烈的“零和”(zero-sum)思維。」版主正是你自己所謂中國人強烈「零和思維」的典範。

版主經常拿「思維易陷框」、「曲咎在異方」等等來教訓中國人,其實你「罷黜百家,獨尊新教」就是思維陷框的證明,你認為錯全在北韓政權,它該被消滅,這就是「曲咎在異方」心態的證明。

以前看韓劇《善德女王》,新羅王死去,王后掌實權,有人勸王后稱王,王后說她非「聖骨」,稱王則諸侯不服,她不能稱王。所謂「聖骨」就是王室血統。在朝鮮半島,要稱王,血統是最重要條件。本來我也沒有很注意這句話,後來看金正恩閱兵影片,旁白的人一再強調金正恩的「白頭山血統」;在漢人社會,強調血統會被譏為「靠爸族」,這是無能的代名詞。蔣經國絕不會強調我爸是「蔣總統」,所以我也是當然的蔣總統。所以,朝鮮半島上的民族對政權正當性的看法顯與漢民族不同。我舉這個例子是說明同為東方民族,且為近鄰,政治文化竟然有這麼大的差異。

其實,最為極端的血統主義應屬日本人,日本天皇是「萬世一系」的,能當天皇的就他們這一家人,因為他們的祖先是日本國的創立者。仔細觀察日本人的公司,也都是同樣「萬世一系」思維。豐田公司就由豐田家領導,鈴木公司就由鈴木家領導,如果家人無能出任時,可由旁人代管,但當家裡有能人出現時,代管人必定「大政奉還」。朝鮮人的政治文化和日本人的相近。金正恩的爺爺是朝鮮國的創建人,金正恩接掌政權,就朝鮮政治文化的角度來看,有其正當性。

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我也不喜歡金家政權,但不是因為他們是黑貓,而是因為他們不會抓老鼠。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1-03-18 15:01 回覆:

“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我也不喜歡金家政權,但不是因為他們是黑貓,而是因為他們不會抓老鼠。”

我實在搞不懂Taiga兄的意思。你到底想說什麼呢?

我認為金家政權應該被終結,當然是因為他們害慘了北韓老百姓(當年也製造了韓戰悲劇)。這和他們是黑貓白貓有什麼關係?是你說到他們的出身,好像他們出身真不同於一般。我可沒說到這個。我也不信這一套。就算他們真出身高貴,那又怎麼樣?照樣應該下台。

我不恨北韓金家。他們可沒有害到我,甚至還有利於我們台灣。要不是韓戰,我們搞不好也早已成為共產中國的一部分。所以,我可能應該感謝他們。但是,我還是認為他們應該下台,因為他們不是好的領導政權。

我沒有要罷黜百家,獨尊基督教的意思。但是,承認人家的優點,參考人家的優點,這是應該的努力方向(至於要怎麼將之融入,那是另外的大哉問,還需要好好努力的大事業)。但是,我也不準備一直跟你辯論這一點。還是那句話,你要堅持這麼認為,go ahead, please!


路人乙
2021/03/17 11:58

回十三樓回文

你自己在十一樓回文中表明 "首先, 拜託, 能不能不要用"在下"這種自稱, 這正是中國老傳統 ,而且會有不良影響." 這是你的原文.

你又在十三樓對我的回文中表示 ,"關於 "在下" 這個稱呼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 這一點我不敢確定."

不知那一句是真的.

關於"敬語"的使用, 古今中外都在用, 這是禮節, 如你說不用,我就不用. 再吊一句書袋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有關價值判斷應用的討論, 你說"至於說,"在應用的時候就應該保持價值立場,這個說法其實也還是有問題。舉例來說,我知道一種政策實施以後,會對A群體有利,對B群體不利,我是否可以坦然地說,"我基於自己的價值立場,堅持要實施,我就是要對A群體有利"?"

你問的問題,又回到我提出的 ,這必須分別是在研究階段或是應用階段.

如在研究階段 ,必須客觀詳列對 A和B 群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如不如此, 不僅有違作學問的精神,更有違道德要求. 相信基督教應不是如此教導的吧 ?

如已到應用階段, 你基於自己的價值立場, 你選擇 A案 ,你就是要對 A群体有利. 有何不可坦然的講明白 ,這是一種良知道德. 至於你的讀者, 學生 ,選民都會很清楚知道 ,你基於何種理由作出選 A 的決定,要不要支持你的決定, 或 投你一票.由他們決定.

否則如本文首提出的,你一會說"有不良影響", 過了一會又說"我不敢確定" .你舉哥白尼, 我舉他不是基督新教徒,他 是天主教徒 ;你舉上對下的專制威權人際關係, 有害科學發生, 我舉古今中外那一個不是專制威權體制; 至於"敬語"使用 ,我舉至今那一個科技文明國家沒有使用,何來的有不良影響?

我們十幾篇的討論 ,我不單單是說明你的觀點有商榷之處 ,更在這過程中, 讓台灣, 大陸, 海外讀者, 都有機會在沒有摻入價值判斷的情況下 ,暸解你我的論點 .

至於何者的論述比較有理 ,當然由讀者決定.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1-03-17 22:17 回覆:

”你自己在十一樓回文中表明 "首先, 拜託, 能不能不要用"在下"這種自稱, 這正是中國老傳統 ,而且會有不良影響." 這是你的原文. 你又在十三樓對我的回文中表示 ,"關於 "在下" 這個稱呼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 這一點我不敢確定.不知那一句是真的.“

我這兩句話顯得稍有不一致,但是,還不到自相矛盾的程度。需要抓這種小辮子嗎?

我不欣賞這種自稱“在下”的做法。禮太過了、太自謙了(其實已經不只是謙了)。重點還是在於太少彰顯平等對話的精神。

我說不確定,是因為問到的是影響。我雖然認為在互動中表現過度謙卑是不好的,但是,我不能斷言說僅僅是一句稱謂真有這麼大的涵蘊意義嗎?所以,我的不一致只是在尋找精準表達上有所不妥,並沒有方向上的不一致。


路人乙
2021/03/17 10:33

續十三樓文

格主文 "你前一帖說“中國科學發展的落後,從歷史進程可看出, 明清之際的海禁是中國斷絕與世界來往 ,這才是最可能的原因。”你這句話其實包含了兩點:(一)中國(當今)科學發展落後於西方是事實;(二)中國科學發展落後的原因在於海禁。 "

是的,這是我的論証 ,且下半句是 "這和延襲了 1900 年專制國家體制無關和宣教 2000 多年的基督教義無關."  我們討論的主題就是中國科學發展落後的原因, 你也同意至少在西方文藝復興前中國不是落後的 .   

是的, 中國當今科學落後是事實, 原因很可能就是海禁閉關 ,失去了與世界切磋的機會後 ,造成船不堅砲不利喪權辱國的結果. 討論分析原因, 我在文中舉的例子表明,中國在明朝以前的科技發展并不落後, 且交流而受惠的不會是單向,也不保証不會改向.

科技文化的發展需要時間累積蘊釀, 如今全球化時代, 早上發表的論文 ,全世界幾乎立即可得到相關資料; 但在十四世紀不是如此, 明朝第一次海禁令在公元1371年發布, 文藝復興起於1453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公元1760年發生 ,第一次鴉片戰爭公元1840年發生 ,中間隔了四五百年. 到清朝時中國船不堅砲不利 ,自然落敗, 落後原因很可能是海禁閉關, 造成無法及時受惠於西方的發展, 這是我論証落後原因, 我不同意你論証的“上下威權人際關係和沒有基督教文明造成的 ”

至於你我論証,那個接受度較高 , 由讀者自行判斷.

你說," 但是,為什麼中國實施海禁科學就會落後?為什麼不是因為中國實施海禁,使得西方科學落後?為什麼好像科學理當是從西方流向東方,而不是東方流向西方?"

我說,沒有什麼科技好像一定是誰流向誰的問題, 這就是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而已 .

在明清之前, 中國元朝的刀劍弓斧馬匹的工業科技就是比西方領先 ,建立歐亞帝國; 為什麼清朝以前,沒有西方國家在中國建立歐亞帝國. 清朝之際八國聯軍能用武力割據中國土地,  另如清朝前 ,日本的科技文明一直落後於中國, 明治維新接受工業革命洗禮後武力強盛 ,幾乎造成中國滅國命運,  德國納粹橫掃歐洲 ,不是它有平等的人際社會,是它的火炮軍艦比較厲害 , 美國現在是第一強權國家,不是因它是信仰基督教, 仍是它的科技比較厲害,武器比它國精良.

你說, "當然,我相信,封閉社會與開放社會的科學發展潛能確實不同。明、清兩代中國社會傾向封閉(此與專制制度有關),所以不利於科學發展。海禁只是封閉性格的一個環節,而不是全部。"

我說, 海禁造成封閉的結果 ,指的是社會的封閉;另不知你說的"海禁只是封閉性格的一個環節,而不是全部". ”封閉性格“ ,指的是何事何物何意?. 如你指專制制度造成封閉性格, 同一理論 ,全球當時都是專制體制, 獨中國造成海禁閉關,這說的通嗎?

有關海禁閉關的探討,網上有許多, 這裹不加深入.


路人乙
2021/03/17 01:27

回格主十一樓文

格主回文中問"首先,拜託能不能不要使用“在下“這種自稱。這正是中國老傳統,而且會有不良影響。"

"在下" 一詞是本人從在台灣出生開始, 歷經求學, 當兵 ,結婚生子, 工作繳稅, 一直在用的詞句. 是的, 這正是中國老傳統, 但何來有不良影響?  格主問能不能不要使用?  格主要求 ,當然配合.

你(格主)現在應該瞭解 ,我是在台灣長大的中國人, 不是在大陸長大的中國人, 你(格主)舉例大陸發生的事作為敘事佐証, 我無法評論: 但台灣發生的事更是我關心的. 你(格主)在回文中指"文化研究當然可以有價值判斷" ,這才是我關心的重點.

學術研究或批判文章, 先有價值判斷決定立場後再找証據. 這是宣傳文章 ,是廣告.

學術研究不可有價值判斷, 學術研究成果的應用 才必須有價值判斷,且一定是主觀的價值判斷 ,這兩者搞混先後次序 ,天下大亂.

你說, "我們隨時都在進行價值判斷。沒有價值判斷就很難開始行動。譬如,我今天要不要出門上班。好像不經由價值判斷就會行動。實際上,很多人都有上班恐懼症。只是認為不能不去上班。為什麼不能不去。真的沒有抉擇空間嗎?其實還是有抉擇的:不去上班的代價太大,我不願意付出這個代價,所以還是去吧。 中國大陸要不要把香港、台灣(強行)收回?這更是價值判斷。 中國人要不要移民海外?要不要回歸祖國?當然也都涉及價值判斷。"

以上三個例子是處於何階段 ,是研究期? 是應用期? 以上班為例,如為研究議題, 應客觀, 要考慮天氣, 收入, 時間,偏好等等. 如果 到了個人應用時期,當然是主觀價值判斷決定 , 研究認為四個都重要 ,我以為兩個重要, 一個作不到 ,一個不重要 ,最後決定當然會和研究結果不一定一致,( 其它兩例同). 把研究和應用混在一起, 不就又是張飛打岳飛 .

udn園地公諸於世, 你更開放個人部落格供來往讀者參與. 這裹的讀者包括了大陸同胞, 台灣讀者 ,海外華人及全世界讀懂中文的人都可能看的到, 為文能不謹慎乎?

出岫閒雲(chiag) 於 2021-03-17 09:03 回覆:

“學術研究不可有價值判斷, 學術研究成果的應用 才必須有價值判斷,且一定是主觀的價值判斷 ,這兩者搞混先後次序 ,天下大亂.”

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很不同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關於社會現象(包括政治、經濟...)的學術研究都不可能真去除價值判斷。所有宣稱去除了價值判斷的研究,都是妄言。所以,雖然研究者應該在研究中努力去除涉入價值判斷,但是,同樣重要的是,盡量認清自己可能在何處涉入價值判斷,並且向讀者陳明自己的價值立場。

相關的討論,在社會學方法論課上討論非常多。如果讀韋伯(Max Weber)的方法論著述就會碰觸到。

一個常常會發生的情況是,有些研究者暗示或明示自己的研究是完全客觀的,是不涉入價值判斷的。其實,這才更糟糕。

至於說,在應用的時候就應該保持價值立場,這個說法其實也還是有問題。舉例來說,我知道一種政策實施以後,會對A群體有利,對B群體不利,我是否可以坦然地說,"我基於自己的價值立場,堅持要實施,我就是要對A群體有利"?

關於“在下”這個稱呼是否會產生不良影響,這一點我並不敢確定。但我的想法是,如下的一種整體的氛圍確實會產生不良影響:除了特定個人---被公認為處於上位者--外,人們普遍被要求以一種謙卑姿態面對他人。

中國人很強調待人應該謙卑。但是,這也要適度。這種態度可能就會衍生出自我心靈禁錮的效果。

我曾經提出過,中國人的平均智商並不低於西方人。所以,中國文明發展滯後,原因不在於智商;也不在於資源的匱乏,主要問題是在於人際關係模式。人際關係模式限制了中國人的發展可能。

你覺得沒有受到傳統文化的“不良”影響,未必就真沒有。這可能只是你的主觀判斷。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受到不良影響,所以不良影響就得以持續,文明發展也就持續遲滯。

當然,我這麼說,你大概也聽不進去。我也就沒轍了。我常常在網路上批評中國文化傳統,也常常遭到反駁。我不免覺得遺憾。遺憾在於善意被當作惡意;更重要的是,我認為這才是改革的主要問題切入點,無視於這些問題會使改革之路更漫長、更困難、必須經過更多“無謂”犧牲。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