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談】得來不易的民主 長夜囹圄的最窮總統穆希卡
2020/05/23 23:42:06瀏覽1348|回應0|推薦1

忘了確切、真實的說法,李敖在第十屆中華民國總統大選(西元2000)對媒體發表談話,說其他的候選人沒有一個人比他為台灣在監獄待得更久,只有坐牢前後將近二十六年的施明德才贏他。實際上,政治犯待過牢獄後成為國家元首的例子不少,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以及烏拉圭前總統穆希卡。相較於曼德拉,穆希卡是這兩年在台灣較為人所知。

前兩年臉書有許多關於穆希卡的故事,以「世界最窮總統」、捐贈九成總統薪水、不入住總統官邸,不開總統座車,開自己的小金龜車等謙卑、廉潔的行為而聞名。當時我一直覺得『穆希卡』名字、跟他的行為好熟悉,回家翻閱書架時才找到幾年前閱讀的《總統的品格》(寫樂文化出版)這本撰寫穆希卡的紀錄文學。

會再次提到穆希卡,是因為今天在netflix上看到了一部電影《長夜囹圄》(A Twelve-Year Night),瞬間想起書本內容。在上個世紀七零年代,當時烏拉圭仍處獨裁政權,穆希卡是圖帕馬羅斯國家解放運動的一員(游擊隊員),如同台灣早期的白色恐怖,穆希卡與好友們被逮入獄,受到許多殘忍、不人道的對待,穆希卡甚至出現了神經錯亂、妄想症等病症。《長夜囹圄》講述三位解放運動人士在監獄遭受不人道對待,如何從黑暗中尋得光明,奮力求生的電影。坦白說,沒有預做功課認識拉丁美洲、烏拉圭,觀看這部電影較為吃力。

七零年代的烏拉圭政局跟威權統治時期下的台灣有三分相似,威權軍政府為了確保政權而封殺相關媒體、囚禁解放運動人士等,獨裁期間有超過五千人成為政治犯身陷囹圄,從穆希卡1973年入獄到1985年獲釋的十二年間有180名烏拉圭人被謀殺,還不包含無法細數的失蹤者。

專政政權最終走向民主,在八零年代初期,人民走上街頭抗議遊行,反軍政府的政黨也積極與政府對談,最終由領袖率領人民進行大罷工,逼迫軍政府妥協,最終才選出烏拉圭的新任總統。而穆希卡與電影中其他兩位朋友也在1985年特赦獲釋。

自由身的穆希卡後來仍積極投入政治,獲選成為參議員,最後在2010年出任烏拉圭總統,直到2015年才下台。當穆希卡解除總統職權時,英國廣播公司記者韋爾戴維斯說:「穆希卡離開辦公室時,經濟流暢且社會穩定,其他的拉美大國只能夢想。」然而,有好評也有惡評,穆希卡在執政時提倡大麻合法化、同性婚姻及墮胎合法化政策,這些看起來自由主義,也受到歷史認同的思想,在當時相對保守的烏拉圭顯得太過激烈,招致國內政治人物、人民的批評。然而,對穆希卡來說,最為遺憾的是未能落實推行對下一代的教育政策。

追求發展不能與幸福背道而馳─引述自穆希卡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致詞內文

每一個國家的蛻變,總是伴隨著鮮血與知識,民智漸起而勃發,才有後世的光明。如同當年的烏拉圭,如同早期的台灣,縱然有許多社會研究表明民主也並非最好的發展政體,但為求人民能安居樂業、豐衣足食以及接受教育的前提下,民主是向前一步的選項。透過閱讀一部好電影,以及一本好書,我們明白得來不易的生活,以及自由選擇的權利。

霸氣!「世界最窮總統」退出政壇 婉拒高額退休金

「全球最窮總統」兼開拖拉機

Netflix長夜囹圄正式網頁

總統的品格:我們有這樣的總統可以選嗎?佩佩‧穆希卡的典範傳奇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366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