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鞋帶綁法隨你所想 PUMA Speed IGNITE NETFIT
2017/06/09 13:55:06瀏覽4883|回應0|推薦8

對於「綁鞋帶」這件事你有多少想法?有些跑者會依著當兵時的守則,一字線然後外壓內規規矩矩地穿好每個洞;有些跑者會在末兩孔綁一個小圓環,然後穿過小圓環以加強腳踝的穩固;有些跑者非得打兩個結,以免跑的過程中鞋帶鬆脫;也有的跑者只要有綁就好,草草以寬鬆的方式來綁繫鞋帶。只要有穿鞋,每位跑者都有各自的方式,讓鞋子以最穩固舒服的狀態來跑出每一步。日本知名的超馬跑者─井上真悟,每次穿鞋時都要花3-5分鐘細細調整鞋帶,就可看出他對綁鞋帶的重視程度。

近幾年,PUMA在鞋型設計上一直走在流行尖端,顏色搭配亮麗多彩,甚至兩隻腳採不同顏色的設計,除了推出如PUMA FAAS系列與PUMA Speed系列的競速型鞋款外,也創新推出多款顛覆傳統設計概念的跑鞋,如擁有彈力繩可輕鬆帶動步伐的PUMA Mobium Elite系列、以轉盤代替鞋帶的PUMA IGNITE DISC等,企圖挑戰一下跑者的接受度,也讓人感受到PUMA對於跑鞋設計源源不斷的創意與熱情。

這次測試的「PUMA Speed IGNITE NETFIT」,也是源自一項嶄新的設計概念,即無固定鞋帶孔設計,讓跑者可依自己需求來自行調配鞋帶的穿孔位置,達到寬楦、窄楦、腳跟固定等目的,企圖心很大,就讓我們來實測看看這些來自跑鞋設計師的巧思。

 

《開 箱》


PUMA捨棄之前的鞋袋設計,改以與傳統包裝一樣的鞋盒,上面有標示型號與尺寸


開箱


「PUMA Speed IGNITE NETFIT」雙層網布包覆的外型,深色的鞋身隱隱透出亮橘色的PUMA經典曲線,低調卻搶眼,很難不被它的外型吸引

 


由上往下看,可以看出「PUMA Speed IGNITE NETFIT」的前腳掌並不算太細長,楦頭稍寬的人也不會覺得太緊


IMG_4736
由側面可以看出中底鋪以PUMA雙重密度的IGNITE (橘色) 與PU (白色) 材質,達到避震與動力回饋的目的



鞋身可以看出它的雙層網布結構,外層是如漁網般大孔隙的網布,可以任意做穿鞋帶用。內層則是有彈性的編織網布


兩層網布鞋身並不密合相連,中間可以供鞋帶穿孔活動用


鞋身的第二層網布內,還有鋪以一塊人造麂皮材質,讓腳後跟不會隨著跑步而左右滑動


鞋跟橘色IGNITE中底上標示出高低足差6mm,僅比赤足鞋稍高,幾乎是如履平地般沒有高低足差


雙層的足跟杯,NETFIT編織鞋面包覆科技,外層提供保護作用,內層的彈性編織網布則可有效固定腳踝


PUMA的跑鞋我最欣賞就是它背後沒有許多花俏聽不懂的技術,所有東西都清清楚楚擺在眼前。大底以區塊型的耐磨材質,將動能自然導引至前腳掌


前腳掌鋪以黃色的推進區,讓腳掌自然發力往前推蹬


由腳後跟往前腳掌延伸,黑色的Ever Track+耐磨大底,同時具有引導跑力由腳跟到前腳掌的作用



沒有固定的鞋帶孔,跑者可以依需求自行搭配鞋帶的穿孔位置,這是「PUMA Speed IGNITE NETFIT」的主要訴求


官方提供五種綁鞋帶方式 (標準、穩定、寬楦、窄楦、足跟支撐) 供跑者選擇,當然跑者也可以自行發揮想像力


鞋墊可抽離,有彎曲的角度,可讓腳掌包覆得更確實


PUMA中底緩衝等級分為100、300、350、500、600、900等,數字越高中底越厚。「PUMA Speed IGNITE NETFIT」屬於500等級,著重在提供較多的緩衝防護


鞋內的做工,內層網布的透氣性極佳


28.5號男鞋,單腳重315公克,有點沉的重量

 

 

《測 試》

穿上「PUMA Speed IGNITE NETFIT」跑鞋,共跑61.7公里,各次心得如下:

第一回測試地點/大安公園外圈 距離/15.4km 時間/01:06:03

  • 以4:18/km的均速跑15公里,我對於PUMA速度提升的能力是非常有信心的,因為我的全馬PB就是以「PUMA Faas 300 V2」所創下的(03:05:56),簡簡單單沒有浮誇聽不懂的跑鞋技術,頗有硬漢硬碰硬的風格,也難怪會找全世界最快的閃電波特來代言。
  • 前後高低足差僅6mm,完全感覺不到踮著腳的感覺,稍微往前傾,有助於速度的提升。
  • 雖然28.5號單腳重315公克,實際跑起來卻感覺比這重量輕一些,非常流暢。
  • IGNITE的中底,之前我測試過同樣中底的PUMA跑鞋,所以對這款緩衝並不陌生。它並不特別軟Q,不似美國轎車般舒適柔軟的避震器,反而有種歐洲車那種剛硬卻又實在的安全保護,能明確感受到足底對路面的反應。
  • PUMA中底的緩衝等級分為100、300、350、500、600、900等幾款,數字越高中底越厚,之前我穿過幾款300的跑鞋,幾乎是貼著地面,很適合做速度的衝刺。這款「PUMA Speed IGNITE NETFIT」則是屬於500,提供更周全的大底防護。
  • 「PUMA Speed IGNITE NETFIT」的特色就是可以依需求隨意地變換鞋帶綁紮的方式,PUMA依跑者需要提供五種綁法,我今天以「STANDARD」傳統的綁法來試跑,腳後跟有些微的摩擦感,幾公里後才順利。腳掌接觸鞋墊的部分也有輕微地划動,這些都讓跑者擔心會起水泡。
第二回測試地點/大安公園外圈 距離/14.1 km 時間/01:05:27

  • 今晚以「WIDE FOOT」寬楦鞋帶綁法來試跑,由於綁法與標準楦頭差不多,可能因為這樣,所以實際跑起來,並沒有特別好壞的感受
  • 能夠感覺到內層足跟杯的3D立體編織網布,極富彈性地緊緊住腳背與腳踝,在加上內側鞋跟鋪以人造麂皮布,讓腳後跟不會因為跑步時所產生的外撇力量,而造成鞋內腳掌滑動的現象,達到保護腳踝與穩固的效果
  • 可以明顯感受到大底的設計,讓腳掌的觸地面積,由腳掌外側、引導到前腳掌,然後腳後跟觸地
第三回測試地點/大安公園外圈 距離/11.5km 時間/00:50:54

今晚穿較短筒的壓縮腳踝襪,明顯感受到兩者很不合,「PUMA Speed IGNITE NETFIT」的內層足跟杯採高筒又緊緊包覆腳踝的設計,也因此,當襪子短到編織網布貼著小腿時,就會造成網布直接摩擦小腿的狀況,我的小腿因為這樣跑了5公里後就磨破皮,後來我將後腳跟的網布往內折 (因為往外折會彈回去),才避免小腿繼續破皮 (圖左:原來的腳後跟網布位置。圖右:往內折後的位置)

第四回測試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操場 距離/10 km 時間/00:47:42

既然「PUMA Speed IGNITE NETFIT」的主要訴求是可依跑者需求來調整鞋帶孔的位置與綁鞋帶的方式,今晚就來試試「HEEL SUPPORT」的綁法,意即加強腳後跟穩固的綁法。
與傳統綁法的差別就是將最後一孔的鞋帶往後穿到約腳踝下方,讓腳踝後端至後腳跟的部位能與中足及前腳掌更加連成一氣,以加強腳後跟的穩固,減少外撇。 以較慢的速度實際跑10公里,47'42",感覺腳後跟真的有穩穩地固定在鞋內的後端,不會任意地滑動,且因為網布與鞋帶皆有彈性,因此並不會只是死死地勒住腳踝,而能夠讓腳掌後端在跑步過程中,仍保有適當而舒服的活動能力。

第五回測試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操場 距離/10.7 km 時間/00:47:36

今晚再改以「STABILITY」穩定型綁法再搭配較長筒的羊毛襪,以避免小腿又被後腳跟的內層網布磨受傷。
這款鞋很貼心地附了另一雙較長的鞋帶,可以讓跑者將鞋帶延長綁到鞋身側面,而不會造成最後要綁鞋帶時太短。「STABILITY」穩定型綁法,將穿鞋代的孔隙延伸到鞋身側面,藉此穩定鞋體,讓它讓穩固緊密地包覆住雙腳。實際跑了10公里,發現相較於前三種綁法,這是我覺得最舒服又合適的綁法。

 

《結 語》

綜合「PUMA Speed IGNITE NETFIT」幾次試跑的心得,它加速起來很流暢,不會顯得太軟Q的IGNITE材質大底,除了提供緩衝保護外,也能適當將地面反饋力道讓跑者知道,讓跑者知道接下來的路程該如何調配,算是雙腳感不錯的跑鞋,適合全馬成績在四小時到四個半小時跑者的戰鞋,也適合當作平常LSD的跑鞋。

雖然如此,但內層網布後腳跟的高筒設計,會將小腿磨受傷;整體重量還是稍嫌重了些,如果單腳能少50公克左右,應該更適合作速度的競賽;這款跑鞋的多樣化鞋帶綁法,對於舒適度與跑步質感的提升是有些許幫助,只是如果能有各種楦頭尺寸的選擇,更能達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選擇一雙比賽與練習的鞋,還是要自己實際穿過後才會知道合不合適。

 

《個人跑步資歷》

自2010年陽明山馬拉松初馬以來,目前累計跑52場馬拉松賽事(22場超馬,30場標馬)。

  • 半馬PB 01:26:58(2014高雄馬拉松全馬組前半馬)
  • 全馬PB 03:05:56(2014萬金石馬拉松,分組第八名),連四年達波士頓馬拉松參賽標準
  • 50公里賽PB 04:00:27(2013冬山河超馬賽50公里組,分組第一名)
  • 100公里賽PB 09:35:38(2014冬山河超馬賽100公里組,分組第三名)
  • 12小時賽PB 121.208公里(2016府城12小時超馬賽,總名次第二名)
  • 24小時賽PB 173.8公里(2013超馬嘉年華會24小時賽,分組第一名)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no5510&aid=10417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