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比討論「大學學歷無用」更有意義的事
2005/08/12 11:15:45瀏覽710|回應0|推薦0

大學指考昨天放榜,招聯會主委、台大校長李嗣涔(左)和聯分會主委、成功大學校長高強(右)將榜單光碟交給教育部長杜正勝(中),象徵電腦線上查榜啟動。 記者盧振昇/攝影 2005/08/10 聯合報

今年的大學以高達 89.08%的錄取率創下新高紀錄的同時,許多論者都著眼在大學生素質不如以往,滿街都是大學生,「一個招牌掉下來會砸到幾個大學生」云云,再加上未來少子化,大學又太多…,說不定將來只要報名就可以上大學了?

許多人對大學品質與未來的憂慮相信都不是無的放矢,但我認為有必要從兩個面向來探討:

一、大學學的是一種「生活態度」:

上大學,當然是學業為先,固然,有許多人不這麼想;但是,在大學中學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獨立思考」。

也許,許多人會質疑現在的大學生有「獨立思考」嗎?但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後,都要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做掌控,舉凡上課或翹課、食衣住行、金錢的運用,都要自己打理;而這些,都是台灣高中教育中嚴重缺乏的,藉由大學教育的歷程,大學生開始被當成大人對待,這對這些從高中溫室出來的花朵有重要意義。

再者,大學普及後,「大學學歷」就不稀奇了,也不應該以此表示自己「高人一等」,然後覺得自己這不能做、那不能做,每人都有一張學歷,就像身分證一樣,還有什麼好驕傲的!什麼工作都能做才對!「唯有讀書高」的錯誤心態正可由此獲得改正。

二、當「大學學歷」成為基本配備的問題

但是,當「大學學歷」成為基本配備時就會有個嚴重的問題,每個人出社會,老闆都會要求你至少具備大學學歷,能力暫且不談,這無形中是一個「門檻」。

假如一個人沒有「大學學歷」,未來求職就會面臨許多困難;然而,並非每個人都上得起大學,政府的補助對象又多為學校的硬體,這些「窮學生」會面臨什麼問題呢?

一般大學院校生四年所需的學雜費、生活費,就要80至100萬元,若跟銀行貸款,畢業後就要負債,為了取得「社會的起跑點」,竟要付出如此高的「代價」,合理嗎?

如果說「沒錢就不要唸」則顯得矯情,沒辦法取得起跑點,還能談什麼「未來」!此外,畢業後一年,又要還這筆貸款,現在失業率這麼高,對他們的壓力是不是很大?

台灣的社會結構變成『->每個人都應該大學畢業->廣設大學->銀行助學貸款->大學畢業後還錢 』的輪迴了,也許有人認為大學不必那麼多,但這與以前的「窄門」對學生的戕害相比,「各有千秋」。更何況,這已是不可逆的情況了!所以,減低窮家庭取得「大學學歷」門檻的成本的討論是不是比討論「大學學歷無用」更有意義呢?

Written by blackjack 2005/8/12

相關新聞:
1. 助學貸款 最高150萬
2. 每科平均16分 就有大學可念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ackjack&aid=4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