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12/10 13:14:50瀏覽272|回應0|推薦8 | ||||
繪本書中,我鍾愛《花婆婆》。《花婆婆》描述小女孩學習爺爺,長大後到世界各地旅行,並且做一件使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她到達景色美麗的海邊,居住下來;播灑種子在路旁,從此,村子便開滿了美麗的魯冰花。《花婆婆》在兒童的心底,埋下Grand Tour─壯遊的意念,培養長大後獨自「闖」的能力,觀察世界,體驗生活,開創個人的格局;《花婆婆》在兒童的心底,種下環保的種子,身體力行熱愛環境,保護地球,成為世紀新公民。
說故事如同進行教學活動一般。首先做暖身活動,帶領大家手牽著手,圍成圓圈踏步走,或是帶領唱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等,目的是與孩子們打破藩籬,增加親切感。接 去年八八水災時,災區忙著重整家園,臺灣散佈在災後重建的氛圍中,激發我講《我想有個家》。故事說完,要作ㄧ個轉圜,我說:書本裡的父子因為沒有家,住在機場裡,所以想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各位現在住在這裡,有得吃、有得住,況且最近大家般進了新宿舍,明亮又寬敞,我們就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家好嗎?孩子們回答說:「我的家在新竹」、「我的家在南部」、「我的家在山上」等,還有人靜靜的不發一語;僅有一位經思考後慢慢的回答:「好吧!」原來儘管教養院的環境舒適,仍然無法取代孩子們心裡的「家」。「家」是親人互相關懷,共同生活的地方。 ㄧ次,進行完說故事活動,準備要離開。ㄧ個孩子靠近我說:「游阿姨要回家了?」我回答:「是啊。」她展開雙臂,擁抱起我來。舉止突然,令人錯愕!是我帶給孩子親和力嗎;是故事溫暖孩子的心靈嗎?孩子鬆開手臂後說:「我想要回家。我的爸爸精神病,現在好了;媽媽在家裡,我有哥哥、姊姊…我想要回家。」絮絮叨叨的話語,聽了令人心頭糾結、眼眶濕熱。這裡的每一個孩子,就是一個故事啊! 寒暑假,有的孩子會異動。有的可以回家去;有的因為長大了,轉介念啟智學校。孩子離去,心裡頭懸念著,謹祝福孩子們:健康、快樂。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