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董卓] 涼州三明的年代(4)
2017/12/31 15:34:07瀏覽2378|回應0|推薦3

這裡有個時間的問題,段熲這個并州刺史的頭銜掛得時間並不長,162年上任,隔年就改任護羌校尉,而袁隗當司徒卻是十年後172年的事。不過《三國志》注引《吳書》卻明確記載:「并州刺史段熲薦卓公府,司徒袁隗辟為掾。」這就令人想不透了,網路上有些論者認為,董卓確實是在162年時受舉薦,不過當的是時任司徒的種的幕僚,而非袁隗。

這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種當過涼州刺史、漢陽太守,在涼州甚至西域有很高的名望,現在當上三公,提攜邊地的年輕人合情合理。

不過在沒有明確相反證據的情況下,我想我們還是採信「段熲推薦董卓為袁隗屬官」這樣的記載,可能頭銜有誤植,時間上也有點模糊,不過董卓入袁府最遲應不晚於166年,因為那年董卓隨張奐出征東羌。

「袁隗辟為掾」是董卓生涯的轉捩點,或許袁、董二人對彼此之間的關係認知不盡相同,但這段關係對他們和對帝國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袁隗,字次陽,豫州汝南人,汝南袁家「四世三公」中的第四世,在162年那當下,他是家族中的少壯派,他的父親袁湯從太尉任上退下已近十年,他和哥哥袁逢一人為大鴻臚,一人為太僕,都是九卿之位,兩個姪子袁紹與袁術當時應仍是整天飛鷹走狗的紈絝少年。

袁隗年紀理論上不會比董卓大,但一人已是部長層級,另一人則僅是邊區的保安隊長,身份判若雲泥。對董卓而言,進入袁家是個一步登天的好機會,這是他第一次真正見識到帝國的風華,洛陽的金閣魏闕,世族豪門間的送往迎來,與邊地的風沙形成強烈的對比。

一旦打進那圈子,要再往上攀升便容易許多,在袁家待了幾年後,董卓又進一步,這次是進宮,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擔任羽林郎。

「羽林」是西漢武帝所創立的禁軍,負責皇宮外圍守衛,士兵主要從隴西、天水、安定等邊陲地區擅長弓馬的良家子弟中選任,有強化邊區人民對帝國認同的效果。行政體制上,羽林軍的上司是九卿之一的光祿勳,實際指揮官則是羽林中郎將或騎都尉,其下設有羽林左、右監,以及約一百多人的羽林郎,再下去便是約千餘人的羽林軍。論官階,羽林郎秩比三百石,和縣尉、縣丞相當,董卓他爸幹了一輩子最高也就到這層級。

羽林郎只能算是個士官,但因為是皇家禁軍,士官也夠嗆狂了。雖說制度上羽林軍士是從邊區青年中選任,不過在洛陽禁軍中,父死子代是尋常情況,有所謂「羽林孤兒」,即由羽林軍陣亡將士的子弟組成的部隊;另外漢桓帝劉志也將羽林軍列為賣官的項目之一(價格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董卓以一個小吏之子能被選為羽林郎,「袁家故吏」的身份應該幫了不少忙。

    董卓在洛陽中逍遙一陣時日,所謂「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一日,他接到軍方的人事令,征調他加入西征羌亂的軍隊,指揮官乃是頂頂大名的張奐張然明。(5)
( 創作武俠奇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0982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