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06 02:15:09瀏覽3207|回應7|推薦10 | |
長期以來就有一個說法,在民進黨裡只有最會搶的人才能站到最高最前面的位子,而國民黨則是最會「叫別人去搶」的人才能站到最高最前的位子,對照楊秋興和金溥聰恰好是最好的印證。 很多人以為楊秋興的參選是讓民進黨跟陳菊難看,卻沒想到剛發佈的民調結果卻讓國民黨候選人灰頭土臉,一下子流失了近三成的支持度。這是因為楊秋興的關係嗎?非也。 如果拉遠一點來看,傅崑琪的例子其實已經說明目前台灣已經有相當比例的選民並不願意被政黨綁架,特別是當政黨把內鬥表面化之後,這批選民不認為自己有義務要幫政黨的黨中央背書,執行「選黨不選人」的政治懲罰。 這樣的邏輯同樣可以延伸到「棄保效應」。在過去20年裡,為了不讓自己不喜歡的政黨獲勝,千千萬萬無奈的選民只好「含淚投票」,儘管實在不滿意所支持的政黨推出的候選人,到了投票當天還是在「拜託」的情感動員下去投下一票。但是這些人後來卻一再發現自己被政黨欺騙,不但沒等到期望中的改革,反而只有在下一次選舉裡,同樣的「拜託」動員。 對於50以上的選民,或許對兩大黨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但對於40歲,甚至30歲以下的選民,兩大政黨帶給他們的只有醜陋而沒有希望。因此對於他們而言,在經歷幾次政黨詐欺之後,很容易轉向「選人不選黨」或是「不投票」的投票傾向,也因此很容易被兩大黨誤認為是支持自己的票源。 2008年的總統大選即是最好的例子,事實上真正支持國民黨相信馬英九的選民其實並不等於馬英九的得票數,很多人投給馬英九是因為支持他個人,或是只是想把民進黨拉下來,卻被國民黨一直誤認為自己已經得到過半人民的支持。但其實這種支持是「浮動」的,一旦民進黨下台或是涉及到其他候選人,或其他政策議題,國民黨的得票數就會與馬英九在2008年的得票數有極大的落差。 這種選民的獨立傾向或許在「兩黨對決」的格局下依然無法突破「棄保」與「悲情」效應,但如果選情夠冷投票率過低,像花蓮縣兩大黨皆翻船的可能性未必不會在高雄上演,尤其是向來只會在領先局面下打選戰的國民黨。 自李登輝主政以來,國民黨就習慣了「撿現成」,不肯務實的去培養在地的政治人物,只會在選舉時找有實力者合作或代表國民黨出征。特別是當南部變成民進黨的鐵票區以後,國民黨成天喊著要下鄉要深耕南部,但結果都只是「蜻蜓點水」的下一下耕一下,毫無長遠培植在地從政者,甚至開發支持者的想法跟作法。 以黃昭順為例,高雄市是她長期耕耘超過十年的選區,高雄縣又是王金平的老家,而黃昭順與王金平更是長期的政治盟友,如果單以接收四年前黃俊英選高雄市長的選票與林益世選高雄縣長的選票,怎麼樣也不該低於30%的支持度。更何況金溥聰已南下輔選近半年,結果楊秋興只是宣布可能參選就讓黃昭順流失了16%的支持度,不知道金溥聰還有何種理由辯解? 國民黨真的到了病入膏肓該好好檢討的地步了,但是要檢討的不光只有派系或是那些有爭議的從政同志,而是現在國民黨黨內號稱清流改革的那些主政者,你們除了叫別人改革,自己又作了什麼?改革不是躲在冷氣房裡看別人送來的檢討報告,也不是當會議主席看別人報告檢討,而是自己必須親身示範新的路線跟價值。 如果馬英九跟金溥聰等改革派認為國民黨這些老政治人物不好,就應該自己跳出來去國民黨最艱困的選區,那怕是議員也好,里長也好,親身示範一下什麼是國民黨應該追求的新典範新價值,而不是光在那裡叫別人要為了黨國跳出來,然後又在那裡指指點點批評別人的不是。如果國民黨的主政者依然無法領悟「改革必須身先士卒」的道理,傅崑琪所開啟的「泛藍折半」效應將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