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登州港防備倭城 蓬萊城圍水遶城-129
2011/03/10 09:39:00瀏覽1905|回應0|推薦12


山東蓬萊水城Google地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登州港灣不僅為山東半島向遼東半島傳播龍山文化的中轉站,甚至一直影響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

蓬萊水城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海港設施,二是陸地設施,城內水域為南寬北窄的「小海」

水城位在渤海岸邊的丹崖山,雖不巍峨雄偉,可是其地勢及建築格局都有特殊魅力

從蓬萊閣眺望水城擊八仙過海處

水城對外通道北曰水門,又名天橋口,位於城東北隅,與大海相通,為船隻出入口,塊石砌築

其他水門水閘、防浪堤、碼頭、燈塔、城墙、炮台、護城河和水師營地等防禦性建築仍保存完好

水城是大陸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雖經歷九百多年風雨的侵蝕和海水的沖刷,仍然十分堅固

在大雨中離開蓬萊漁港,順著海濱大道摸索前進,視線不清狀況下,前方驀然看到一座城垣的城牆,對照地圖原來是「蓬萊水城」-中國古代最早的海軍基。將車開到水城旁,風雨中撐著傘順著參觀路徑前行;蓬萊,古時就被人們叫做「水城」,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是緣于蓬萊閣腳下的這片千年水域「蓬萊水城」。在中國以水城命名的城邑不多,蓬萊水城完全是在長期歷史演變進程中形成的。

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56千年前),在現在蓬萊市區西部形成了一片大面積半封閉式,三面環山,一面臨海,面積約100萬平方公尺的「登州海灣」。海灣水深約5公尺,加以東西地勢低矮平坦,中間是開闊水域,地形隱蔽,是一處適合原始人類開展海上交往的港灣;於是登州港灣不僅成為山東半島向遼東半島傳播龍山文化的重要中轉站,甚至一直影響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

隨著地殼運動影響,登州海灣的範圍縮小到原來的二分之一。而以登州古港為起點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也於焉形成;這條航路從登州古港出發,經廟島群島穿過渤海海峽,在遼東旅順老鐵山轉航鴨綠江口,然後沿朝鮮半島海岸航行,穿過對馬海峽到達日本北九洲。秦代方士徐福正是沿著這條航道東渡日本的;漢武帝更先後舉行過7次海上巡遊活動,不僅組織大批求仙船,還想親自出馬,從蓬萊乘船渡海求仙,因群臣苦諫海上風大危險,只好作罷。

西元621年,唐朝在山東半島設立登州行政區;707年,登州治所由牟平縣遷至蓬萊縣,登州海灣遂正式命名為「登州港」,成為國際文化和經濟交流的橋樑和紐帶,中國南北海運和貿易活動的著名商港。《新唐書》記載唐代主要海運航線:一條「廣州通海夷道」,通往南洋、印度洋;一條「登州海行入高麗、渤海道」。把一條航線詳細記載於國史之中,足見登州古港在唐代的重要地位。

隋唐時期登州古港舟船飛梭、商使交屬,呈現「日出千杆旗,日落萬盞燈」的繁榮城市景觀。貞觀年間,唐太宗欲建立水師基地,備戰征討「高麗」,戰爭更使蓬萊脫穎而出,成為膠東半島的重鎮。為了防禦外族入侵,宋慶歷二(西元1042)年,登州知州郭志高置刀魚巡檢,在瀕海的丹崖山周圍建寨柵以防敵侵,在古港入海口築沙堤以護戰船,在港口東西兩側建寨城以安軍營,一座功能完備的海防軍壘「刀魚寨」,使得登州古港從繁華的商貿港口變成了威嚴的軍事重地。

明朝為防禦倭寇侵擾,洪武九(1376) 年,登州升格為府,軍事編制由所升格為登州衛;在登州古港基礎上興建防備倭寇入侵的「備倭城」,也就是現今蓬萊水城的原版。備倭城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海港設施,包括防波堤、水門、平浪台、泊船碼頭等;二是陸地設施,包括城牆、城門、敵臺、炮臺、駐兵營房、署衙等。城內水域為南寬北窄的「小海」,水深4公尺左右,供船艦停泊和水師演習使用。

永樂六(1408)年設「備倭督指揮使司」,萬歷二十四(1596) 年,設「總兵署都督僉事」,統轄山東沿海的戰防事宜,兼管海運。明天啟年間,登萊巡撫袁可立在此節制登州和東江兩鎮兵馬,組成一支五萬餘人的水師陸戰隊,並配置先進的火炮和戰船,「舳艫相接,奴酋膽寒」,「峰頂通望處,逐設煙墩;屯田農幕,處處相望;商船戰艦之拋泊近岸者,不知其數」。(朝鮮-李民宬《敬亭集》)。

清朝初期,登州港只餘下25萬平方公尺,是原來登州古港的三分之一,但仍是大陸北方主要的軍事基地,駐紮著一定規模的軍隊;雖然軍隊數量不及明朝,但是軍事設施和裝備有所加強。直至清朝後期,按照中英《天津條約》規定,山東開放「登州府城口」的登州港為通商口岸,但最終因多方面因素被煙臺港取代,唐代與廣州、揚州、膠州並稱四大通商口岸的登州古港,就此流入了歷史塵埃。

如今丹崖山下;水城位在渤海岸邊的丹崖山,雖不巍峨雄偉,可是其地勢及建築格局都有特殊魅力;背山面海,陡壁懸崖,天險自成,整座山躍海陡起,山陰絕壁面水,好似一塊大瑪瑙被斧頭齊面砍下,直至海底。絕壁巨石,紋理赫色,丹崖之下,浪花滾滾,山上高槐兀立,真有「流丹滴翠」之美。

雨中從蓬萊水城南端的振揚門登上周長2200公尺,高約7公尺,厚約8公尺,青磚石塊壘砌而成的城牆之上,水城呈現出「城圍水、水環城」的美麗樣貌;「備倭城」環抱著軍港,護城河環繞著水城;城圍港、水繞城,這正是備倭城佈局巧妙、結構獨特之處,不愧為中國古代軍港的傑作。遊走其間,仍可以看到古代的炮臺和那些存留至今的銅炮巍然屹立。軍港的氣息猶在,述說著守土保疆的歷史。

城牆上在各敵樓間都設有紅夷炮、竹節炮、牛腿炮等明代鐵炮及旌旗,城牆內還有明代城牆殘段、城牆夯土展示,頗有肅殺之氣。登上蓬萊水城城樓,水城南寬北窄,呈不規則方形,寬約100公尺,南北長約655公尺,負山控海,形勢險峻。俯瞰城牆圍繞的小海,因地就勢修築,將城分成東西兩半,是水城的主體,面積7萬平方公尺,是當年駐紮水師、停泊戰船、水上練兵的軍港碼頭。

水城對外通道有兩條,北曰水門,又名天橋口,位於城東北隅,與大海相通,為船隻出入口,塊石砌築,能見高度 9.4公尺,垛距寬10公尺,進深11.4公尺。清同治於水口間設密欞鐵閘,現僅存閘門凹槽。城南門曰振揚門,俗稱土門,位於城東南隅,與陸地相通,拱券門洞,以磚石砌築,門道寬 3公尺,進深 13.75公尺,殘高 5.3公尺,為明代遺存。原城樓已圮,80年代末重修。

其他水門水閘、防浪堤、平浪台、碼頭、燈塔、城墙、敵台、炮台、護城河和水師營地等海港建築和防禦性建築仍保存完好。平浪台,迎水門而立,外設防波堤,長約80公尺。小海沿岸以塊石砌築碼頭,寬 510公尺,供船隻停靠。航海燈樓高踞丹崖山上,拔壁參天,為清同治七年 (1868)增築,磚石結構,六角,尖頂,高11.6公尺,內設扶梯可供攀登,上設燈亭以為導航今仍可實用。

水門兩側各設有炮臺一座,駐兵守衛,形成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防禦體系。水城的東炮臺是拍攝蓬萊閣全景的最佳位置,只是天候不佳,難有佳作。沿城牆自南向北一路漫步,旁沱大雨中仍能飽覽城牆內外山海景色,同時對明代火炮等武備知識有概略的瞭解。水城是大陸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雖然經歷了九百多年風雨的侵蝕和海水的沖刷,仍然十分堅固,昔日的雄偉氣勢絲毫未減。 

蓬來水城因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在此駐守海防、訓練水軍、抗擊倭寇而揚名。城內戚繼光塑像是花崗石塑成-戚繼光1528年生於蓬萊,少時便在水城耳濡目染水軍抗倭,17歲時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 26歲,升為山東備倭都指揮僉事;在登州整頓衛所,成為當時沿海最牢固的防區。在以後的漫漫四十餘年時間裏,他率領戚家軍轉戰南北,所向披靡,為抵抗倭寇對我國沿海的侵擾立下了汗馬功勞。

水城內有座「蓬萊船模館」,設有古代、現代兩個展廳;一層展示現代船模,二層展示古代船模,展現中國造船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古船館內的古船殘骸是1984年小海清淤的時候出海的,船長36.7公尺,造於元代,還展示和古船一起打撈上來的零部件;當年清淤時在小海裏共發現了3艘沉船,其他兩艘還埋在港內,在如此狹小的海域,同時發現這麼多古代沉船,在世界上是十分罕見的。

站在北城頭下眺小海,頗有「斷崖千尺,下臨天地」之勢;往上看,丹崖山巔的蓬萊閣,綠樹掩映,殿閣淩空,雲煙繚繞。再遠眺,雖然朝鮮半島與日本列島遙遙無蹤,但眼前似乎生出那條讓人擁有無限遐想的絲綢之路,那條在移民、朝貢和經商等方面,成為中、韓、日三國之間的橋樑和紐帶;但千百年來,三國間的恩恩怨怨,就好比今日惡劣天氣般,瘋狂雨驟,驚濤駭浪,令人感慨萬千!

蓬來水城因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在此駐守海防、訓練水軍、抗擊倭寇而揚名

 

從蓬萊水城南端的振揚門登上周2200公尺,高約7公尺,厚約8,青磚石塊壘砌而成的城牆

城牆上在各敵樓間都設有紅夷炮、竹節炮、牛腿炮等明代鐵炮及旌旗,頗有肅殺之氣

水城南寬北窄,呈不規則方形,寬100公尺,南北長約655,負山控海,形勢險峻

明代城牆殘段、城牆夯土展示

抗倭名將戚繼光塑像是花崗石塑成(摘自網路)

戚家軍轉戰南北,所向披靡,為抵抗倭寇對沿海的侵擾立下了汗馬功勞

站在北城頭遠眺,朝鮮半島與日本列島遙遙無蹤,但眼前似乎生出那條在移民、朝貢和經商的橋樑和紐帶

中、韓、日三國之間的恩恩怨怨,就好比今日惡劣天氣般,瘋狂雨驟,驚濤駭浪,令人感慨萬千

古船殘骸1984年小海清淤的時候出海的,船長36.7,造於元代

更多相片請點閱(山東蓬萊水城風光    

背景音樂-夢蓬萊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496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