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蓬山此去無多路 蓬萊仙境在人間-127
2011/03/03 15:14:36瀏覽1552|回應0|推薦13


山東濟南至蓬萊Google地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高速公路上是傾盆大雨,氣溫陡降十度以上,更要命的是括起狂暴風,車速明顯受到強烈風阻影響

從濟青高速往蓬萊,大雨視線不清

中午十一時,到達「濟青高速」淄博休息區

「濟青高速」淄博休息區

於明村收費站掉頭,收費員很豪爽不收費,要我從收費站前缺口掉頭

路上車輛稀少,最高紀錄有20分鐘左右沒有任何車輛通過

萊烏高速公路是條甫開通的高速公路,整條高速公路沿線休息區均未完工

濟青及萊烏高速公路合計過路費150

高速公路上仍是傾盆大雨,與昨天的風和日麗相較,氣溫陡降十度以上,實在是天壤之別!更要命的是括起狂暴風,車速明顯受到強烈風阻影響,連拿方向盤的雙手,也能感受到側風對車行進方向的拉扯;越野車身本來就較高,如今強烈海風的強大風阻下,很難走成一條直線,這是越野車明顯不如轎車的優勢了。近中午十一時,到達「濟青高速」淄博休息區,加油100(當時油價3.27/)

從濟青高速往蓬萊原本應於明村前接萊烏高速,但因大雨視線不清,結果走上濰煙高速公路;不得已於明村收費站掉頭,收費員很豪爽不收費,要我從收費站前缺口掉頭,終於體會到山東漢子的豪邁之情,實在夠意思!萊烏高速公路是條甫開通的高速公路,整條高速公路沿線休息區均未完工,由於剛完工,路上車輛稀少,最高紀錄有20分鐘左右沒有任何車輛通過,實在是一條很適合飆車的路線。

在萊烏高速公路上,很意外的在大風大雨中,竟然看到沿高速公路打掃的婦人們。在大陸,或許人力資源豐富,每條高速公路都很少使用掃路車,仍使用最原始的人力打掃;在走遍中國過程中,經常看到這些清掃高速公路的清潔工人,都為他們的安危捏把冷汗。事實上,大陸高速公路上,更常碰到貪近路逆向行駛及騎腳踏車上高速路的人們,太可怕了!開車的人不一定看得到徒步的走路人啊!

濟青及萊烏高速公路合計過路費150元;下高速公路後仍有十來分鐘的213省道路程,才能進入蓬萊市區。對於蓬萊這個地方,最深刻印象在小時唸過的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此處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

「蓬萊」,自古以來,就是「仙境」的別稱,我對蓬萊始終有著一種不一般的崇敬傾慕之情。旅行,雖然滿足多年的夢想,但是現實與想像,似乎相去甚遠!蓬萊的景色不是不美,登閣遠眺大海,煙雨迷濛,令人心胸開闊;只是與我想像的-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蓬萊,好像有點不一樣!雖然也是中國式的雕樑玉砌,但,就不是我心中的蓬萊仙境。「蓬山此去無多路」?應該去哪裡找「蓬萊」呢?

蓬萊,又稱為蓬萊山、蓬山、蓬丘、蓬萊仙島等。傳說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瀛州、方丈,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漢武帝求仙訪藥之處;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軒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老。《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

記載中另外兩座山被傳說中的龍伯國巨人釣去了守護神龜,因此沉沒於海中,「仙聖之播遷者巨億計」。中國民間神話「八仙過海」的傳說,也發生在這裡;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後,展示各自的寶器,淩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傳說便由此流傳。

又有一說,在東海中有蓬萊仙島,就是指現在的台灣。另外,因為日本的地理分佈,也有以蓬萊三島作為對日本的雅稱,或作東瀛。但現實社會中,真實的蓬萊,在行政區劃上屬山東省煙臺市,是個縣級市,地處膠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黃二海,東臨煙臺,南接青島,北與天津、大連等城市及朝鮮半島隔海相望。

查閱中國古神話,相傳元始盤古開混沌天地,所生伏羲、女媧成五嶽七山與五仙五蟲,此乃乾坤肇始,萬物之由來。日月更迭,鬥轉星移,塵世間人鬼妖不平仙者獨居於天,仙乃言「人間若有德善之人,可尋至蓬萊,修成大道者亦可成仙」。此語既出,人、鬼、妖無不勵精修法,以期有日得證大道。正所謂是:「人間有仙境,得道在蓬萊」。相傳蓬萊作為神山,早在秦始皇之前就流傳開了。

秦始皇二十八年( 西元前219)東巡時曾來過膠東,到成山,登芝罘。他東巡的目的是為尋找神山,求長生不老藥-秦始皇在蓬萊站在海邊,只見大海一望無際,不見神山蹤影;忽然在波浪中發現一片紅色仙島,便問方士此仙島之名方士倉促間見水中海草隨波飄動,便用草名答道:「那叫蓬萊」,蓬萊從此得名。由於這裏有山有水,神仙出沒,被稱為「人間仙境」。在許多中國古典小說中,如《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老殘遊記》等都有對蓬萊的描述。

蓬萊成為傳說中的神山,出現在昆侖之後,純屬秦漢以後興起的神仙信仰產物,人為色彩很濃,是形成道教的先聲。神仙思想的核心是不老不死,源于神話思維;正式形成仙人、仙話卻是在原始社會。神界最早的神是動物,非人;仙的原型是人。仙是人的理想化,仙境是人生理想階段,中心圍繞著人的活動和欲求;動物不能直接成仙,必須經過長期修煉,先成精,後成人,最後才有成仙的可能。

那麼,為什麼秦漢時期會興起成仙之風?這與先秦的戰亂有關。戰國時期,各國都想統一中國,戰事不停,人們生命沒有保障,渴望有一個超塵脫俗的仙境,既能遠離戰火之害,又可修身養性,延年益壽;便在神話幻想的啟發下,想像出一個仙界。秦、漢統一以後,最高統治者為了能永遠享受舒適的生活,更希望長命,最好是成仙不死,於是從上至下掀起了狂熱的神仙信仰。

由巫士轉變而來的方士們,其中一部分是當時對文化很有貢獻的知識份子,也有一部分為了一己名利,不惜去迎合當權統治者,大肆宣傳傳聞中的海上蓬萊、方丈、瀛洲,這便是東方的「三仙山」或「五神山」之說,總稱為東方的蓬萊仙境。戰國末的齊威王、齊宣王與燕昭王,以及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勞民傷財地派人去尋找蓬萊仙境,但沒有一個人真正到達,不是三神山隱于水下,便是因大風所阻,半途而返。可見所謂仙山,實在很虛無繚紗,是那部分方士們的瞎編。 

其中有一齊國方士徐福,向秦始皇上書入海求仙。於是在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年〉,帶了數千童男童女出海一去不返。徐福究竟到哪里去了?中國和日本民間傳說他去了日本。到日本以後,他用帶去的種子和農具,在日本傳播中國的農耕技術,被日本民間尊稱為「司民耕神」和「司藥神」。傳說日本有三個地方叫蓬萊,即富士山、尾張國熱田宮與熊野。熊野有徐一叫福的墓。日語「富士」的原意,含有「不死」之意。徐福東渡傳說對日本和東南亞都有廣泛的影響。

東方仙境興起之後,逐漸取代了西方昆侖,成為長盛不衰的仙人家鄉。民間一提仙境,多知蓬萊,鮮提昆侖。漢代帝王中的仙迷武帝,專門在皇宮的甘泉宮造了一座人工的太液池,上面便有傳聞的蓬萊等仙山,耗資甚巨。蓬萊傳說是神山仙府收藏秘錄、典籍的地方;東漢的學者也稱藏書的東觀為蓬萊山。

結果,在我十來年走遍中國過程中,從未碰過的狂風暴雨中,我來到想望許久的蓬萊,來到傳說的「人間仙境」-蓬萊。

於萊山收費站下高速公路

下高速公路後仍有十來分鐘的213省道路程,才能進入蓬萊市區

大雨中在黃海濱遠眺蓬萊閣

蓬萊漁港

人間仙境蓬萊閣

更多相片請點閱(山東濟南至蓬萊間風光    

背景音樂-人間仙境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4941519